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现已是吴启明成为震霄的第十年。因为修炼的缘故,他的容貌未老,仍是年轻人的模样。

刚刚过完年的某个傍晚,他在庭院中仰望天空,这幅场景好像是游戏中的动画一样,每颗星星闪烁之时,就会转变为一位英雄名士,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在吴启明的想象之下,群星闪耀变成了群英荟萃。

他最初的计划再次涌上心头:“十年了,是时候做些准备,离开这里踏上征程了。日月昭昭,德行天下。下山以后,我的表字便是昭德。”

他连续呼唤数次,终于叫醒沉睡的震霄:“我准备下山了,我们......要不要和明镜老仙告个别?”

震霄沉默片刻,还是拒绝了:“等我们真的有所成了,或者真的需要帮助了,再回来找他老人家吧!”

吴启明明白了震霄的用意,没再多言。

次日,吴启明找到乾阳和坤灵,告知二人自已的决定。离别总是伤感的,坤灵泪眼婆娑。乾阳虽是不舍,还是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吴启明的内心有些复杂,但他思虑再三,还是没有告诉二人乱世即将开启的事情,只是依然坚定,决心前行。

临别前,乾阳赠予吴启明一块玉佩,坤灵则是给了他一枚金锁。这两件物品皆是受了那二人多年的真气滋养,不论距离多远,只要对其发起召唤,都可以找到原主。吴启明心中很是感激,小心翼翼地将其收好。

之后,吴启明又去找到虚云子辞行。

虚云子似乎并不意外,只是警戒道:“此番下山,有三点你需切记。其一,不可觊觎国运,逆天改命;其二。不可用轻易使用道法伤人,尤其是没有修为的凡人;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不到关键时刻,不准自报师门!”

吴启明虽不解,但还是一一应下,重复了一遍。他对着虚云子施了三拜九叩大礼,起身就要离开。

虚云子突然又说:“去吧!不要辜负了这具身体!”

吴启明并没有想太多,只是点头回应。

辞别玄清观后,吴启明心中虽然有些伤感,但更多的是磅礴的雄心壮志。站在山门之外,他想起老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有模有样地学着其中的动作,挥舞着拳头大喊:“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吴启明的心中早已有了明确的目的地:涿郡涿县,蜀汉昭烈帝梦开始的地方。距离黄巾起义不过月余,他也要真正开始踏足乱世,为匡扶汉室做好准备。

只是吴启明却不知道,在他离开玄清观的一个月后,巽羽也来到凡世间开始闯荡。巽羽的梦想,就是成为东汉的国师,掌一国气运,临万人之上。他径直去了东都洛阳,渴望一步登天。

吴启明离开蓬莱仙岛,一路御剑飞行,横跨江洋大海,数日时间便来到了涿县之外的一处山林小径。吴启明仍在思考着如何布局,却突然被眼前的景象打断了思路。

只见十数人手持利器拦于路中,气势汹汹。然而仔细看去,却是衣衫不整,破旧的粗布衣服在这寒冷的初春时节,似是难以抵御寒冷。

为首之人站了出来,用手中的斧子指向吴启明:“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吴启明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一丝苦笑。正是连年的灾情,让这些流民流离失所,才最终踏上了山贼劫道这条不归路。

吴启明正欲劝说之时,一年轻人从旁路过。他背着一捆树枝,看起来像是要回城中贩卖。他只是抬头望了一眼,便匆匆站到吴启明身旁,放下树枝。

吴启明的目光在年轻人身上流转,他注意到此人的身形虽然中等,但双臂异常修长,几乎垂至膝盖,给人一种超乎寻常的力量感。而那双大耳,更是引人注目,它们不仅大而圆润,还似乎赋予了此人一种超乎常人的听觉,仿佛能捕捉到风中最细微的声音。

就在吴启明心中惊诧之际,这人抽出两根较为粗壮的树枝握在手中,彷佛握着两把宝剑。他看着眼前众人,云淡风轻地走上前去,开口说道:“虽有天灾,不应人祸。尔等本应安心劳作,怎可祸乱于此?”

那群山贼被说得无地自容,为首之人强撑颜面道:“你是哪来的?多管闲事!今日,你也得一同交钱!”说罢,大斧一挥,其中三人围上前去,举斧就要砍向那年轻人。

年轻人不慌不忙躲过攻击,只见他手中木条左挡右刺,前挥后砍,不出片刻就将那三个山贼打倒在地,苦叫连连。山贼首领见了,难掩惊讶,但仍故作镇定指挥着众人冲向年轻人。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山贼,年轻人虽被围攻,却招式不乱。他深吸一口气,而后暴喝一声,反倒攻向那群山贼。寒冷的山林中,原本雪后的沉寂却被打破。

第一剑如龙腾九天,破空之声震耳欲聋,木条直击首领头颅,首领顿时只觉天旋地转;第二剑如云龙探爪,剑影翻飞,左右开弓,将两侧敌人一一击退;第三剑如龙尾横扫,剑气纵横,横扫千军,面前几人被击得连连倒退。每一次出击,都准确无误地击中敌人的弱点,让那些山贼如同被秋风扫落叶般纷纷倒地。

吴启明见状,心中暗生感叹,随后连忙飞身前去帮忙。二人合力之下,不多时便将这伙山贼打得七荤八素,跪地求饶。年轻人说道:“好好劳作去吧,不要再做此等强盗生意了。”

山贼连连答应,屁滚尿流地逃走了。随后,年轻人又转向吴启明,略带抱歉地说道:“我看先生不像是本地人,若是初来此地,着实让你见笑了。在下刘备,字玄德。”

吴启明细细观察着刘备的容貌与气质,心中是又惊又喜,内心对刘备的敬意又多了一分。片刻后,他拱手道:“多谢玄德兄出手相助。在下吴启明,字昭德。”

刘备脸上很是平静,只是略带喜色:“天色将晚,且将下雪。鄙舍虽陋,如不嫌弃,可随我回去,躲躲风雪。”

吴启明心中大喜,自然答应:“如此甚好,那就添麻烦了,玄德兄。”

刘备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背上树枝,带着吴启明向家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