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有个郑生,从朋友那里学到了扶鸾之术,用它来预测吉凶祸福,往往十分灵验。同窗好友们要是遇到疑惑的事情,都会找他帮忙决断。郑生年仅二十岁,容貌俊美,就像戴着美玉冠冕一样出众,而且他风雅多才,擅长写诗。闲暇时,他常常与扶鸾招来的仙人相互唱和。即便仙人没有给出什么明确的指示,他也能和仙人一整天相伴交流,直到仙人离去。

乙卯年仲春,同学们都有志于参加当年的秋闱考试,郑生也希望能得到举荐,考中功名。于是,他们齐聚在城西的一座道观里,悬挂乩盘,焚烧符咒,召唤仙人,想要占卜此次考试能否高中。符咒刚一焚烧,悬挂的乩笔就动了起来,大笔一挥写道:“妾,桃花女子也。郎君近时安乐否?” 郑生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号,和一众朋友都感到十分惊愕。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乩笔又自动书写,续写了一首绝句:“儿家旧住桃花岸,君子曾匀柳叶眉。蝶不寻香香觅蝶,晓风残月负多时。” 众人觉得这些话语轻佻,不合庄重,纷纷劝说郑生赶紧把仙人请退。可郑生年少多情,心思单纯,看到这些诗句,不禁陷入了遐想。他不仅不觉得不妥,反而喜爱上了这些诗句,还强行向仙人询问考试相关的事情。

只见那乩笔转动得像风一样迅速,又写出了一首七律:“些儿心事为情苗,故解星珰下碧霄。绿绮抱来谁与拨,红笺叠就或重烧。胡麻自是羞相问,灵鹊非关懒作桥。前日眉峰今浅淡,因郎蹙损待郎描。” 众人读完这首诗,大为震惊,郑生也面露惧色。这时,乩笔又写道:“诸君在此,儿女子情事不便缅陈。且科名非吾所司,请即退。” 写完后,众人微微闻到一股麝香兰香的气味,乩笔便不再动弹。

有个朋友比较有见识,规劝郑生说:“你可不能再这样做了!这是邪妖作祟,魔难就要降临。避开它或许还能平安无事,要是继续迎它,必定会遭受灾祸。” 于是,大家撤掉了乩坛,不再让郑生召唤仙人,众人也都默默地各自散去。

郑生回到家后,虽然心里有些疑虑和忌惮,但私下里却对桃花女子的出现感到惊艳,认为这是一场奇妙的奇遇。第二天,他又偷偷地设坛召唤桃花女子。乩笔再次动了起来,这次请来的却是平常经常邀请的鹤仙,也就是吕洞宾所驾驭的仙人。郑生赶忙向鹤仙询问桃花女子的踪迹,鹤仙在沙盘上写下二十个字后,便告辞离开了。这二十个字是:“安不居官好,一了便烦恼。丑者半不知,人去他来了。” 表面上看,这像是在劝郑生归隐,但实际上是暗藏了 “女子鬼也” 的字谜。可郑生执迷不悟,反而觉得仙人是在戏弄自已,还以为这是自已功名不显的预兆。

第三天,郑生又专门召唤桃花女子,还虔诚地祈祷说:“桃花大仙如果不嫌弃我这个浅薄之人,请即刻赴之前的约定。” 乩笔果然又动了起来,桃花女子再次降临。郑生询问她之前为何不来,女子写道:“昨为飞琼姊邀去茗战,实无暇。不然,中心藏之,又谁能忘之耶?” 此后,郑生便与桃花女子相互酬唱和诗,诗句都极为柔媚,极具感染力,能轻易地撩拨人心。桃花女子还写了许多充满深情的词句,直接表达了自荐枕席之意。郑生彻底被她迷惑,心中毫无担忧和疑虑。直到傍晚,桃花女子才离去,郑生却还恋恋不舍,一整天都神思恍惚,仿佛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从那以后,郑生每天都召唤桃花女子,而且每次召唤,她都必定会来,甚至都不需要郑生再焚烧符咒催促。郑生对外声称自已要潜心钻研学问,闭门不出,即便有客人来访,他也无暇接待。白天,他就只与乩盘相对。

一天晚上,郑生又进行占卜,再次召唤桃花女子,女子也如期而至。郑生这次心里有了别样的想法,他直接戏谑地询问桃花女子的容貌。女子用一首诗回答他:“花作温柔玉作肌,笔尖早已涤胭脂。郎君漫问奴颜色,初放夭桃嫩柳丝。” 郑生读完这首诗,顿时神魂颠倒,完全忘记了她是仙人,大胆地开玩笑说:“你之前答应让我为你画眉,可到现在我都还没见过你的模样,难道张京兆(汉代善于为妻子画眉的官员,此处指代郑生自已)能对着空气下笔吗?” 女子没有辩解,又写了一首律诗:“久待霜毫画,非关妾闭门。雾中花自有,泥畔絮犹存。欲种合欢树,终须杜宇魂。何时轻似叶,飞上苧罗村。” 郑生还想继续仔细询问,乩笔却悄然停止不动了。

没过两天,郑生就患上了心悸怔忡之症,时常絮絮叨叨,好像在和人说话,但实际上眼前又什么都没有。即便他不再召唤仙人,可床头枕畔却时常出现新诗。家人们偷偷观看,只见那些字画妍丽优美,和郑生的笔迹截然不同。这些诗有很多,大家不太能全部记住,其中最让人陶醉的几句是:“红豆抛残思欲碎,青梅剖破意徒酸。”“闲书情字原非恨,欲佩萱花又不忘。”“依稀似梦含羞觉,仿佛如君带笑迎。”“裙边豆蔻春空结,眉上葳蕤锁不开。”“翠带近来慵自解,银缸何日倩郎吹。” 大概有十几联,这些绮丽的诗句,每一句都能让人沉醉其中,仿佛被勾去了魂魄。只要郑生一天不死,桃花女子的诗就一天不停。

郑生的朋友们听说他生病了,都纷纷前来探望,极力劝他不要再执迷不悟。郑生虽然默默不语,但心里似乎有些恍惚,像是有所醒悟。朋友们离开后,郑生的病情稍有好转,全家人都为此感到庆幸。第二天清晨,郑生洗漱时,忽然在水盆里看到一首诗,又是桃花女子所写。诗中写道:“归去来兮胡不归,春风春夜掩双扉。香添帐底芙蓉艳,暖入波心鸂鶒肥。自有暮云压玉枕,何须朝露恋荷衣。温柔乡与蓬山近,莫把蓬山咫尺违。” 郑生看到这首诗后,一整天都神情恍惚,病情再次加重,最终卧床不起。仅仅十天,郑生就去世了。从他开始召唤乩仙,到去世,不过才短短几天时间。

郑生死后,托梦给朋友说:“桃花女子身处黄泉,却骗我说是仙境,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我们相处得很愉快,我也没觉得有什么痛苦。希望你告诉我的家人,不要为我挂念。” 朋友惊醒后,把这个梦转告给了郑生的家人,大家都感到十分惊骇诧异,终究也不知道桃花女子到底是哪一代的人。郑生和桃花女子唱和的诗稿至今还在,晋地的人有的还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