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三年级上学期开学,忙完一个暑假的我又重新回到了久别的校园,其实在暑假期间远在南方打工的五叔回家探亲骑着摩托车带我来过这里看看自家曾经的母校。
听叔叔说他小学毕业就在家辍学干农活了,而他那个年代学校打架更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是大规模的村与村之间的全武行械斗,不少大人也加入了其中,或许是由于爷爷年轻时候在地方上的威望,学校附近的孩子也不敢怎么欺负叔叔。
我也想到了在奶妈家有座高炮山,听奶妈说她年轻时候就发生过中游村和傲来村之间的大规模械斗事件,甚至在大山上架起了土炮,两村其实就是一河之隔,而当时的人们都喜欢把河对岸的村庄叫河背村,由于弯弯曲曲的大河连绵不断的经过很多村庄,一时间河背村这个词成了很多村的第二称呼。
其实这样不难理解,因为人都是以主观的思想认知来判断事物的发展的,我说你在河对岸就叫河背,而站在对方的立场你不也在河对岸,也成了对方眼中的河背村。
这学期我居然还是和杨丹是同桌,也算有缘,那时候的我其实就感觉对方就是心目中种的女神,甚至连长大以后在一起生活子孙满堂的情景也偶尔在潜意识中出现,而此后的另外一位女生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对方名叫程艳秋,家住傲来村程家,要说来还和我奶妈家是亲戚,也就是曾经背我过河黄三琴的二女儿,在中游村的一个春节里也见过对方一家人来奶妈家拜年,只是没想到当初那个当着我面就找个角落撸起裤子就蹲在地上尿尿的小女孩此时也已经长大,甚至一段时间以来还享有第二班花的美誉。
不巧的是虽然我是组长,对方也是我的班长,每次我拿着课本在对方面前背书,本来还倒背如流的我突然会丑态百出,忘得一干二净,其实也不能怪我,别说在一个女生面前背书了,关键每次我背书时,由于对方人缘太好的缘故,总会有一大群的女生在她身旁看我背书。
这个感觉特别让人难受,由于对方长得很漂亮,物以类聚,就连那些和她玩的好的女生也都是颜值高的女生,每次我语句背不出来的时候,那些女生还时不时的用审视的目光朝我看,朝课本看看,然后提醒错了。
由于任务没有完成,中午挨留也是对于这些人的处罚,除了几个顽皮捣蛋的男生外,还有个别学习很差的女生,而我是唯一的组长。
其他组的组长负责监督我们中午学习,对方名叫张秀红,家住学校隔壁,奶奶在大礼堂开了一家小卖部,或许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是人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吧。
对方看我们中午不能回家吃饭,还故意端着香喷喷的米饭坐在老师的位置上吃着,时不时的用筷子夹起几块肉在嘴巴摇晃,最后大口的咽进肚子里。
此刻的我也被语文老师给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作为曾经的语文第一,组长被当了个反面教材在班上宣传,甚至还把我虞家族谱都给骂了,说什么出了我这样的人丢尽脸面了,我心想,老师你骂我就行了,干嘛还株连九族扯上了整个虞氏族谱。
在这一年我和魏家村的几个男生关系非常好,约好周末去桃源村打野板栗,还有那种可以煮着吃或掏空果实外壳可以当口哨的野果,还有那种可以磨豆腐的果子。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杀进桃源村,由于魏根带着弹弓,被村民误以为是偷鸡贼,在山坡上被一个凶神恶煞的村民抓着一只脚,一边审问,大有一言不合就就开打的前奏,此时同行的程玉说他有个亲戚就在桃源村,并告诉对方大人名字,大伙这才相安无事。
穿过密密麻麻的的野草,由于正逢秋收季节,满山通红的野柿子有的已经被小鸟给啄的千疮百孔,而掉在地上的野果多的数不胜数,不一会儿我和魏兵的自带手提袋就装的满满的。
桃源村是最靠近山区最最里面的一个村,这里方圆几里都是无人区,据说在铁路还没修建的时候还出现过大型凶猛野兽,所以村里家家户户也都配了火药枪,其实也可以理解,人总有自保的权利吧。
望着山下朴实的人民在菜园地干活,有的种了干蒸,有的种了生姜,有的种了白菜,山上不断有塑料水管拉到居民区,据说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是喝着山泉水长大的。
半山腰不断有窑洞,其实我知道,这是和中游村村民一样,等干蒸成熟以后就砍下,吃不完的就放地窖等来年当种子,或在中途天寒地冻的时候偶尔挖出一两根吃吃。
经过桃源村来到后山,必须要经过一座山神庙,对于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孩子是很有威严的,所以无论来去所有人都会朝着山公公祭拜一下。
由于村里小孩去其他地方上学太远,村里有座桃源小学,只是村里的孩子三年级以前学习的场所,因为到了四年级以后就要去傲来村或者县城的其他学校读书,或许是学习资源不够,又或者是师资力量不好,在后来的几年里学校就倒闭成了一座危房。
村民们做饭的柴烟及炒菜的香味在山谷间飘荡,蓝天白云在灌木丛中露出一角显得格外动人,鸟儿在花丛中不断的叫着。
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同行的人大腿手臂上都肿起了一个个小脓包,可能是山野间的细菌,所幸有人提前预备了风油精。
也不知道是谁的恶作剧意见,又或者是为了报复刚才欺负我们的村民,在准备离开的桃源村往家赶的时候,大家把连接山泉水的塑料水管衔接处给扯断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第一次到这个村庄,却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甚至想来到这个世界第一眼就是这个美丽的乡村,离开这个世界最后一样也是这个美丽的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