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鹏有些犹豫,说:“陈老师,你按照我说的方法分离就可以了。”

陈清源手有些微微颤抖,额头和脖子汗滴粗大。

刘岩拿起毛巾,主动帮陈清源擦汗水,说:“现在也不是很热啊!”

陈清源白了刘岩一眼,告诉宁小鹏:“黏连太严重,不好分离。你上台看看,是不是像你们妇产科的切口,要是一样,还得是你来做。”

宁小鹏内心咯噔一下,这个陈清源,简直就是在挖坑给宁小鹏跳。

明明就是骨科手术,说什么要是一样,小心病人产生质疑,因为病人是清醒的。已经做着手术了,就不要过分强调医生的背景了。老年人或许不太懂,年轻的病人,还是会区分科室的。一旦过河拆桥,人家去告,一告一个准!

杨平说:“宁医生,上台吧!”

病人稍微抬头,被林然阻止,问:“你想干嘛?”

病人回应:“怎么不做了?是不是搞坏我的手了?”

“你的手本来就是坏的,我们在给你做手术!”

“你们行不行的?不行就让宁医生来,我是听老韦叔说宁医生厉害才来你们这里做手术。”

蓝春菊回头盯着宁小鹏:“宁医生,要不你就上台吧!”

宁小鹏是盛情难却,也为了安抚病人,他决定上台当三助。

洗手,更衣,戴手套,一气呵成。

陈清源已经挪到三助的位置,让出主刀给宁小鹏。

宁小鹏没敢靠近手术台,说:“陈老师,你怎么过那边了?”

陈清源微微摇头:“你来做主刀,我打下手。”

宁小鹏当仁不让,强势站进去,伸手向蓝春菊。

蓝春菊主动搭给手术刀。

“给线扎!”宁小鹏接过缝线,结扎冒血的小血管。

他不想用电刀,因为电刀的热辐射太强,容易引起血口短缩,难以凝血的时候,需要深入电凝,会进一步伤到周围肌肉组织。

他用血垫擦干净伤口之后,才要来分离钳和手术刀,找到肌腱,慢慢地分离进去,仿佛在片鱼生,刀工要精准利索,但不能切断肌肉。

杨平笑道:“这种手术,我看到就头大。”

陈清源说:“我们大老粗真的做不来,天生是要妇产科医生来做的,女人嘛,手巧玲珑。”

刘岩说:“我手也不细啦!”

宁小鹏停顿一下。

陈清源连忙补刀:“宁医生你别介意,我是说你做惯精细的手术,不像我们骨科医生搞粗活。”

宁小鹏一边动刀,一边问:“陈老师,你不做断指再植手术吗?”

“很少做,以前是朱弥禄主任做得多,他去当医务科科长后,就是贾飞茂做得多。”

宁小鹏沉着冷静地分离出肌肉,才看到桡骨小头,下方就是钢板,而桡骨小头周围已经布满增生的骨质,骨质和尺骨间交差相连,凝结形成坚固的骨桥,任凭宁小鹏徒手掰,根本无法掰动骨桥。

陈清源摸了一下骨桥,问:“宁医生,你以前在哪个医院实习?”

“怎么了?”宁小鹏抬头看一眼陈清源,感觉对方人品不咋滴,怪不得会离婚,说不定还是跟护士有染,被前妻发现的呢!嗯,过后得打听一下。

陈清源解释:“没什么,我就好奇问问,你居然懂做这种手术,还有那什么肝脾破裂。”

宁小鹏伸手向蓝春菊:“春菊,给我内六角。”

蓝春菊交给宁小鹏一把内六角螺丝钉。

宁小鹏让杨平固定病人的手肘,然后开始扭螺丝钉,告诉陈清源:“大医院还可以专科细化,像我们北山卫生院,做不到这种,无论遇到什么病人,只要我们能够治疗的,我们都会全力救治。”

宁小鹏说出“我们”,令林然、杨平他们心中温暖,看来,他已经将自己看做卫生院的一份子,怪不得跟往常那些下乡“专家”截然不同。

陈清源嗤之以鼻,笑道:“专科化是趋势,我10年前实习的时候也轮过妇产科,可惜,我现在对妇产科手术一点都不懂。”

宁小鹏已经扭出第一枚螺丝钉,问:“懂阴\/道在哪里吧?”

呃?

卧槽!

陈清源笑不出来了,这是下马威吗?

刘岩噗呲一笑,说:“都当爹的人了,怎么会不知道呢?”

宁小鹏继续扭螺丝钉,说:“我这个人,比较闲,喜欢看看医学视频,跟其他老师学点技术。呐,我就是跟你们贾主任学的徒手复位克雷氏骨折。”

陈清源抽搐一下老脸,说:“哎!我们这种老大叔,没心思像你这么积极学习了。”

林然附议:“对!我一下班,就想躺着刷刷手机。看书?是不存在的,除非是需要考试。”

刘岩吧唧道:“你就爽咯,考过副高了,不用看书了。”

林然点点头:“我也不指望正高了,哈哈。”

宁小鹏扭完螺丝钉出来,慢慢地取出完整的钢板,然后盯着杨平,说:“杨兄,你来挫骨吧!”

“好!”杨平毫不客气,抓起骨刀,不过,不懂如何下手,低声问:“先搞哪里?”

宁小鹏将骨刀放到骨桥,说:“切断。”

杨平在宁小鹏的指导之下,稍稍一用力,切断骨桥连结的地方,分离开尺桡骨交叉愈合的地方,剔除多余的尺桡骨皮质,旋转桡骨小头,然后进一步清理增生的骨质。

杨平,就好像一个木工匠,打磨、抛光,一套动作下来,骨头创面经过磨挫修整,焕然一新。

宁小鹏盯着骨头,问:“陈老师,剩下的,你应该懂了吧?”

陈清源没有死心,拿起分离钳,说:“知道!”

宁小鹏就把手缩回去,让出术野。

陈清源松解开粘连的关节囊,还有肌肉瘢痕组织,让软组织恢复活动的空隙。清理完毕之后,他旋转病人的前臂,活动幅度恢复正常。

病人激动地喊道:“医生,你别动,我自己试试!”

宁小鹏说:“你打了麻醉药,动不了。”

“哦。”病人咬紧牙关,似乎已经尽力,但是,手臂真的动不了。

宁小鹏让杨平修剪一条引流管,交给陈清源,将引流管插进肌肉里,然后才是缝合。

陈清源望着蓝春菊,说:“给我丝线。”

宁小鹏说:“用2个0的可吸收线吧!”

陈清源大吃一惊,问:“你要做美容缝合?”

宁小鹏点点头,转而看着病人,问他是想要传统的拆线留大疤痕的缝合,还是用需要66块钱的可吸收线美容缝合。

疤痕小,无需拆线,才66块钱一根线,干嘛不用?

病人大喊:“用美容缝合!”

陈清源丢下持针器,他不懂搞美容缝合。

宁小鹏不慌不忙地捡起持针器,从蓝春菊手掌拿过美容线,夹持针头,然后剪断,只留一半线,足够缝合切口。

美容缝合,对于宁小鹏来说,毫无挑战性,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而且,差一点就看不出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