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话一说,三人的表情一滞。

他们低下头,看向自已的脚踝。

“真的哎!”

两分钟后,小樱长舒一口气,眸中的雾已经消散不少,取而代之的是庆幸和喜悦。

曹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吓死我了,这房间似乎在自动排水。”

不错,脚踝这个高度的青砖,每隔一段就有一个排水口。

像是当时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地宫可能会渗水。

一时间,大家的紧张气氛缓和不少。

“排水的速度这么快,这说明地宫下是空的,是溶洞。”

“这座阴宫,说不定就是溶洞改造的。”

看到水位没有继续上涨,我松了口气,开始研究接下来的出路。

就在这时。

嗡——

地宫突然传来一阵石头摩擦的声音。

让我不敢相信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原本堵住通道的石门,在我们面前被一根石柱向右推开。

我们惊讶的目睹着这一幕,曹柯愣了一下就钻了进去,我们跟着都进入了门里。

进来后不到半分钟,石门又被另一根石柱从相反的方向给顶了回来,石门关闭。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机关,别的墓室都是把自来石顶在石门后防止盗墓贼进入。

而这阴宫的手段,似乎并不是为了防盗,而更像是——防水。

手电照过去,我发现这是一条大概十米长的甬道,上一个房间的水倒灌了进来,但由于门关上了,实际上并不多。

但在我们面前,又出现了一道石门。

我深吸了一口气,对他们说道:“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我刚下来的时候,心里就有疑问。

阴宫因为风水阵法的设置,必须建在断龙脉的中心,也就是地下暗河的下面。

但对当时的古人来说,是这是一项难度极高,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不仅要考虑到防水,建筑材料的运输也是个巨大的问题。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年修建这座阴宫的工匠发现,可以依托地下暗河下面的溶洞为基础,就地取材,把这个小巧的阴宫,修建在溶洞里。

这样,只要在阴宫里做好防水和排水,就可以做到千年不坏。

我解释道:“这个墓室的结构,其实很类似于古代航海船只船底的“水密舱”,水密舱又叫水密隔仓,就是在船底将防水仓通过木板,隔离成多个独立的舱室。”

“在古代,造船技术还是木头和铆钉,在暗礁和风浪中都十分危险,只要一个地方漏水,船就会沉。”

“直到晋代,造船技术进步了,匠人把防水仓隔离成多个独立的船舱,每个水密舱之间,用水密门连接,这样一来,就算有的水密舱漏水,也不影响其他的船舱,船还是能保持浮力。”

“当初修建这阴宫的时候,工匠一定考虑到了河水暴涨和漏水的情况,所以他们在这里布置了防水机关,原理和后来的水密舱是一样的。”

“我猜测,这石门能打开,也是因为下雨后暗河水量增大,机关借助水的动力推动了石门。”

小樱想了想,道:“可这里防水的效果很好,他们完全没必要再在石门这里布置一个机关,让我们顺利进来吧?”

曹柯似笑非笑道:“有没有可能,这石门打开不是为了让我们进去,而是……为了让千年之前的匠人出来呢?”

小樱恍然大悟:“你是说,当年建造阴宫的人,实际上是想卸磨杀驴,等到匠人完成工程,再把他们全都封死在里面,这样才能守住断龙龙脉的秘密。”

“可是,历史上的匠人都知道修陵墓的下场,所以他们经常会留下一些逃生的暗道和机关。”

“这个机关,只有在下大雨时才会开启,而下大雨时地下暗河根本没有人,是安全的。”

“所以,他们就算被封在了里面,只需要等到下大雨时机关被水流的动力打开,他们就可以从里面出来了。”

“对,不愧是罗把头的女人,真是聪明。”曹柯啧啧道,“不像某个花瓶,现在还昏迷着,要人照顾要人背。”

我们等了两分钟,骆哥起身,拔出八面汉剑,在石门的缝隙里撬了撬。

“没用的,这石门少说也得几千斤,就凭……”

曹柯话音刚落。

嗡——

石头摩擦的声音再次响起,通往阴宫的甬道石门,缓缓打开。

我们走进去后,猛然发现前面居然还有一条甬道。

“我再试试。”

骆哥把八面汉剑刺入石门的缝隙,脸涨得通红。

这次,曹柯不敢再小看骆哥,道:“估计是机关太久,机扩构件都不太灵敏了。”

我们只等了两分钟,石门就开启了。

“罗把头,你手下也是高手如云啊,这兄弟我看有把子力气,是你们团队的土工吧?”

我没搭理他,用简易的气体检测仪在门口测了一下空气,因为我们要在这里待的时间比较久,蒋茜又昏迷着,不能再有人出事了。

好在检测仪很快就亮起了绿灯,空气条件合格。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间绘满彩色壁画的墓室,有股子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

“你们看壁画,这上面的内容,似乎是两头蛟啊。”

在曹柯手电光的照射下,我们清楚的看到,墙上的壁画描绘的是夔门发洪水的场景。

壁画的内容是连贯的,大致的情况我描述一下。

夔门有洪峰过境,原本两侧山壁上覆盖的土层植被,都被水流巨大的冲击力给冲得一干二净,露出里面几十米宽的裂缝。

这些裂缝平日里被植被掩盖,现如今露出里面的情况。

那是两个圆形的“巢”,一根根粗细不同的木头堆在里面,层层叠叠,两条蛟龙、一大一小盘桓在巢穴上。

这“蛟巢”很类似于鸟巢的形状,这些木头按照比例,少说也得有十几米,都是深山古木修饰掉枝丫而成。

接着是下游的画面。

这是一幅恢弘精妙的古代城市题材的壁画,涵盖了屋舍、街道、耕田、山野等等,光是屋舍就有上百间。

让我惊讶的是,洪水到了这城市后,共分为九条支流,每条支流通过的地方,都建有石桥。

这些石桥的下面,都倒挂着一把“斩龙剑”。

曹柯看完,表情凝重道:“这两条蛟,是被人“养”在这片水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