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在宫中睡得正香,宫女匆匆跑来禀报,说李存孝被五牛分尸处死了。晋王一听,吓得脸色惨白,冷汗直冒,魂都快飞了,急忙跑出宫殿去查看。到了现场,只见李存孝已经死去,身体被撕裂成了五块。晋王悲痛欲绝,大哭几声后,两眼一黑,往后便倒,昏厥了过去。身边的侍从们赶忙上前急救,过了好一会儿,晋王才悠悠转醒。

晋王醒来后,急切地询问是谁杀了李存孝,侍从们便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说了一遍。晋王听后,悲叹道:“存孝死了,我也没什么盼头了!”此时,康君立和李存信刚刚逃离不久,晋王立刻派人去追,在半路上将他们抓了回来,正打算将二人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时,有人禀报说刘妃回宫了。晋王赶忙下令将刘妃接入宫中。

原来,刘妃和嗣源奉命赶到黄河界口,却发现那里风平浪静,根本没有贼寇侵犯的迹象,这才意识到是康君立和李存信设的计,于是急忙返回并州。回到并州后,他们得知李存孝已被五牛分尸,刘妃立刻去见晋王。刘妃气愤地说:“康君立和李存信如此胆大妄为,罪大恶极,死不足惜。请大王将这两个逆贼千刀万剐,为存孝报仇雪恨。”晋王悲痛地说:“存孝死了,我怎么能独自活下去啊!”

晋王和刘妃正在痛哭流涕,突然看到一彪人马疾驰而来。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李存孝的妻子邓瑞云。邓瑞云得知丈夫的噩耗后,带着六名将领匆匆赶来,一见到李存孝的尸首,顿时放声大哭,哭着哭着便昏厥了过去,反复几次,几乎要随李存孝而去。在场的军士们看到这一幕,也都悲痛不已。邓瑞云醒后,多次向晋王进言:“如今存孝不幸惨死,大王您念在父子之情的份上,一定要早日为他报仇啊。”

当天,晋王命人准备了棺椁,将李存孝的尸首精心入殓,停放在正庭之中。六名将领身穿孝服,军士们也都哀伤痛哭,哭声震天动地。晋王下令让武士将康君立和李存信这两个奸贼,用倒浇一对照天蜡烛的酷刑惩处,将他们置于李存孝的灵柩前。同时,还请来高僧做法事,举办水陆大醮,为李存孝超度亡魂。又绘制了李存孝的画像,高高挂起,晋王亲自设了一坛祭祀,他的祭文这样写道:“唉,勇南啊,你是天下的勇士,古今难寻第二人。为何上天如此无情,让你死于奸人之手,令我悲痛欲绝。唉!我如今八十岁了,你既已离去,我想我也命不久矣。我现在把这两个奸人带到集市上,熬油点灯,照亮你在幽冥的路。你的冤屈得以昭雪,你的仇恨也能得报,你的英名将会传扬四方。唉,勇南啊,你的魂魄若有感知,就来享用这些祭品吧。”

后人读到这段历史,写诗感叹道:“存孝英雄独古奇,开疆展土定华夷。当时恨杀丹青手,不画山前打虎威。”

晋王心中悲痛难平,走到棺前,正要下跪祭拜。周德威急忙上前拦住他,说道:“大王使不得!您是父亲,存孝是儿子,哪有父亲给儿子下跪的道理呢?”晋王这才停了下来,解释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觉得先死之人即为神灵,我太过哀伤,已经顾不上这些礼仪了,不知不觉就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后人也为此写了一首诗:“李存孝能文能武,灭黄巢盖世功名。是晋王不合拜子,也须知先死为神。”

李存孝去世的消息传到了长安,昭宗皇帝得知后,念及李存孝英雄盖世,为大唐恢复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悲痛万分。于是,他派遣官员带着祭品和祭礼,前来并州致祭。晋王将使者请入宫中,才知道昭宗皇帝派的是周德威来代他祭祀。周德威将祭品一一摆放在李存孝的灵前,亲自斟酒,跪地拜祭,然后让赵文宗宣读祭文:“大唐天复三年秋九月上旬,祭主大唐昭宗皇帝,派遣兵部大司马周德威,怀着敬重之心,以清酒和各种美食为祭品,向敕封镇守沁州地方、协理军务、飞虎将军、勇南公李存孝的英灵致祭。唉,存孝啊,你不幸英年早逝!天空高远,白日短暂,没有人不为你感到悲伤。回想你出生在朔漠塞北之地,在飞虎灵求之峪长大。你消灭黄巢,扶持僖宗皇帝重回长安;诛杀奸党,辅佐昭宗皇帝建都立业。你官居一品,被封为勇南公;你的威势震慑各邦,享有飞虎将军的美誉。你本应在高堂之上享受荣华富贵,没想到却早早命丧于奸人谗言之手。人的死亡,自古就难以避免,但没想到是你的君父因酒误事,害死了忠良!我们一定会将这两个奸贼全部诛杀,为你雪恨。将军你在阳间没有挂起金印,在阴司却可以多掌握鬼兵的权力。唉,悲痛啊,希望你能享用这些祭品。”

周德威祭完后,泪流满面,三军将士也都被这悲伤的气氛感染,哀恸不已。晋王心中充满悔恨,叹息道:“这件事不能怪别人,都是我整日饮酒,听信谗言,误害了忠良,才造成了这样的悲剧。”于是,他写下一首诗来表达自已的感慨:“终朝饮酒醉醺醺,耳听谗言害好人。破巢之时用存孝,太平不见勇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