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唐朝的懿宗皇帝之后,皇位传到了他的第十七代子孙手中,这位新登基的皇帝便是僖宗。僖宗名为李儇,是懿宗最小的儿子。当时他年仅十三岁,在宦官刘行深和韩文约的拥立下,登上了皇位。新帝即位,定都长安,将年号改为乾符元年。
在僖宗第一次设朝听政的那天,宫廷中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清晨,头戴红巾的卫士们高声报晓,宣告着新一天的开始,那清脆的报晓声在宫廷中回荡,打破了夜的寂静。与此同时,掌管皇帝服饰的尚衣局官员,小心翼翼地将华丽无比的紫云裘呈献给僖宗。僖宗身着这象征皇权的华服,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朝堂。
当巍峨的宫殿大门缓缓开启,那宏大的气势仿佛九天之上的天门洞开。来自各个藩国和部落的使者,身着他们本民族的特色服饰,与大唐的文武百官一同,在朝堂之上整齐排列,恭敬地向坐在龙椅上的僖宗行朝拜之礼。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棂,洒在那象征皇权的冕旒之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随着日头渐渐升高,阳光照在朝堂两侧的掌扇上,光影摇曳。殿内香烟袅袅,那淡淡的烟雾仿佛也在围绕着僖宗的龙袍飘动,给整个朝堂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朝会结束后,群臣们有序地退出朝堂,他们身上佩戴的玉佩和腰间的环佩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那声音在凤楼周围回荡,久久不散。
朝堂之上的热闹景象渐渐平息,僖宗看着眼前的群臣,脸上露出了一丝忧虑。他缓缓开口问道:“如今天下一片荒芜,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反叛不断,朕该如何治理才能让天下重回太平呢?”僖宗的话音刚落,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人,此人正是佞臣田令孜。田令孜在朝中权势极大,总督着三省六部,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可以说是文官中的领头人物,武将中的核心领袖。
田令孜向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陛下,臣听闻如今天下荒芜混乱,贼寇如同蜂群一般纷纷兴起。如今的世道,男子们不得不放下农具,拿起刀枪,一边种田一边防备贼寇;妇女们也穿上了盔甲,为前线的将士们运送粮草。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朝中文官缺乏清正廉洁之辈,武将中缺少勇猛善战的将领。臣斗胆恳请陛下开设文武两个选拔考场,面向天下选拔有才能的文人和勇士。让这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入朝为官,成为统兵将领,去讨伐贼寇,安抚百姓。如此一来,太平盛世很快就能够实现了。”
僖宗听了田令孜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便欣然准奏。当即下令,第二天就在长安城各处张贴皇榜,广招贤才。这皇榜一经张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天下的举子们,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还是身怀武艺的勇士,都纷纷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咸阳的路途。他们心中都怀揣着一个梦想,希望能够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得到皇帝的赏识,从此平步青云,施展自已的抱负。
这一次的招贤之举,在天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那些潜藏在民间的英雄豪杰们,心中的热血被再次点燃。他们都期待着能够在这新的机遇中崭露头角,改变自已的命运,也为这动荡不安的天下,带来一丝希望的曙光。一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选拔即将拉开帷幕,而大唐的命运,也在这风云变幻中,悄然发生着改变。谁能想到,这看似平常的一次招贤,又会引发怎样的波澜,又会让多少人的命运从此交织在一起,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惊心动魄的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