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再大度的女人也要被逼疯
现在街头巷尾到处都在谈论谢珺和余惜玥的事情。
余惜玥自报完家门后,众人都惊讶地望着她。
“她就是那个救了宣平侯世子的余姑娘啊。”
“话本子里面说那位余姑娘不但貌美,而且智勇双全,遇事沉着淡定……美倒是挺美的, 就是这智勇双全和沉着淡定,我好像没瞧出来啊,你们瞧出来了吗?”
“好像也没有。”
众人议论纷纷,突然看见了话本子里面走出来的人物,大家都好奇地盯着余惜玥打量,并且评头论足。
余惜玥觉得自已像只被人围观的猴。
现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和酒楼茶室,到处都在谈论她和谢珺的事情,她本来很高兴,也铆足了劲儿的收拾自已,打算寻个恰当的时机从话本子里面走出来,好一举惊艳众人的眼。
她想要的第一次正式亮相,绝对不是像现在这样被人当成猴一样围观并且评头论足!
脑子里面想象的和实际呈现出来的效果落差太大,简直是面目全非,余惜玥又羞恼又愤怒,恨不能挖个地洞将自已埋起来。
早知道柳氏会给她惹麻烦,她今天说什么也不会带柳氏出来逛街!
不,不对,她压根就不该同意让柳氏来京都!
然而再多的懊悔眼下也是于事无补,她还能 扔下柳氏不管不成?
这位毕竟是她的亲生母亲。
更要命的人,她这母亲还没什么脑子,真要被衙差捆起来扔进大牢里面,三两下一吓唬,再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比如她抢了小贱人功劳这件事情,那她就完蛋了!
就在刚才,她已经从衙差那里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知柳氏错这是将沈桑晚错认成了宋冬雨。
别说柳氏,就是当初她第一眼看见沈桑晚时,也吓得几乎腿软,以为是宋冬雨从坟墓里面爬出来了。
两个人长的实在是太像了,不仔细看的话,真的会以为是同一个人。
柳氏要想证明自已不是人贩子,就少不得要将这一点拎出来说,万一不小心说错了,后果就是不堪设想!
到这,余惜玥只能强忍着愤怒,再三强调柳氏不是人贩子,并且不时的将谢珺拎出来说事。
她爹只是边陲小县的小县令,这样的身份只能在本地发挥作用,拎到权贵如云的京都,那就是查无此人。
她在京都唯一的依仗只有谢珺。
衙差头子闻言犹豫起来,他抬头往人群中张望,想找到沈桑晚问一问余惜玥说的是不是 真的。
他们没见过话本子里的余姑娘,但是沈桑晚肯定是见过的,是真是假,一问便知。
然而沈桑晚提前离场,防的就是出来作证澄清误会,哪里还会留在原地。
早没影了。
衙差没办法,想了想,对余惜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尚且需要求证,在这之前,我等需要先把你母亲关押起来,余姑娘可以去将军府请沈姑娘过来一趟, 等误会解开了,我们方能放你母亲出来。”
“什么?还要把人关进大牢里?”余惜玥这下彻底慌了,就柳氏那窝里横的胆子,真要把她扔进大牢里面,她嘴巴里面还能留住秘密吗!
不行,不能让柳氏一个人待在牢里面!
而且,她去将军府也没用,沈桑晚那女人巴不得整死她才好,怎么可能会站出来帮她澄清误会。
唯有让谢珺登门去请才行。
想到这,余惜玥一咬牙,恳求衙差头子:“我母亲胆子小,将她一个人扔在大牢里面,她肯定会害怕的,官差大哥,您看这样行不行,我陪着我母亲跟您一道回衙门,然后辛苦您派人去宣平侯府那里送个口信,您看这样行吗?”
她得守在柳氏身边,免得她一张嘴胡说八道坏事。
大牢里面有的是地方,不在乎多关押一两个人,衙差头子没有多犹豫,点头道:“这样也行。来人,将她们母女二人带走,然后再出来一个人,往宣平侯府跑一趟。”
当即便有一个衙差出列,直奔宣平侯府报信去了。
比起白日的吵闹不休,宣平侯府这会儿风平浪静的很。
谢老夫人林氏的脸上也终于有了笑模样。
“有了恭王妃送过来的这一万两银子应急,我们侯府啊,可算能缓口气了。”林氏笑着说。
“是啊,恭王妃让人送来的这一万两银子,可谓是雪中送炭啊。”陈嬷嬷也忍不住感慨道。
侯府这些年被掏的太狠了。
沈桑晚嫁过来后的这两年,侯府上下就好像久饿之人终于看到了白花花的大米饭,一个个都敞开肚皮张着大嘴要吃的。
加之林氏也穷怕了,拿到沈桑晚的嫁妆后,她立马开始到处置办产业。
众所周知,置办产业只需要有钱就行,但是想用产业挣钱,却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
还得靠经营。
林氏这两年置办的产业虽然不少,但都还在打基础阶段,真正能挣钱的产业,也就数京郊的那座农庄。
其他产业基本上都还处于收支勉强能维持住收支平衡阶段。
换句话说,林氏手上的产业虽然多,但是手头里面的现银其实非常有限。
现在这有限的现银,都拿出来填补沈桑晚嫁妆上的亏空了。
就连她这两年置办下的产业,也都抵押出去,换成了一张张的借据。
要说林氏心里面一点儿都不担忧,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恭王妃让人给他们侯府送来了一万两银子,虽然这一万两银子也打了借据。
然而他们侯府和恭王妃并无任何交情,恭王妃让人在他们最需要钱的时候给他们送来银子应急,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恭王看中了看她儿子,想重用她儿子,所以让恭王妃送钱过收拢她儿子。
第二,他们侯府虽然和恭王妃没有交情,但是沈桑晚和恭王妃有交情啊,恭王妃让人送钱过来给他们应急,是因为不想看到他们捉襟见肘,毕竟沈桑晚将来还要嫁到他们家不是,太寒酸也不好。
而不管是上面哪一种可能,对于林氏来说,都是能让她大松一口气的存在,觉得未来可期,日子还有盼头。
她看向陈嬷嬷,问道:“世子在做什么?没去找那狐媚子吧?”
“没呢,世子在书房里看书。”陈嬷嬷笑着回道,看眼林氏的面色,她又说道,“世子心中还是有谱的,分得清孰轻孰重,老夫人莫要过于忧心了。”
轻的是登雀街上住着的那位。
重的是刚从他们侯府搬走,等着待嫁他们侯府的将军府嫡女。
陈嬷嬷说这话,就是为了哄林氏开心。
林氏脸上的笑容果然又灿烂了几分,情深义重又如何?一个小县令的女儿,哪能跟将军府的嫡女相提并论?
不能给她儿子在仕途上带来助益,不能给他们侯府带来助益,哪怕那狐媚子对她儿子再情深义重,也只能做个妾。
好在儿子迷途知返,醒悟过来了,没再去找那狐媚子。
林氏满意地点点头,结果她这头才点了一半,下人就匆匆来报,送来了衙差带过来的消息。
“什么!你再说一遍!”林氏瞪大眼睛叫道。
下人便又复述了遍,并说道:“世子得到消息后,着急的很,正人备马,准备去将军府请沈姑娘出面!”
“不许他去!快,快去拦住他!”
林氏急得冷汗都冒出来了,拐杖敲的地面“咚咚”响,一边让人赶紧去拦住谢珺,一边扭头对陈嬷嬷道,“快扶我过去!”
沈氏走的那天,儿子在狐媚子那里留宿,彻夜未归,第二天都没能赶上送沈氏出门,本就已是大大的不妥。
现在又要让儿子为了那个狐媚子,登门去求沈氏,这不是往沈氏的心口怒火处火上浇油吗,再大度的女人也要被逼疯!
林氏气得两条腿发抖,路都走不稳了,忙让陈嬷嬷扶着她去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