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逃回来的众将士,折损三千人让黄巾渠帅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怒火。然而,此时他知道,自已更要冷静下来。现实的情况是,自已的优势已经消耗殆尽,只能凭借守城战来消耗汉军。

黄巾渠帅屏气凝神,闭上眼睛思考了片刻后,即刻开始发号施令。他先是鸣金收兵,而后命人前去修建拒鹿角,以抵挡汉军的骑兵冲锋。随后,他又派人去挖战壕,彻底阻断骑兵。同时,他还命人采集树木,修建箭塔。

黄巾军的战斗力虽然不高,但是这些士兵多出身贫苦人家,都有手艺或是力气在身。这些工作不出一日便已完成,速度之快让人以为是专业的工程队。

看着自已搭建的防御工事,黄巾渠帅颇为满意。他站在最高的箭塔上,远远眺望着汉军阵营,单手抚着下巴,假设着所有可能的进攻路线。在确认万无一失后,他才缓缓离去。

幽州刺史也带着刘备等人来到阵营前察看。见到这些工事,刺史当即感到头疼,他恼怒地开口说道:“我等部队平日里长和乌桓交战,长于野战,擅长骑兵和弓弩手配合。若是攻打这般防守牢靠的阵营,却当真不知如何是好啊。这黄巾贼寇,怎的也这般精明?”

吴启明只是看着防御工事,若有所思,淡淡地回了句:“不是所有人都是呆子 。”

刺史当即就要发火,可一想到自已还要仰仗义军为自已作战,夺回蓟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做了一次深呼吸后,刺史又转头问向刘备:“玄德贤弟,你看这该如何破解啊?”

刘备也在不停思考,他指着几处说道:“拒鹿角和战壕的存在,使得我方的骑兵难以发挥优势;箭楼则更是威胁极大。若是强攻,之后徒增折损。看来,我们需得从长计议。”

刺史听闻暂无良策,转身便欲离开。吴启明却仍站在原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刘备本来想要和刺史回去,发现吴启明的专注模样后,便决定留下来和其探讨。刺史不仅没有了往日里众人的阿虞奉承,义军众人甚至还有些不拿自已当回事,当场气得闷声无语,带着随从大步离开了。

待刺史走远后,刘备试探问道:“昭德,你可是发现了什么?”

吴启明这才回过神来:“没有发现什么。”就在刘备有些无奈的时候,吴启明反问道,“玄德兄,你说,这蓟县本来是谁的?”

刘备被问得有些不明所以,直直答道:“当然是大汉朝廷的了。”

吴启明的表情略显神秘:“应当如此。”随后,吴启明和刘备二人一阵低语,不停商量着什么。

接下来的几日,汉军每日都来攻打阵地,然而面对箭楼的疯狂射击,和战壕内外的盾牌抵挡,汉军只要稍有损伤就立刻退兵,全无了之前野战之时的气魄。刺史看了大为恼火,却无法勒止部队的后撤。

黄巾渠帅也是摇头嘲笑:“每日像是挠痒一般,如何攻破我这金汤城池?”黄巾军众将士哄堂大笑,全无了前几日残败的颓废。

一日,汉军又来叫阵,黄巾军自然是闭门不出。叫阵无果后,汉军再度攻向防御工事。箭楼上的弩箭齐发,战壕内外的步兵共同抵抗,汉军似乎要再次铩羽而归了。

突然,天空中爆炸出了一阵烟火,与此前野外交战时极为相似。紧接着,黄巾军的阵营后方出现了一股兵力,虽然明显能看得出主力是平头百姓,却仍有千余之众。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刘备却高举手中双剑,振臂高呼道:“将士们,蓟县城内百姓已经来接应我们了!拿下此处,剿灭黄巾贼寇吧!”

原来,那日吴启明和刘备就已经在策划里应外合之计。

吴启明逐条为刘备分析道:“黄巾军更愿意在城外与汉军交战,理由有三:

其一,黄巾军兵力更多,黄巾渠帅对自已的指挥胸有成竹;其二,正是因为蓟县刚被攻陷,民心不稳,他们不敢完全倚赖蓟县的防御力量;其三,黄巾军的优势在于人多,而劣势也在此,每日的军粮开销极大,甚至需要向周边农户征收,故而选择在城外数十里处扎营迎战。”

他的目光越过工事,看向其后的蓟县城池,继续说道:“既然如此,若是我们在城内散播黄巾已然战败的消息,那百姓应该会配合我们的吧?”

刘备眼前一亮,惊喜问道:“你是说策反百姓,来一个里应外合?”

“正是。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黄巾军就修筑了这么完善的防御工事,堪称已成体系。若是大军压境尚可轻松拿下,可是我等兵力并不占优,难以正面强攻。”吴启明停顿一下,两拳相碰,继续分析道,“但是若从其后进行夹击,黄巾军的战斗素养并不高,肯定难以首尾相顾,届时便是取胜之机。”吴启明的脑海中似乎已经预想到了未来的场景。

刘备拍手称赞,吴启明单手抚着下巴,边思考边说:“接下来的几天,每日佯攻阵地,稍有损伤便撤回,让黄巾军以为我等无计可施。同时派人绕过其阵地,潜入城中,散播黄巾军已败的谣言。最终组织力量,完成反扑。”

在短短数日之内,吴启明便带着数名能言善辩之士,在蓟县城内散播谣言,声称汉军不日就将凯旋。并鼓励百姓应敌,如有愿意协助汉军者当有赏银,并减免赋税。如此,便有了千余人愿意同往。

果然如吴启明所料,在前方抵挡汉军的黄巾军一见到从后方杀来的军势,立马慌了神,失去了抵抗的斗志,不少士兵纷纷丢了武器和盾牌,四散而逃。

在刘备的带领下,汉军的推进如破土之笋般节节攀升。没有太大的阻力,汉军便来到了黄巾军的中军大帐。大部分黄巾军都已逃了,只有少数人还围着一人,便是黄巾渠帅。

只见这些黄巾将士端起手中的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黄巾渠帅的脸上露出一丝悲凉,他缓缓说道:“我等无缘再遇黄天之恩,只能以身殉道,望我等之血,可祭黄天!”声音中带着无尽的遗憾和决绝。随后,他猛地将酒碗摔碎在地,清脆的破碎声在寂静的中军大帐中回荡。

其余黄巾将士也纷纷摔碎酒碗,齐声喊道:“望我等之血,可祭黄天!”他们抽出手中武器,却并未向外冲出去攻击,反而皆是自刎身亡,血花四溅,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吴启明看着这一幕在眼前发生,却唯独留下黄巾渠帅一人活命,一种不好的预感瞬间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