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坐镇指挥
要说指挥,现在项目就蒲刚和陈向南,外加编外人员老刘、谢连平、老黄。
一切按部就班进行。
蒲刚也老实在项目上待着,不敢出去瞎溜达了。漆总有外出的指示,他才出动。
黄老板终于把甲方部分的板房全部完成了,漆总爽快地签字拨款,毕竟是第一次合作,还是要让合作伙伴感受到公司的诚意和实力。
老刘的办公区任务完成了,当地的气温按照规范来说,属于冬季施工,混凝土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陈向南和蒲刚商量准备购买一些草袋进行覆盖,找漆总签字批准,两人又挨一顿熊。
“你们是不当家,不知道控制成本,买点塑料薄膜覆盖就行了。”
“可是……”陈向南还想争辩。
漆总眉头一皱,鼻子上面的川字形成,如果把川字放倒,活脱脱一个王字。
“别可是了,按我说的做。还有,这个垫层浇筑是几公分?”
“十公分。”两人齐声回答。
“什么?你们在说什么?”漆总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两只眼睛瞪得像铜铃。老虎要吃人啦!
“图纸上是这样的。”陈向南双手奉上图纸。
漆总勃然大怒,打掉了图纸,“你们两人真是不可救药,图纸是十公分就做十公分?不会节约材料,五公分、七公分不行?”
原来如此,想偷材料明说嘛,废半天话?
漆总也是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漆总眼见话说得重了,两人面色不忿,就缓和了语气。
“要注意成本节约啊!甲方不是以前的傻子了,现在他们更专业。”漆总拿起合同,“你们看看这几个地方,可比以前的条件苛刻多了,稍不留意,我们就会吃大亏。”
陈向南上前看了看,漆总不愧是老江湖,又学到了。蒲刚凑上前,看了后假装点了点头(你凑什么热闹?合同你看过几个字?)。
天气预报今天中雪,可是现在依然没有下雪的苗头。不愧是漆总,他的绝对零度领域天气都得让步。
老刘安排人把塑料薄膜盖好,接着开始生活区的工作了。
漆总安排陈向南把项目生活区的平面布置图画出来,他正好可以把把关,避免后期的麻烦。
至于谢连平,他就负责给漆总端茶倒水开车。
下午上班,老刘的工人牵了一头牛回来。老刘惊诧莫名,问怎么个事儿?
工人师傅说这牛我看没有人要,都放在外面好几天了,顺便就牵回来,晚上杀了吃火锅。
本地民风淳朴,路不拾遗。老刘让工人赶紧把牛牵回原地,等会儿牛的主人找来了,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民风淳朴可不代表战斗力不强悍。
陈向南忙了一上午,草图已经完成。漆总的专业能力过硬,根据计算和经验,按照目前的规划,住宿在用人高峰期还差了不少,那就还需要做得更紧凑。
陈向南建议做两栋三层的,漆总摇了摇头:“这边经常有沙尘暴,三层抗剪能力太差。还有,需要在走廊位置增加防尘措施。这个我给波总提了建议,变更下来了就安排老黄做。”
本事大的人,脾气大点好像也可以接受。
图纸经过几轮优化,最终敲定了办公区部分。有了图纸,那么就着手实施。蒲刚找来了当地的小挖机,挖机师傅姓乔,皮肤黝黑,一口黄黑色的牙齿,一看就是超级老烟枪了。
板房基础结构简单,当蒲刚把钢筋计划提给漆总时,心里还有些忐忑,小金都把剩余的钢筋卖了,他监管不力。
结果,他还是挨骂了,漆总生气的原因是:这个地梁需要什么钢筋?素混凝土就行了。
蒲刚松了一口气。这下钢筋还不用采购,省事。
漆总除了指点陈向南画图,剩下的任务就是打电话,给魔都的同事们洗脑,说这边如何如何好。天气一点也不热(最低气温零下三十度),牛羊肉特别好吃(这是真的),还可以旅游(有响沙湾和草原)体验民族风情。环境优美(地方偏僻),经济发达(消费巨高)。
不少同事肯定不会听漆总的一面之词,都打电话询问陈向南,这边的情况如何?这一点,在北方的人战线是统一的。
自已过得不好,别人也别想好过。
其中,胡总是漆总攻略的主要目标,水电专业的项目经理还差一人,胡总外号胡导,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大家都不清楚。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上午偷牛的工人师傅,悄悄在老刘耳边低语。老刘脸色一喜,问了句:“你怎么知道有的?”
“前几天,我无聊出去瞎逛发现的,并且位置隐蔽,附近没有人活动。”
陈向南上前问话,两人看有人来了,就各自忙活。
晚上,寒风呼啸,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晃动。陈向南刚调整完图纸,发现了老刘几人的踪迹。他们戴着头灯,向对面的山头出发。这几人去那边干嘛?
第二天早上,老刘没有上工地,陈向南问工人,只说老刘感冒了,其余的不肯多说。陈向南的好奇心爆棚,昨晚去的几个人好像也没有来上班。
他和工人聊天抽烟,两人几下就熟络了,工人透露了一个秘密:原来偷牛的在对面的山头背后,发现了一座古墓,老刘几人决定昨晚盗墓。
墓是真墓,几人挖了一夜的土,累得精疲力竭,好不容易挖开后,才发现是一座空墓。以前的盗墓贼人还怪好,挖开后还给回填了。
昨夜天寒地冻,几人受了风寒,都发了高烧。老刘则认为几人中邪了。
陈向南一直憋住笑。美好的东西当然要给好朋友分享,蒲刚听到这个事后,两人笑得满地打滚儿。
为此,两人趁漆总不注意,还专门去老刘租住的地方看他,看着老刘躺在床上哼哼,两人忍住笑意。
陈向南打趣道:“老刘,你的分工是什么?下苦、支锅、还是掌眼?”
老刘假装糊涂,嗓音似公鸭:“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两人再次笑得东倒西歪。老刘这次是真出名了,以后的项目只要说到刘向海,大家都知道是那个盗墓的。
北方项目的几人,他们的忽悠能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