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门客姜训
“找到殿下没有?”
临县城外的郊野处,走着两个身穿劲装的男子,其中一个头戴毡帽。
没有带着毡帽的男人摇了摇头:“没找到,我们得到的消息殿下就是来到了景州城范围内,可惜究竟在哪到现在都没得到线索。”
就好像,自从进入景州城后,这线索便断了。
“十里八乡我们都找遍了。”
戴着毡帽的男子若有所思。
他本是时寄夜身边的门客姜训,因为觉得时寄夜有个好名声和野心,便跟在时寄夜身边为其出谋划策。
怎料逼宫谋反一事出了叛徒,导致时寄夜出事,姜训为了掩护时寄夜出逃殿后,将追踪时寄夜的那波人引开,才能让时寄夜安然逃走。
而他自已躲在臭水沟里蹲了三天,才将追踪自已的人甩掉。
从而根据消息一路马不停蹄的北下,寻找时寄夜的踪迹。
可惜直到现在,他们仍旧没有抓住关于时寄夜的真正行踪。
姜训只是根据大概推测,时寄夜会往北下逃。
因为在此一个月前他们就已经得到消息,安阳城会被叛军盯上,混乱之际,往这边逃跑躲避皇帝的人马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在逼宫假如失败后的逃跑路线上,他们也是这样规划的。
结果安阳城真的被攻破,朝廷的援军还没有来得及赶到,安阳城当地驻军连半个月都没有撑过。
这让姜训无力哀叹。
明明连他们都得到了消息,叛军会攻打安阳城,为什么当朝皇帝仍旧不及时派兵增援?
仅仅是因为他觉得,若是消息有假,提前派兵浪费粮食。
有这样的皇帝,真的是大燕王朝的不幸。
他们此时已经来到了距离临县不远的郊外,近一个月来,他们为了追踪时寄夜,看了不少地方。
因为征税一事,大多都是哀鸿遍野,生灵涂炭。
前有安阳,后有景州,每到一个地方,便能窥见混乱的前兆,许多老百姓,甚至都不爱出门了。
可这临县……
姜训看到了不远处冒起的袅袅炊烟,愣住。
有人在做饭?
这里还是城外,若是做东西吃,不怕被人盯上吗?
他带着自已的下属走过去,便看见了好几个娘子在那边忙碌。
她们在蒸麦饼。
现在的麦子粉磨的不够精细,吃起来还剌嗓子,姜训自从跟在时寄夜身边之后,都很少吃这种不够精细的食物。
云晚来并没有急着大面积改变,因为她知道,有时候过于快搞好所有的东西反而不是好事。
吃这种麦饼,能让老百姓饱腹已经足够,现阶段的临县,还不能够做的更好。
而麦饼,已经是现在很多人吃不起的东西了。
但在这里参加开荒,就能够每天稳定的得到两块巴掌大的麦饼,和一大碗放了一点点盐巴的野菜汤。
开荒的农户们心满意足,已经不知道多感激云晚来,每天云晚来都能收到几个点数。
姜训却愣住了。
他比谁都清楚现阶段还敢有人在外面摆放小厨房做食物胆子有多大。
他走过去问:“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厨娘们看见姜训和身边人穿着劲装,便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好声好气的回答:“我们在做饭。”
姜训:“做饭给谁吃?”
厨娘说:“做给开荒的人吃,我们管中午一顿饭。”
“开荒?”
姜训更懵了。
开荒怎么还会管饭?
在大燕王朝,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开荒是官府给你的义务,毕竟开下来的荒地到时候也是分配给老百姓的,你们本质是为自已服务,凭什么还要管饭呢?
厨娘这段时间已经回答了不少这样的问题,毕竟临县周围会不断有镇子和村子里的人来,他们知道这边开荒,总是要问上一两句的。
姜训不敢相信:“这是麦饼吗?”
他看见了一个厨娘在揉好的麦饼捏成巴掌大的一块,便放进了蒸笼。
厨娘答:“是啊,您没有见过麦饼?”
姜训抿了抿唇:“管饭的人,是官府吗?”
厨娘们对视一眼,然后说道:“是也不是,是我们县令大人的女儿,云大小姐。”
姜训越发不解:“县令大人的女儿,那不就是拿府衙的粮仓?你们县太爷还允许开仓放粮,看来是遇到了一个好的县令。”
厨娘们立刻说道:“那也不是啊,仅靠县令大人放粮,我们临县哪有那么多粮食。”
姜训一怔。
他本来以为这只是县令开仓放粮,但现在看来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更多的,她们不肯说了。
尽管云晚来没有强令禁止她们讨论,但最近关于豆腐坊的事情管的很严,厨娘们也知道说多了不好。
正在这时,两个汉子推着一辆木板车过来,上面放着两个大桶。
其中一个汉子说:“巧娘,今天豆腐坊那边又有新学徒做废了不少豆腐,这些豆腐质量不好,翠娘不要,你们给煮在汤里面,给开荒的人加点味道。”
巧娘从厨娘队伍里走出来,展开了笑容:“好。”
失去了女儿,可是云晚来帮她讨回了公道,她原本也不想活着,只是想着要报答云晚来,便一直撑着,在城外的厨娘队伍里面做活,每天给她们做饭,偶尔聊聊天,日子反倒觉得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只是可惜了她的女儿。
如今每每想起来有些心伤,但日子却能继续熬下去了。
其他厨娘也高兴道:“这下还不把他们高兴坏了,开荒的巴不得豆腐坊每天多做些废豆腐。”
也有厨娘撇嘴:“去学做豆腐还不好好学,这可都是精贵的粮食,简直对不起云小姐的栽培!”
姜训听着他们一言一语。
倒是记住了一个名字。
云小姐。
县令大人的女儿。
他知道自已问的多了便会讨人厌,便回头看向属下:“走,我们去临县里面打听打听。”
杨二丫端着个木盆子,今天负责看运送豆腐的人会不会暗中昧下豆腐。
注意到这两个人时,她不动声色的将木盆子放下。
而姜训已经缴纳了几文入城费用,便轻易的进入了临县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