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孩笑闹了一番后,寇阳几乎是压在了林金梅身上。

此刻,她的笑容渐渐收敛,低声道:“我觉得我们使用这两本书的时间至少还得两年之后。既然他现在就能用上,那就算是借给他好了——”

“但你也要提防那些嚼舌根的人。”

林金梅整理了一下耳边的乱发,圆润的小脸上依旧挂着戏谑的笑容,目光扫过周围的十几人开口道:“这件事要是传出去,麻烦可大可小。你也知道老师们对此零容忍,叫家长都算轻的——”

古老的禁忌早已尘封于时光之中,少年少女们之间流淌的唯有那被长者们视为性别模糊的纯真情谊,世间流传的故事皆如八部传奇剧般,男子无妻,女子无夫,情感之路平铺直叙。

《沙家浜》中的阿庆嫂堪称异类中的异类,而她的伴侣则在遥远的魔都奔波,最终融入了《智取威虎山》中林海雪原的传奇,年轻英勇的少剑波化身中年之躯,小白茹则化身为无名的医官,而芭蕾舞剧《白毛女》里的喜儿与大春,则成为了勇者救美的传说。

“所以,我才不让你们随便胡说。”

寇阳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精致的双凤眸凝视着林金梅的圆脸,眉头轻扬:“你父亲怎么说?”

“我父亲没说,不过我哥哥提到如果我们成了典范,未必是件好事。”

意识到这场玩笑不宜再继续,林金梅转过身坐下,侧头瞥向沉默不语的赵楠,继续说道:“你们之前只谈到了好处,即成为新的典范之后,我们将前往条件优越的知青之地服务。然而也可能被派遣至边疆的兵团或者农垦师——”

“边疆的兵团或农垦师是怎么回事?”

听到“兵团”和“农垦师”的名字,寇阳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她感到这两个地方与她所知的知识青年下乡生活大相径庭:“与我们这里不一样?”

“不一样,如果前往北境之地或是边疆的兵团与农垦师,就无法通过征召的方式返回——”

林金梅摇头,面露忧虑:“而且那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他们不仅是普通的知识青年,更是兵团战士。据说第一批下到边疆的知青很少有人能够回到城市,我哥哥说如果我们成了典范,那么有一半的可能性会被派往那些地方——”

“那还是算了吧,我们还是老实地等待毕业——”

赵楠脸色骤变,随后察觉寇阳的目光,连忙摇头:“如果我们安安稳稳等到毕业再去乡间服务,像前几届那样也是不错的,至少我们没离开过齐鲁之地,这总比被遣送到边疆要好——”

“你们在说什么?”

李华江刚从饮水处返回教室,耳边便传来“遣送到边疆”四字,顿时头皮发麻,他以为自已的些许举动竟会引发如此巨变:“我们要被派去边疆的农场?”

李华江面色苍白,齐鲁之地的条件在全国名列前茅,虽不及东方之山省份的地位显赫,但也远非饥荒频发之地,整个省内的城市发展均衡有序,即使是乡间之地也未超出两日行程,数年前的初中高中毕业生甚至可以留在家中。而现在,他们竟然要前往遥远的边疆?

“即便要去,也是我们去,你急什么?”

猛然被人打断话语,赵楠不由怒视这人,莫名地就想起了他当初说过的话,于是脱口而出:“你是最忠诚的同伴,与我们截然不同!”

“那可不一定——”

目光掠过赵楠、寇阳、林金梅的脸庞,李华江并未忘记他们所说的话语,只是此刻有些事无法掌控。

“若你们几位成为了模范,恐怕我也要受牵连,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你们不会不明白吧?”

“这一切都是你引起的,那天听了你的话,就觉得现在待在这学府也没什么意义,提前下去还能提前招募工人归来。”

林金梅似乎想到了什么,接过了话题,“李华江这才恍然大悟发生了何事,他眨了眨眼,伸出手指向三人,半晌才憋出一句话:“你们不要再惹麻烦了,安心等待毕业分配即可,有此念头,倒不如让家中想想办法,看看能否前往更好的部落——你们想凭借模范身份前往更佳的部落?”

“看不出,你这脑袋还挺灵光。”

赵楠不大却明亮的眼睛瞪得滚圆,她是真的被李华江如此迅速的理解所震撼,然而他对于三人的想法却不屑一顾:“你们能想到的,别人会想不到?即便真有愚笨之人想不到,他们的长辈会想不到?就算他们的长辈想不到,但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当年那些显赫人物的风光吧?”

“你,这,是在赞同我们的计划吗?”

察觉到李华江的语气有所不同,赵楠摇了摇头打断了他的话问道。

只见他的脸色泛黑,露出了轻蔑的表情,接着传来了一阵声音:“有多少人在憎恨他们呢?那些被困在农垦军团中的百万知青们,根本没有办法通过招募返回城市,他们看不到未来,准确地说,一眼就能看到未来的终结——如今人众帮已经被捕,未来的走向变得不确定了。”

“你对这事还颇有研究?”

在野外劳作了十几年,以赵楠为首的女孩们并不是不明白李华江所说的事情,再加上她们之前还在商量是否要放弃这看似冒险的计划,此时再次听到他提及旧事,林金梅不禁嗤之以鼻,随即开口说道,只见李华江一笑:“当然,现在的主要趋势是好好学习文件精神,我所说的这些都是说不准的。”

“可我感觉你好像十拿九稳似的。”

赵楠心中仍记挂着被突然打断说话的事情,不等李华江说完就抢先开口:“还是你的身份与众不同?”

“身份不同自有其因,这个原因并非你我能左右的。”

眉头微蹙,李华江默默地看向自家的工匠学徒代表,他不敢得罪她,否则接下来将会有种种麻烦找上门来:“你们这个计划,没有告诉其他人吧?”

“说过了,昨天晚餐时提到的。”

目光在赵楠与李华江的脸庞扫过,寇阳接话道,瓜子脸上的笑容宛如重负得以释放:“我们如此匆忙,是恐畏惧灵捷足先登——毕竟,那典型的好处众人皆知。”

典型的恩惠繁多,示范、激励与指引之力,三者相融并非一加一等于二,而是犹如魔法般呈指数级跃升,最微弱的也将成为一域之地,甚至一行业的象征,仿佛披上了无形的守护符。

但此时机缘未至,李华江默默吞咽一口,声音低沉:“你们,还是安守本分观战吧——”

“观战?”

赵楠凝视着李华江离去的身影,回头望向林金梅和寇阳,眼中闪烁着疑惑:“为何我总觉得他话中别有深意?”

“事不关已,高枕无忧。”

林金梅圆润的脸庞上眉头轻蹙:“可我们的处境与他不同——”

李华江未曾察觉三位同伴的选择,他的心神沉浸在古老卷轴中。之前前往密室之时,他暂时搁置了物理学古籍,如今这卷轴乃第三篇章,由于尚未领悟前篇,他仅能浅尝辄止,专注于首卷的算术奥秘。

古籍上已布满各种印记,圆珠笔、鹅毛笔、炭笔交织,显然历经无数学者研读,但从泛黄的书页与锈迹斑斑的封皮判断,绝非近世之物。

尽管脑中闪过疑虑,李华江仍伸出手,翻开卷轴,沉浸在其中。这自学系列首次编纂于十一年前,彼时李华江尚幼,对这套书的执着源自即将来临的魔法规则重启后,大众的趋同心理——据回忆,那时此书价值连城,一时之间甚至供不应求。

直至手中握有算术首卷,他方悟其受追捧之因。编纂者的初衷,竟是为了助力那些只有小学学问的少年,通过自我探索,理解并掌握高中数理化的基石。

对于此刻的李华江而言,不亚于获得了通往魔法规则重启后的宝库钥匙:“看来其余书籍亦与此相仿,如同导师亲自教授——”梦寐以求的宝典到手,李华江全身心投入,如饥似渴地吸取其中智慧,接下来的课程,除了短暂的歇息时光,赵楠发现他始终伏案苦读。

然而,随着午休钟声的敲响,他却仿佛回到了往日模样,合上书页,匆匆离去。当她与寇阳和林金梅一同走出学府时,李华江已一边大嚼着肉包,一边疾驰而去。林金梅满眼困惑:“他不是说不回家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