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中仔细转悠了三个时辰,我注意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有三处地方烧得特别彻底,分别是厢房、柴房和库房,它们都位于张府的北边最外围,且相互之间还隔着其他房间。这一侧的房屋紧邻着公共区域,墙外是一条小路。

柴房的废墟中,炭化的白灰与泥土混合,依稀可见;库房处还残留着破碎的酒坛;厢房则几乎化为灰烬。显然,这三处是独立的起火点。结合发生火灾的时间是冬月十七,冬天的北风呼啸,火势很可能是从北边向南蔓延的。从这些迹象来看,这很可能是一起人为纵火案。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当年没有人深入调查?或者查了,却没有结果。我决定先将这些疑点一一记下,但当前更重要的是找到翠岚哥哥的线索。

我小心翼翼地在废墟中寻找可能的线索,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些线索可能会是解开当年火灾真相的关键,也可能是找到翠岚哥哥下落的重要突破口。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今天的调查只能到这里了。我需要将这些信息整理一下,然后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回到马车上,我拿出纸笔,将今天观察到的所有疑点详细记录下来。

晚上,我坐在书房的油灯下,目光虽然停留在纸上记录的疑点上,但思绪却在飞快地运转。翠岚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沉思:“我真希望那个失踪的仆人是我哥哥。”我安慰道:“是的,有时候,失踪也是一种希望,很有可能还活着。”

春儿提出了一个假设:“那么大的火,假如是我,我能逃出来,会去哪里呢?”冬儿紧接着提出了疑问:“那么大火势,能跑得出来吗?”秋儿补充说:“冬儿说的对,那么大火势,能跑出来,至少会受伤吧!”

我点了点头,回应道:“受伤是肯定的,大半夜的,都已睡下,起火时肯定是不知晓的。等发觉,为时已晚,想跑出去相当不容易,否则就不会烧死那么多人了。”

翠岚接话道:“如果受伤了,应该第一时间去药铺求救,得到治疗。”我说道:“没错,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这个失踪的仆人,如今所有线索在这个仆人这里断了,当时的场面极其混乱,没有人会注意一个仆人逃跑。”

我站起身,在书房中踱步,继续分析:“如果这个仆人真的逃了出来,他可能会去京城里的药铺,尤其是那些夜间也开门的药铺。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向着手调查。”

翠岚眼中闪过一丝希望:“那我们明天就去找那些药铺打听消息。”我点了点头:“是的,明天一早,我们就去查访京城中的药铺。”

夜深了,我让翠岚和四个丫鬟先去休息,自已却继续在书房中整理着思绪。

京城之大,不可想象,尽管一条街也难得见一间药铺,可全京城不下百家。且相距甚远,若要一间间探访,确实耗时费力。于是我决定采取更有效的策略。趁着夜深人静,我提笔撰写了寻人启事,打算双管齐下,一方面询问药铺,另一方面张贴启事。

我才写了二十张寻人启事,接连的哈欠,便感到困意袭来,于是决定先休息。次日清晨,五个丫头已经起床,我便让她们帮忙抄写寻人启事。好在之前我已经教过她们识字写字,这时便派上了用场。

一个时辰后,加上我昨晚写的,我们已经有了百来份寻人启事,足够张贴在京城的各个角落。我们分工合作,我与翠岚负责前往各家药铺询问,而春夏秋冬四个丫鬟则负责在城中显眼之处张贴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上详细描述了失踪仆人的特征和火灾当晚的情况,承诺提供线索者将给予重酬。我们希望这样的方式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也许某个药铺的掌柜或顾客会记得那个受伤的仆人。

在这些药铺中,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气馁,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坚持寻找,就总有希望。

我与翠岚并肩骑马而行,翠岚在凤鸣书院时便已掌握了骑马的技艺。至于春儿、夏儿、秋儿、冬儿四位小丫头,我为她们安排了马车,她们负责将寻人启事贴遍整个京城。用了整整两日的时间,她们才将启事贴完。而我与翠岚则专注于拜访药铺,这两日下来,我们拜访的药铺还不足二十家。

翠岚策马紧随我身旁:“郡主,这寻人启事贴出去,定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我们只需耐心等待,说不定会有线索。”

我点了点头,沉声道:“翠岚,你说得对。但同时,我们也不能仅仅依赖启事。药铺这条路,我们还得继续追查下去。”

几天后,一位自称是当年张府的管家,名叫王富贵的中年男子,找到了我们。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伤:“郡主,当年失踪的仆人正是你们要找之人。火灾发生时,他为救我,不幸被大火所困。我在火灾中受伤,后来被一家药铺收留,这些年一直在寻找他,但始终没有消息。”

听到这里,翠岚已经泣不成声,她的眼泪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滑落脸颊。我轻声安慰她,同时决定带着翠岚和王富贵一起去寻找当年的药铺。

经过一番周折,我们终于找到那家药铺。药铺的掌柜是一位年迈老者,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回忆:“是的,当年确实有一个被烧伤的年轻人被送到了这里,但他伤势过重,不久后就去世了。”

翠岚听到这个消息,身体微微颤抖,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那...那他的遗体呢?”

掌柜叹了口气,回答道:“当时情况紧急,遗体被送至京城外义庄,后来就不得而知了。”

我紧握翠岚的手,向掌柜表示感谢:“多谢掌柜提供的信息,我们会去义庄查找的。”

王富贵站在一旁,他的脸上写满了愧疚和悲痛:“都怪我,如果当年不是我,他也不会...”

我打断了他的话,语气坚定:“王管家,这不是你的错。火灾是无情的,他是英雄,他为了救人而牺牲,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

翠岚擦去眼泪:“郡主说得对,我哥哥是英雄。现在,我只想找到他的安息之地,让他能够安息。”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找到了义庄当年的老庄主,他已是年迈之人。老庄主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良久之后,他缓缓说道:“我想起了,当年,冬月有一具被烧伤的年轻人尸体,被送至义庄准备次日下葬,可次日尸体不翼而飞了,直到今日都无从解释。”

听到这番话,翠岚已经泣不成声,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情绪激动。我决定带着翠岚和王管家一起回那家药铺,希望还能找到些线索。

掌柜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和感慨:“当年那个年轻人被送到药铺后,为他检查身体时发现年轻人身上有一块半圆形的衣扣。年轻人在临死前告诉我,他有一个妹妹,希望我能帮他找到她,可我这些年四处打听过,一无所获,没想到这位丫头就是。”

翠岚听到这里,已是泪眼朦胧,她的声音颤抖着:“那衣扣,可是有莲花图案,边缘镶着细细的银线?”掌柜点点头,证实了翠岚的猜测。

我轻声安慰翠岚,心中也是五味杂陈。那衣扣不仅是翠岚哥哥的信物,也是他留给翠岚的唯一念想。我转头对掌柜的说道:“这些年,您为了一个陌生人的遗愿四处打听,这份善心和坚持,实在让人敬佩。”

掌柜的摆了摆手,叹了口气:“那年轻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牵挂着自已的妹妹,这份兄妹情深,让我无法忘怀。我虽未能完成他的遗愿,但今日能见到他的妹妹,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随着掌柜的话音落下,翠岚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所有的线索到这里似乎都断了,那具尸体的失踪成了一个谜团。我心中不禁冒出了一个荒诞的念头:尸体失踪,不可能是他人所为。如果尸体自已走了,那就意味着她的哥哥可能还活着。但很快,我又否定了这个想法,这太不可思议了。

我看着翠岚,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我不能让她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希望,不能再让她经历从希望到失望的痛苦。或许,将她哥哥当作已经去世,对她来说,只是痛苦一次,然后慢慢愈合。

但我内心深处,却坚信翠岚的哥哥还活着。我决定,即使不能明说,我也会暗中继续寻找线索,直到找到真相。

在我们即将离开药铺的那一刻,一位脸上带着烧伤痕迹、衣冠楚楚的男子推门而入,他的目光直接投向了掌柜的,问道:“掌柜的,您还记得我吗?”掌柜的端详了他半晌,露出了迷茫的神色。男子继续提醒:“我是那二十五年前被烧伤的,您曾经救过我,我还给您一枚半片纽扣,托您帮我寻找我的妹妹。我在街上看到了寻人启事,正打算前往徐府,却听到药铺里的对话,似乎与我有关,便进来了。”

掌柜的终于恍然大悟:“想起来了,我还记得你,稍等片刻,待我取出纽扣给你。”,随后进里间找出了那半枚纽扣,但还没等掌柜的开口,翠岚已经快步走过去,她的眼神紧紧地锁定在那枚纽扣上。她颤抖着手拿出自已一直珍藏的另一半,两半纽扣完美地拼接在一起。翠岚的声音带着哭腔,问进来的男子:“你可知这枚纽扣的来历?”男子回答道:“这是母亲衣服上的,我用石块砸成两半,一半我留着,一半给了妹妹。”翠岚再无疑虑,眼前的男子正是她失散多年的哥哥,这个秘密只有他们兄妹俩知道。

翠岚的泪水终于忍不住,她扑进了男子的怀中,哽咽着喊道:“哥……”男子也紧紧地拥抱着她,确认道:“你真的是翠岚,我的妹妹。”翠岚泪眼婆娑的望着哥哥点了点头,两人相拥而泣,情感的洪流在这一刻彻底爆发。

春夏秋冬四个丫头也被这感人的一幕打动,泪水止不住地流淌。我同样被这份亲情所感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心中充满了喜悦。掌柜的也不禁擦拭着眼角,提议道:“郡主,我们去店外的石阶上坐坐吧。”我们一同走出了店门,将这温馨的时刻留给了翠岚和她哥哥。

坐在药铺外的石阶上,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慨。翠岚和她哥哥的重逢,是命运的恩赐,也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份亲情的力量,让人感动,也让人敬佩。

翠岚的哥哥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经历,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沧桑:“当年,我本可以逃出生天,但看到管家身处险境,我不能袖手旁观。我冲回火海,用我先前逃离时用的湿被子将他包裹起来,推了出去。当我寻找另一条被子时,房梁塌了,我被击倒在地。我的脸就是在那时被烧伤的。”

“管家王富贵在外面一个劲叫我的名字,可我已发不出一点声音,他已为我死了。我艰难的从火里爬了出来,可身上被多处烧伤。我以为我死定了,但幸运的是,院子里的水缸救了我一命。”

“用力爬了进去,身上的火才得以扑灭,我也不敢在里面久留,我挣扎着爬出水缸,从狗洞逃出,最后爬到了药铺。在药铺,知道自已已经不行了,托付药店老板帮我找妹妹。”

“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就在义庄了,是一只野猫将我挠醒。我害怕极了,跌跌撞撞地下了山,被一位商人救走,他收我为养子,带我四处经商,如今已是富甲一方。”

“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我的妹妹。今天,我终于看到了希望,我来了药铺,没想到真的找到了你,翠岚。”

向药店掌柜告辞后,我们一行人回到了徐府。来到尚武院,翠岚进屋沏茶,我们在院里坐下,翠岚把从五岁起与哥哥分别后的经历,一一讲给了她哥哥听。原来翠岚本姓翠,哥哥叫翠峰。翠峰知道妹妹与自已分别后过得还不错,一脸的欣慰,说道:“郡主,这些年多亏了林妃与您的照顾,翠岚才过上了好日子,这等恩情我将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