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也是大庆典,宫里要摆宴。

姜静宜已经去参加过一次大型宫宴了,九月初九,在太皇太后宫里。

她果然没想错,宫中宴饮,果真是十分好看,又十分难吃。

吃完席,太皇太后精神尚可,大家就一起去看戏。

肃王还担心她怀着身孕看夜戏精神不济,但是她看得是津津有味。

讲的是一个大概类似于霸王别姬的故事,也是一个大将军和一个大美女,不过不是战败,而是战前。

大将军觉得此战凶险万分,自已有去无回,只担心大美人。

大美人就道,若是将军得胜,我便迎接将军,若是将军战死,我便一同赴死,还请将军留一把宝剑给我。

然后大将军就把随身佩戴的匕首留给大美人了。

好日子看戏,结局当然是好的。

将军得胜归来,在城门口紧紧抱住来迎接他的大美人,两人来了一出精彩绝伦的情歌对唱,然后故事就落幕了。

缙朝有属于自已的“包饺子”。

姜静宜蹭着宫里的戏,连看三场。两场和战争有关,一场是缠绵悱恻公子小姐。

大约是陛下尚武,所以和战争相关的戏也多,而且都打胜仗,缙朝的“包饺子”就是打胜仗。

双十庆典,宫里摆完宴也看戏。

姜静宜的注意力已经从宫宴上好看却难吃的菜品,转移到跌宕起伏的“包饺子”上。

打胜仗可比包饺子有意思多了。

看她这么感兴趣,肃王都疑惑:“你爱听戏?”

周围都是皇子公主,似乎对台上唱的戏不感兴趣,有人神游,有人打瞌睡,有人说小话。

姜静宜扭头和肃王道:“从前没听过呀。”

“那往后,我带你出去听戏。”

肃王指的是去民间茶楼,听草台班子唱戏。

他不喜欢这般戏,这台上唱戏的,说是请的京城里有名的戏班子,其实不是。

这戏班子常来宫中唱戏,已经算是御用,在民间已经不唱了。宫里贵人打赏的,他们几辈子都花不完。

文艺作品,尤其是这样的模式,没读过书的小儿也能看懂的文艺作品,如果创作之时一味地想着怎么让看的人高兴,那就失了其本意了。

这宫里御用的戏班子,写的是戏,讨好的是陛下。

往大了说,是揣测圣意,这不好。

他们只会选择陛下喜欢的题材,创作出会让陛下高兴的情节,唱出表面上是歌词,实际上是颂扬陛下的话语,这很不好。

肃王觉得,姜静宜若是爱听戏,就该去听民间的戏,听没有战胜的故事,听真正的民声和民意。

姜静宜此刻是不知道肃王心里想这些的,要是知道了就会对肃王刮目相看。

这正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内涵。

上位者的耳朵里,要是只能听见一种声音,只能听见赞颂之语,那这个国家很快就要完蛋啦。

姜静宜不知道,她不是爱听戏,咿咿呀呀的,她其实不太喜欢。

京剧是一项有门槛的爱好,抬手走何意,压手走何意,若是不懂,对戏文的理解就会有偏颇。

比起京剧,她更喜欢现代化音乐剧,没有门槛。

她就是个俗人,并不自诩高雅。

其实姜静宜是爱看这种现象,她怎么可能看不出来这戏班子唱的就是“包饺子”。

那大将军打了胜仗,见到大美人的第一面,就唱了一大段什么是陛下用兵如神是陛下给的粮草及时,这一切都是皇恩。

大美人又唱,将军阵前为国杀敌,陛下对待眷属也是无比优厚,许我们衣衫,许我们饱饭,这一切都是皇恩。

姜静宜就看着台上,虚情假意地笑。

有限的能接触陛下、了解陛下的途径她都要牢牢把握。

邹忌讽齐王纳谏?

陛下是邹忌,她和肃王现在就是畏陛下的妾和有求于陛下的客。

陛下说这戏好,他们能说不好?肃王府现在仰仗着陛下的鼻息过日子呢,真敢说城北徐公比之陛下美?

这话只怕连现在的端王都要掂量着说,更遑论他们肃王府了。

*

十月二十,肃王生辰。

这天下小雨,淅淅沥沥的,京城愈发冷了。

早起姜静宜就被风吹着了,仔细叮嘱肃王加衣。又说下了朝,若是陛下留饭,就派人来传话,若是不留,自已下厨给他煮面吃。

这面当然是没吃上,因为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有人上奏,去抗击海盗的祁将军,做了官匪。

什么是官匪呢?

就是官身行匪事。

祁将军的大部队扎在闵州,他不好金银财帛、不好好酒好菜,就好美女。闵州城的貌美女子,被他睡了个遍。

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兵。他手底下的将士,也是在大街上随意掳掠。

闵州本来就深受海盗的侵扰。

海盗最缺的是什么?也是女人。

上了海盗船,女人就是公用资源,和娼妓一般无二,甚至不会给你衣服穿,那些男人们又脏又臭,随地行事。

所以闵州女子,若是走投无路,宁可自绝也绝不愿意走到那般地步。

可是现在堪比海盗的群体出现了。

他们强掳女子,关押起来,充作军妓之用,称之为“顺从令”。

若是有人不愿,就会受到家人性命的威胁。

高压之下,谁敢不从?

但绝境之下,总有人坚硬如铁。

这个人就是袁氏。

袁氏天生就长得又高又壮,她这样的,在闵州婚恋市场上,非常抢手。

老百姓才不管你什么肤白貌美、什么纤纤玉手,老百姓更希望你肩膀有力、腿脚勤快。

闵州城的的上一任刺史,推行的是全民皆兵。新上任的刺史也沿袭了这一制度,进行了完善。

闵州必须全民皆兵,女人也必须要拿起武器保护自已。

袁氏的丈夫,是闵州沿海一个县的教书先生,在百姓中很有名望,他们很恩爱。她的丈夫文弱,她保护着她的丈夫。

但是她的丈夫为了保护她,死了。

因为祁将军的顺从令要抓了她去,丈夫在阻拦官兵的时候,被杀死了。

袁氏杀了那两个来抓人的官兵,又杀了闻声过来帮忙的官兵。

他们本是在隔壁抓女眷的,隔壁家嫂嫂早在上一批就被他们抓了,袁氏知道,这次是来抓嫂嫂女儿的。

她的刀沾上五种肮脏的鲜血,她杀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