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孰对孰错
虽然不敢和那些“地下工作者”直接打交道,但是。陆谨言对他们的好奇心还是挺重的,可能源自于某三叔的小说,陆谨言虽然知道不可能出现小说当中的那些光怪陆离的情节,但是,对于他们如何“工作”的,陆谨言还是很想知道的。
他的这个想法其实很正常,很多人都会产生同样的想法,因为它太具有诱惑力。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实现,在一天下乡的途中,在经过一处比较荒凉的地方时,从那两位的口中陆谨言知道附近有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古墓被盗过了,因为地方比较偏僻,盗洞都没有回填。陆谨言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他来到了附近,根据他掌握的知识,判断了一下方位,就朝着那里走过去,到了他预估的地点,果然,他就看到了一个一平方左右的洞口,笔直朝下。根据陆谨言的判断,这个盗洞应该是直接到了主墓室。
说来也是一种悲哀,中国古代的达官贵人们都会根据风水学,依据山川河流的走势为自已挑选风水宝地,殊不知,这也成为了盗墓者寻找墓室的依据。防盗和偷盗,就看谁的学艺更精,手段更高明了。
看着这个洞口,陆谨言有想下去的冲动,但是他判断了一下这里的地质,封土已经被破坏,比较不稳定,贸然下去,容易塌方,所以控制了自已的探索欲望。跟上来的两人对陆谨言说:“小伙子可以啊,方位也会找,你要是干这行,也是一把好手。”
陆谨言笑笑没说话,这话可不能随便接,很容易给自已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岔开话题,看着洞口附近的一些碎砖片,土质砖块上还有雕刻的花纹,这带有很明显的汉代风格。从有砖块来看,这个古墓的规格也不低。不禁有些惋惜,又有多少珍贵的文物会流失或被破坏。
在陕西待了近一个月,陆谨言回到了学校,回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了石教授,跟他分享了自已这一个月的见闻。石教授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触碰法律红线,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迷失了自已。陆谨言也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触碰的,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那一天。
这一个月陆谨言也不是全无收获,他基本上弄清楚了这一行业的完整产业链,甚至基本都亲身经历了一遍,对眼界,实际操作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业内的一些潜规则,暗语也都弄清楚了,虽然他不一定要从事这个行业,但是,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有兴趣的事物,要弄个清楚。
剩下的时间,他就是每天跟着石教授,博物馆跟着打下手,也有时候兼职讲解员。石教授也给他介绍了不少业内的人认识,但同时也告诉他,这个行业三教九流的人都有,凡事还是要多留几个心眼。陆谨言一一记下了。
家里人并不知道这些,以为他只是暑假忙着学习,虽然知道他的第二专业,但也只是以为他跟着老师在学习,陆谨言没有告诉家里,是怕家里担心,同样的,他也没想好怎么告诉家里,毕竟,这和家里对他将来的期望是相违背的。
和吴爽的联系天天都在,对于他去陕西的行为,吴爽其实并不赞同,虽然她没有说出来,但是,陆谨言感觉的到。他知道,吴爽也认为他有些过了,把爱好提高到了超过本职的高度,有些主次不分了,但是,为了不影响两人的感情,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时常提醒他要注意安全。对这点,陆谨言也很无奈,他知道自已的行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是跟吴爽一样的看法,但是自已还是控制不住自已,他第一次感到后悔的就是当初选专业的时候没有深思熟虑。但世间万物就是这样,不走过,哪能知道这条路是对是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