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以给你贵妾的名分
清风院,蝉鸣阵阵,热得让人烦躁。
“小姐,侯爷进咱们院子了!”
二等丫鬟喜匆匆来报。
刘嬷嬷欢喜道:“我就说侯爷对少夫人情深义重。”
然而,陆长延迈入穆清宁院子,见到一脸喜色恭候的嬷嬷和丫鬟们向自已行礼问候,面无表情。
他停步于门帘前。
“清宁,当日娶你非我本意,昭云郡主早与我两情相悦,她才是我心爱之人。”
“不过,我可以给你贵妾的名分,供你后半生衣食无忧,但正妻之位只能是昭云郡主。”
“她品性淑良,应该能容你。”
陆长延一身将军软甲,面容冷肃。
用词斟酌地道出自已的决定。
他不想进屋说话,更不想见穆清宁,怕女人哭啼来缠他。
不过,他话落后,里面的女人没有立刻回应。
穆清宁微微蹙眉,陆长延停妻再娶的想法实在令她匪夷所思。
他们是圣上赐的婚,他哪里来的胆子敢这么干?!
她还是穆家嫡女,是他曾经宣告天下要娶的妻。
陆长延如此肆意妄为,前程和名誉都不要了吗?
陆长延担心这女人听不懂他话里的意思,还特意补一句。
“昭云郡主进门后就是陆家主母,由她执掌中馈,你需尊她,敬她,切不可向我邀宠,我对你无男女之情,自然也不会与你同房,你也莫要对我有什么期盼奢望。”
男人此话无情无义,荒谬至极,叫屋里人听得越发震惊,就是穆清宁的两个贴身丫鬟也满目不可思议。
若不是小姐有令在先,真想冲出去把这薄幸的男人杀了!
穆清宁想到昨日婆母敲打她说陆长延要纳妾之事,看来无风不起浪。
可是,他哪里是要纳妾,是要赶她下堂啊。
果然古人云知人知面不知心。
连父兄都错看了这个陆长延多年。
怪不得他昨日率军凯旋,皇帝携百官出城迎接,皇恩浩荡,如此光耀门楣时刻,婆母却借口头疼拖着她不让去看大军进城。
现在细思,应该是不想让她享受夫君的荣耀,因为陆长延要另娶妻了!
昨夜陆长延在宫中参加庆功宴后很晚才回府,不但没来见她这个明媒正娶的夫人。
今日一早又去五大营巡防。
连昨日被封侯的喜事也是下人口传的。
看来陆家早就蓄谋更换主母。
穆清宁强压着心头怒火,缓缓转身,隔着珠帘淡淡看陆长延,开口问,“所以,娶妻当娶穆家女这句话,当年不是你说的?”
她的声音清脆有力,陆长延听得心中微微一凛。
稍后,他断然否认,“不是我亲口说的。”
此时,她兄长不在场,以后也不会回来了。
无人可揭穿他说谎,死无对证。
五年前,他征战凯旋,皇帝于宫中设宴犒有功将领,陆长延与穆清宁的大哥穆凌枫同席饮酒,觥筹交错时,穆凌枫祝他早日成婚生子。
陆长延一时春风得意,又有意攀附穆家,便脱口而出:“娶妻当娶穆家女。”
当场,穆凌枫变了脸色,但碍于同袍之谊,只斥责道:“陆将军酒后失言了。”
陆长延面上忙不迭道歉说喝多了,心中却记恨起来。
你穆家看不起我,我却更想娶穆家的嫡女来显威风。
很快,他那句娶妻当娶穆家女便叫旁人听了去,后来肆意传播,流传甚广,不想竟成了京都坊间佳话,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甚至还入了皇帝的耳中。
三年前,皇帝忽然给陆长延赐婚,说要圆他夙愿。
陆长延欣然接下圣旨,此时娶穆家唯一的女儿,意味着能染指穆家的兵权。
穆家只有一个嫡女穆清宁,出嫁不但会有丰厚的嫁妆,他还能借岳父大舅哥的名望抬高自已在军中的威望,在征战时还能向穆家借兵。
不过,大婚前三日,皇帝忽然命陆长延领兵前往西疆平复边境骚乱。
因此, 陆长延尚未迎娶穆清宁,他已经奉命带兵出征。
后来总总,都是配合皇帝操控棋局。
他不觉有愧,伴君如伴虎,自古如此,他不过是听从君王的皇命,富贵险中求。
哪怕有些昧良心,也是身不由已。
陆长延尚未见过穆清宁。
也不了解她的品性。
他出征后,陆母忽然患重疾,要求穆清宁如期嫁过来冲喜侍疾。
便让陆长延的二弟陆长盛去接亲。
穆家素来仁义,又有圣旨赐婚在前,已过三媒六聘,便让穆清宁如期嫁入陆府。
当时十里红妆送嫁,艳羡多少京都男子。
“那这些年你为何不澄清?”穆清宁的语气骤然拔高。
娶妻当娶穆家女,这话可是她兄长亲耳听到的,当时还很是不喜陆长延的攀附谄媚,坏妹妹的名声。
父亲是镛国开国功臣,配享太庙。
还有一个太妃姨母。
穆家可不是普通的世家。
穆清宁嫁给当时根基薄弱的游击将军陆长延,京都所有人都知道是下嫁。
若不是圣旨赐婚,穆家绝不会让女儿受这样的委屈。
此时,穆清宁心中盛着滔天怒火。
若不是这则流言,她不会被皇帝赐婚嫁给陆长延。
更不至于奉养婆母三年后在夫君升官封侯时成下堂弃妇!
三年前,皇帝下诏赐婚,让穆家嫡女穆清宁嫁给陆长延,命他们及早完婚,不料大婚前三日,陆长延却匆忙领兵征伐北戎人。
时逢陆母病重,向穆家要求这位儿媳如期嫁进门冲喜侍疾。
因为皇命在前,因为陆长延素来风评优良。
穆清宁便按婚期嫁进陆家。
这三年来,因为陆府家产不丰,日子几乎过得捉襟见肘,穆清宁不时拿自已的嫁妆补贴府里开支。
孝敬婆母,给小叔小姑添四季新装请私塾先生,打点家族的亲长,将陆府修葺一新,维持侯府之家应有的体面。
哪一样不是京都贤妇典范?
就连婆母也是赞不绝口夸她是好儿媳。
如今,陆长延凯旋封侯,竟然说是娶她非本意,真心要娶的意中人是太后侄女,许国公之女——昭云郡主。
这位昭云郡主,穆清宁略有耳闻,美貌却性子骄纵。
没想到陆长延竟然早与她两情相悦。
相比自已是忠勇侯嫡女,昭云郡主比自已身份高贵。
且不论他们两情相悦是真假,若陆长延娶昭云郡主为妻,于他仕途更有益处。
只是,自已的婚姻却被一则谣言戏弄,误终身。
穆清宁心中没有一丝愤恨是不可能的。
坊间多年都传陆长延为等她长大而洁身自好,无通房无妾室,为娶她在战场英勇杀敌,立军功觅封侯当聘礼。
就连她父兄也因此相信陆长延对自已情根深种。
如今看来,竟然是笑话一场。
听闻穆清宁的话语斥责,陆长延脸色骤然阴冷。
他一功勋显著的男子竟然被小女子叱骂,心里很是不爽快。
不过,想到这女人以后的处境悲惨,耐着性子道:“我澄清过多次,只是市井小民爱把谣言当谈资,流言总是堵不住的。”
“后来皇上下圣旨赐婚,我无法抗旨,你入府时我在外征战也是不知的,但我只与昭云郡主两情相悦,她亦非我不嫁,如今我 封了爵位,明日便会向陛下求赐婚。”
“我与你根本夫妻情分,你也不要求我当平妻,那样只会破坏我和昭云郡主的感情,让我们生厌。”
他冷漠说罢,眸光瞥了一眼里面的女子。
一身素装打扮,看不清容貌。
武将之女,定然没有高门贵女的柔美。
不过,对她仍然存一丝怜惜,毕竟照顾了他母亲三年,才想收留她做妾。
若是她不愿做妾,和离也顺其自然。
三日过后,京都都会知道穆家军已在北境全军覆没的消息。
穆氏很快要披麻戴孝了。
皇帝早已设局清除穆家,自已还是棋局中的一棋子,皇帝也已经明言他,不会因为先前的赐婚祸及陆家,以后还会提拔重用。
如今大局落定,他前程似锦,自然不能让穆家女当自已的正妻。
他刚凭军功封了爵位,定安侯。
身经百战,这是死人堆里挣出的功名。
昭云郡主对自已爱慕已久,娶她时机成熟,娶她为正妻更能光耀陆家门楣,稳固权势。
换妻,势在必行,皇帝也会准允。
穆家已倒,自已对穆氏的委屈,有同情但不多。
穆清宁听到陆长延的狡辩,心中愈发钝痛万分,原来自已曾经仰慕的英雄,竟然如此卑劣不堪。
遥想当年,初见他时,还是英气勃发的少年武将,一身正气。
不单她看错了,世人也被那句流言蒙蔽了。
错把无情人当有情郎许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