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鸿运当头
爱好和职业,在理想状态下,当然是两者合而为一。但是,在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呢?绝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生活,掩藏了自已的爱好,对生活低了头。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之所以迅速火遍全网,不就是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为生活所屈服的人吗,这句话成为了他们想做却做不到的心里的呐喊。
陆谨言明白这一点,他不可能把爱好当成职业的,这会让很多人失望,所以,他想趁着还有机会,在还能肆意的时候肆意下去。很多时候他都是理性的,但当他感性的时候,不会为外界所影响。
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大三,是他们在学校的最后一年。如果说大一大二是学习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的文化底蕴,那么大三就更侧重于成为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了。这些,都不是陆谨言所擅长的。而吴爽,在大学这两年里的班长,学生会干部的锻炼,让她在方面显得游刃有余。终于,她胜过了陆谨言一次。
开学以后,陆谨言再次获得了最高额的奖学金,吴爽也拿到了,但是是低一等级的,这让她很不服气,更是努力的想要超越他,而看情况,大三很有可能会实现。没办法,陆谨言不是一个善于表现自已的人。对于这种偏向于作秀的科目,陆谨言是真的不行。不是他对教书完全不感兴趣,而是,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把自已代入这个角色中去。
这学期,他推掉了乒乓球协会的事宜,他的球拍再次被封存起来。他经常被吴爽抓去当做观众,听她试着上课,那一板一眼,已经很有那份神韵了。不得不说,她适合吃这碗饭,这点,陆谨言是自愧不如。
这学期,他总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对待学习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认真了,不是他不愿意,而是总是在想,自已以后真的要走这条路了么?自已真的能做好一个老师吗?自已这辈子都会这样下去吗?这些疑问,时常会干扰着他。而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告诉他,他也不会想当,将来有一天,自已会放弃一些东西,执意选择这个行业。
陆谨言来到大三,他的妹妹陆晓莉也是高三了。请原谅她一直在我们这里出场很少,原因我们说过。现在的这位高三学生党,用母亲的话来说就是脾气惯的没边了。自从“开窍”之后,她的成绩就像坐火箭一样突飞猛进,已经有了超越陆谨言的趋势,这让她在家里更加得宠,也更加蛮横。陆谨言作为哥哥,也想关心一下她的学习,却被鄙视了。没办法,谁让陆晓莉最好的一门课就是英语呢,而陆谨言的英语,呵呵了。一个四级能过都是吴爽花费了不少工夫才惊险过关的。
时间来到深秋,陆谨言这个周末比较孤单,吴爽和几个同学联系了附近的一所学校去见习,陆谨言没有兴致,就没有去,他想来想去,还是去了陕西。这次他没有去省会,而是去了一个之前没去过的城市,随意的在农村逛着,逛着逛着就忘记了时间,已经到了中午,而他的肚子也开始呱呱叫了。这个地方,已经远离了城市,没有了班车的通行。而村子里传来的饭香让他更加饥渴。
这时候,他看见一家院子里的一棵柿子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不禁咽了咽口水。在做了很久的思想建设,以及腹中空空的饥饿感促使下,陆谨言终于迈出了勇敢的步伐。
走进小院,只有一位60左右的婆婆在家,在陆谨言红着脸,有些扭捏的说完了自已想买几个柿子的时候,穿着朴素的婆婆却没有那么朴素,并没有那种好客的戏码出现,看出了陆谨言此刻的窘迫,这位婆婆狮子大开口,要了100块10个的价格。
这个价格让陆谨言怀疑自已是不是听错了,正打算拒绝,陆谨言忽然从敞开的大门看到了小屋里的桌子上放着一个青花瓷瓶,他双目死死的盯着,虽然隔着很远,但是陆谨言依然觉得,那个瓶子不是凡品。所以,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缩了回去。他脑瓜子一转,试探到:“十个我手上也拿不了,我看您那桌子上有个瓶子,能把那个瓶子给我装着吗?”
这位婆婆也不是好骗的,转了转眼珠子,又说了一个价格,“小伙子不要想骗我老人家,2000块,行就行,不行就算了。”陆谨言很庆幸自已随身带着钱包了,他数了两千块,给了那位爱占便宜的婆婆,拿了瓶子,装上了柿子,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他一步不停的走了很远,回头已经看不见那个村子了,才敢停下来,一屁股坐在地上,从怀里拿出那个瓶子,他首先翻过瓶底,果然,6个篆书的大清乾隆年制,他的手有些开始颤抖了。平复了一下,他把里面的柿子倒出来,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回忆自已学过的知识,一项一项的对照着,越对越激动。他脱下自已的外套,用外套紧紧的把瓶子包裹了起来,小心的走着,这个时候他感觉不到饿了,只想赶快回去。
一路上他都不敢停留,在登上回城的汽车时也不敢有丝毫放松,紧紧抱着怀里的衣服。一到城里,他立马买了一个手提包,用报纸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好了,坐上火车就回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