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黄天当立
吴启明跟着刘备回到了涿县城中。不时便有人向刘备打招呼,背着树枝的刘备随即站住,大方地施礼回应。这些人中既有商贩,也有权贵,还不乏农民。刘备却没有因为身份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吴启明的心底不禁升起极大的敬意。
待回到家中,刘备放下树枝,亲切地召唤母亲。其母见到他带了人回来,并未意外,热情说道:“又有朋友来了?快,进屋坐,外面冷!”
饭桌上,虽只有几盘素菜和一碗糙米饭,刘备却谈笑风生,他的声音在简陋的屋内回荡。他从中山靖王的荣耀家世讲起,谈到家道中落的艰辛,再到心中复兴汉室的熊熊烈火,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吴启明听得入神,手中的筷子停在半空,全然忘记了进食。
聊了一阵,吴启明又想起了张角,便试探着问道:“若是天下有变,玄德兄可有想过如何应对?”
刘备明显一惊,半张着嘴,思考片刻后,缓缓说道:“身为大汉子民,自然是希望大汉万古长青。可若是天下真的有变,那便是我等为国效力的机会,定当不舍心力,全力以赴。”
吴启明拱了拱手:“愿追随玄德兄,共创伟业!”
刘备被这突然的话语说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很快就反应过来,扶起了吴启明说道:“昭德兄,只要我们有心便可为汉室尽心!”
......
“成就大业不能只是一句空谈,后勤保障最为重要,应该早做打算。”吴启明心中暗想,“以刘备之名,应是不难结交富豪。”
一日,吴启明陪着刘备在县里卖草鞋,遇到一商队浩浩荡荡而去,足有数十人之多,每匹马身上都带满了货物。
吴启明四下打听,才知道这富商乃是常年往来中山国与蓟县的苏双与张世平。吴启明心中已有了打算,回到刘备的摊位后大声吆喝起来。
叫卖声引来了苏双的关注,他派人来查看情况。吴启明极尽吹嘘,刘备在一旁却是有些不好意思。伙计见只是普通的草鞋,笑了笑转身就要走。
吴启明也不阻拦,只是拿起一双草鞋跟了上去,众人还以为是伙计跟他订了货。苏双正在安抚有些受惊的马匹,和张世平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见到吴启明跟回来,二人皆是有些不明所以。
吴启明手中捧着草鞋,简单施礼后,大方介绍起来:“在下吴启明,在这涿县贩卖鞋履。今日得见二位巨贾,甚是荣幸。”
苏双回了个礼,客气说道:“先生客气了。不知见我二人,可有何事?”
吴启明收起草鞋,负手而立道:“在下略有所学,可为二位卜上一卦。”
二人对视一眼,又问道:“可卜何事?”
吴启明自信回答:“万事皆可。”
张世平便说:“那就算算我们今年的生意吧!”
吴启明依次细细查看了二人的面相,随后要来三枚铜钱,连抛六次,得一卦象。之后,吴启明要来纸笔,潇洒写下了一个“顺”字。
他将此字交予二人,而后开口说道:“生意顺利,稳定发展。挑战并存机遇,二位当好好把握。”
二人听后,思考良久。苏双解开钱袋,想要付给吴启明钱,却被吴启明伸手拦住。苏双愣神之际,吴启明微微笑道:“这卦权当我赠予二位。但有一事相求,可否与我兄长一谈?”
说罢,吴启明抬手指向了刘备。苏双和张世平纳闷之际,吴启明又介绍道:“兄长正是刘备,刘玄德。”
张世平当即眼前一亮:“素闻此人行侠仗义,颇有仁义之风。走,我们前去拜访一下。”说着,还从马车内取出了一个物件。
二人随着吴启明回到了刘备的摊位前,经其介绍,畅谈甚欢。临别时,张世平才想起手中之物,急忙赠与刘备,原来是一老山参。刘备推辞不过,拜谢收下。
待二人离去后,刘备纳闷问向吴启明:“昭德,你这是何意啊?”
吴启明故作高深:“玄德兄,不必惊慌,日后你就知道了。我们今天早点收摊,回去给大娘煲汤补补身子!”
在刘备家待了一个月后,那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还是如期传遍了大江南北。刘备得知黄巾起义爆发后,甚是愤慨。
吴启明心知乱世已然开启,待四下无人之时,悄悄对刘备低语道:“玄德兄,此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早作准备才是!”
刘备也正是一腔热血,眼中似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对天下大乱的担忧:“此番叛乱,不同以往,州郡并起,声势浩大。我们仅有满腔热血,又该如何抵挡这数十万之众啊?”
吴启明安慰道:“我们身处涿县,此处偏远,黄巾数量并不多,若是能号召乡勇,凭兄之能,定能有所作为!”
刘备以拳捶手,思虑片刻,又问道:“如此甚好!只是我们无甚钱财,先得去寻求一些援助。”
吴启明轻咳了一声,整理了下衣衫,静静看着刘备。刘备恍然大悟,二人齐声道:“苏双和张世平!”
次日,二人共同拜访那两位富商。有了之前的接触,富商们更是被刘备今日的谈吐所吸引。了解来意后,当即决定相赠金银马匹,以资军用。
有了启动资金,刘备便于涿县张贴告示,打着镇压起义的旗号,以刘备中山靖王之名,募集乡勇。不出数日时间,便有数百人前来投奔。第一次见到几百人的阵营,吴启明的心中似有一团火焰熊熊燃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的心中不免想起那句名言。
在征召的队伍中,吴启明特别关注了两人。其中一人身长九尺,与吴启明身高相当,却是面如重枣,长髯飘飘,名为关羽,未来的大夏武圣此刻便已展露风华。另一人身高八尺,生得面如美玉,须眉尽显豪气,为人豪爽,正是万人敌张飞。
部队平日里就在涿县外扎营操练。在训练场上,关羽和张飞的武艺超群,他们挥舞着兵器的身影如同舞动的蛟龙,很快就在众士兵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刘备的赞赏目光。
没有演义中的豪情万丈的桃园结义,三人的关系却仍是紧密。英雄间的惺惺相惜,让吴启明深有感慨。
三人在营帐中常常讨论至深夜,从武功的微妙变化到兵法的深邃策略,吴启明坐在一旁,默默地记录着每一点心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武艺的敬仰。
某夜,吴启明建议道:“三位兄长既是如此武功高强,怎能少了趁手的兵器?玄德兄擅使双剑,云长兄擅使长刀,益德兄擅使长矛。不如趁早打造神兵利器,岂不是如虎添翼?”
三人抚手称赞,次日便找到县中有名的铁匠打造了三把武器。吴启明看着刘备的双股剑,关羽的偃月刀,张飞的蛇矛,心中甚是满意,颇有一种为自已喜欢的英雄佩戴上最合适的装备的感觉。而他自已则是选了一杆长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