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姜岁和这边,经历了傀儡之战后,便低调地回到了长留派。
她与门主姜清欢匆匆见了一面,便立刻投身于闭关修炼之中。这次闭关,对姜岁和而言,意义非凡,她深感自已修为尚浅,需得不断精进,方可应对江湖中随时可能涌现的种种挑战。
闭关期间,姜岁和全心投入到修炼之中,她日夜苦修,不断吸收天地间的日之精华与火之力,试图将它们融合于自已的内力之中。
然而,闭关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姜岁和在修炼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她会因为内力失控而受伤;有时,她又会因为心境不稳而无法领悟武学的奥妙。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击垮她,反而激发了她更加坚定的决心,她不断地调整自已的状态,努力克服一切困难。
然而,在江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姜岁和闭关的消息却如雾里看花,知之甚少。半年过去,她依旧未曾露面,更无出关的消息传出。这让江湖众人纷纷猜测不已,各种说法的都有,犹如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有人说,姜岁和在闭关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难,生死未卜,让人唏嘘不已。这种说法如同一股寒风,吹散了原本热闹的江湖气氛,让人心生忧虑。
又有人说,姜岁和闭关修炼太过投入,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这种说法似乎更为合理,毕竟对于一位武道高手而言,闭关修炼往往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忘却外界的纷扰。
还有人传言,姜岁和已经突破了某个武道瓶颈,正在稳固修为,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长留派的弟子们却始终保持着团结和坚定的信念,姜清欢也心知肚明,时间是最好的证明,只要姜岁和能够成功出关,一切谣言自然不攻自破,他们一致对外宣称一切安好无恙,对姜岁和的闭关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们相信,姜岁和一定会成功出关,为长留派带来更多的荣耀和辉煌。
-----------------------------------------------------------------
恍惚之间,又是一年光阴如梭,悄然流逝。这一年里,李斯年肩负重任,坚守在边塞之地,镇压宁国余孽,保卫国家安宁。他深知边塞之地乃国家门户,稍有疏忽便可能引发战乱,因此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责任心。
在镇压宁国余孽的同时,李斯年还积极实施利民政策,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注重休养生息。他深知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他倾尽全力改善民生,提高百姓生活水平。边塞百姓在李斯年的治理下,过上了安稳祥和的生活,他们纷纷称赞镇国将军裕亲王有贤能之才,有治国之本领。
这些话语如同春风般传入宫中,让安帝感到欣慰,他当然知晓自已的儿子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引以为傲,然而,有些人却并不这么想,以前以为李斯年再也无法回到京城,放松了警惕,但现在他们看到李斯年在边塞的威望日盛,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于是暗中策划对付李斯年。
一年前,李斯年在向安帝述职后,便立即请旨驻守边塞。他深知朝中局势复杂,自已若留在京城,恐怕会卷入无休止的纷争之中。因此,他选择远离朝堂,专心镇守边塞。这一决策让那些暗中对付他的人措手不及,他们的计策还未及实施便落空了。
安帝原本希望李斯年能在京城中多待些时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但当他看到那些蠢蠢欲动的朝臣后,为了保住李斯年的性命,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在李斯年上朝的那天,安帝便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有些朝臣们上言阻止,但都被安帝一一挡回去了。
在安国京都又待了五日,李斯年清点好兵马之后,便再次踏上了征程。这五日并不平静,明里暗里都有着无数的刺杀和暗算。然而,李斯年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智慧,一次次化险为夷,成功摆脱了危机。
这边安帝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暗卫将这些消息告知安帝后,安帝大怒,这些刺杀和暗算都是针对李斯年的,是朝中那些结党营派之人所为。然而,他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斯年在京中孤军奋战。
回想起当初自已因为莽撞行事导致心爱的女子惨死的经历,安帝心中更是痛如刀绞,如今斯年提出镇守边塞避开了朝中纷争,安帝也想明白了,远离京城才是更好的选择,至少能保住他。安帝揉了揉有些发痛的头,逐渐平息下心中的怒火,开始思考该如何瓦解朝中的结党营派。
他知道这并非易事,需要慎重考虑和周密计划。他对李斯年充满了信任和期待。他相信李斯年一定能够镇守好边塞之地,保卫国家的安宁和百姓的幸福。
在边塞的李斯年也并未辜负安帝的期望。他日夜兼程地巡视边境防线,加固城防工事,提升士兵的战斗力。
在李斯年的治理下,边塞地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景象。百姓们安居乐业,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李斯年也凭借着出色的政绩和威望,赢得了百姓们的深深敬爱和拥护。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是一年春秋轮回,四季更迭。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里,李斯年依旧坚守在那遥远的边塞之地,默默无闻地为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幸福挥洒着汗水和青春。
边塞之地,风沙肆虐,气候恶劣。然而,李斯年却毫不畏惧,他深知自已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他日夜巡逻,时刻警惕着外敌的入侵。他带领着一支精干的队伍,与边民们共同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边塞的日子里,李斯年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困苦。他曾在风雪中徒步跋涉,也曾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然而,这些都没有击垮他的意志。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已的信念,决心要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已的一切。
与此同时,远在皇宫的安帝也时刻关注着边塞的局势,看着李斯年有如此成就,他感到很欣慰。
在边塞的日日夜夜里,李斯年与将士们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他们用自已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守护着国家的安宁与百姓的幸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安帝在宫中的默默支持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