第24章 太子齐策
早在齐晟求见皇帝时,两位吃瓜群众就已经赶到现场了。
事实上,长于富庶人家的齐策纵使学了一身武艺,也不可能能够轻易地击溃能够驰骋沙场的将军。
只不过是两人在宫变时按照约定,短暂地屏蔽了幻阵带给绝对主角齐晟的光环加成,让他变回了一个普通人。
齐晟以为是齐策的剑快。
殊不知,是他失去那些光环后,懈怠的武艺让他连身手平平的齐策都打不过了。
想来也是,一个日日花大功夫在游猎宴会,风流艳事漫天飞的王爷,又哪里有时间是真正花费在武艺上的呢?
“听说人间帝王都惧怕生老病死,没想到皇帝倒有几分胆色,还以为又是纸人聚会呢。”
他说的纸人替身是修仙界惯用的一种小手段,俞融也才学了几分皮毛。
但她见过玉尘道长做出来的纸人,完美灵动、难辨真假。
这样危险的政变,自然是用纸人将皇帝与齐策替换了更为稳妥,也难怪徐鸿会有此一言。
“皇帝自己恐怕是想要亲眼来看一看的,况且,这种手段展现给皇帝看,反而更要叫他疑心惊惧了。”
徐鸿可有可无地点点头,双指合拢在空中一划,围绕在阵法周遭的迷障被驱散。
阵法正在层层碎裂,有无形的力量不断试图弥补那些裂口。
只可惜随着齐晟的败落,那些缺口出现的更多更加频繁。
俞融逐渐看清幻阵的模样。
恍若瑰丽虚幻的泡泡,层层叠叠地笼罩着京城上方龙形的国运。
随着压制的松动,那条小龙更加激烈地翻滚挣扎。
齐晟败了,在皇帝的旨意出口的这一瞬间,俞融看见他身上笼罩的光环破裂成光点。
幻阵也彻底失去了那种不断修复、圆回剧情的能力。
华美虚无的幻阵外围不断浮现出金色晦涩的符纹,似是维护又像是禁锢,有灵光裹挟的人影在外围闪过。
“那是符宗的人。”徐鸿看了一眼没有再做多的解释。
好在俞融早就从玉尘那儿了解到,仙门会委托符宗修改幻阵,并且处理前邪修幻阵导致的记忆篡改的遗留问题。
这个新的幻阵会维持国运若干年。
并且保证发生过的所有古怪或异常的事情都自动演化为合理的方式,直至见过这些“主角”或“配角”的人百年老死。
“先回去了,一起?”
像是被看见了什么避之不及的东西,徐鸿当即就要转身回府。
俞融无情抛弃夜游同伴,留下来观望幻阵转换的过程。
这种场景对没见识的符箓初学者来说还是很有观赏价值的。
哪里还有比幻阵阵眼的皇宫更加适合的观景地呢?
在幻阵进行转换的间隙,能看见有许多身影围绕在幻阵在外头破阵亦或者研究阵法。
有个卷刘海面容年轻的修士抬起头来朝里面好奇地望了一眼,恰巧对上了俞融同样好奇地朝外看的眼神。
似乎是没想到遇上了入阵的修士,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像打招呼似的,又低下头来忙着破阵了。
宫变的余威并不曾点到为止,皇帝借着宫变顺带斩断了诸王的羽翼。
诸王难道就不是龙子龙孙了吗?
可是在天子无情又冷漠的注视下,他们不过是比旁人尊贵一些的富家翁。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皇帝手段实在太过严苛和血腥了,有朝臣甚至因为曾经与罪人齐晟同席而被冠上谋逆的罪名。
他如同受了伤的猛兽,发出更加凶恶的嘶吼来威慑周遭的敌人。
京都的青石板缝里是洗不掉的污渍与经久不散的血腥味。
就连没有牵连其中的朝臣不由生出兔死狐悲、心有戚戚之感。
一时间京中的大臣都带着遗书上朝,唯恐朝夕不保。
立储的旨意很快昭告天下,而几位太子师在教导过齐策后,享受到了在皇帝那感受不到的春天般的温暖,他们欣喜若狂。
太子齐策聪慧敏锐、于国事上一点即通。
品行又仁厚宽和,不是嗜杀、唯我独尊之辈。
太子仿佛成为了维持能对国朝鞠躬尽瘁忠诚的唯一寄托。
什么?作恶多端的废人齐晟十日后处斩?
太好了,这是喜事啊!
枯竭的西南之地天降甘露?
太好了,这是祥瑞啊!
皇帝病得更重了,由太子监国?
太..咳,说句大不韪的话,这也是喜事啊。
至于主少国疑?
百官按下心中奔走相告的兴奋,恭顺又诚服地朝储君行礼。
他们恨不得朝中太平无事,好叫日渐显露出仁君之相的太子能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
越来越多的官员主动或无意识地成为了太子党。
他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抱负都灌输给这位大有塑造余地的少年储君。
只要挺过年老皇帝奄奄一息之际的无差别攻击,他们就会迎来一位宽和仁慈的圣君。
实现真正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可是一个由皇帝的心腹培养出来,回宫后立马就能唤起皇帝对旧人的怀念之情,还在夺嫡中能无辜干净的全身而退的,真可能完全是光明磊落的君子吗?
齐策侍立在几位阁老的身边,乖巧谦逊地听着他们讨论国政,露出一个轻快无害的少年人的笑容。
嗯,怎么不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