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剑眉微挑,深邃的眸子锁定了来人,语气平稳却暗藏锋芒:“哦?不知阁下如何称呼?你家主上既有停战之意,为何不亲自前来?”

来人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不疾不徐地答道:“在下姓陆,单名一个谦字。我家主上事务繁忙,这议和之事,便交由在下代劳了。”

“陆先生,”胡不归语气淡淡,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本王时间宝贵,有话不妨直说。”

陆谦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递了上去。“我家主上说了,殿下若想停战,便需答应他一个条件。”

一旁的将军听闻此言,顿时怒火中烧,上前一步怒斥道:“你!简直欺人太甚!如今赵括已是瓮中之鳖,竟还敢妄提条件!”

陆谦丝毫不为将军的怒火所动,依旧保持着那副云淡风轻的笑容,将手中的信函轻轻放在桌上,推到胡不归面前。“殿下不妨先看看这封信,再做决定也不迟。”

胡不归拿起信函,展开细阅。信中,赵括言辞恳切,表示愿意归降朝廷,但前提是,胡不归必须割让凉州以西的三座城池,作为他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

“荒唐!”胡不归猛地一拍桌子,信纸被震得微微颤抖。他霍然起身,怒视着陆谦,一字一顿道,“凉州乃是大唐疆土,岂能容尔等随意割据?赵括若真有心悔过,便该束手就擒,接受朝廷的处置!”

陆谦面色不变,只是淡淡一笑,语气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坚决:“殿下此言差矣。我家主上说了,这三座城池,他志在必得。若是殿下不肯答应,那这场战争,便只能继续下去了。”

帐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剑拔弩张,空气中仿佛弥漫着火药的味道。胡不归与陆谦四目相对,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神秘访客,将目光投向了陆谦,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他注意到,陆谦在说话时,虽然表面上镇定自若,但右手却始终紧紧地握着腰间的佩剑,指节处甚至隐隐泛白。

“看来,这位陆先生背后,似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支持着……”神秘访客心中暗自思忖,“这场谈判,恐怕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直沉默不语的神秘访客,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一切。他的目光在胡不归和陆谦之间来回游移,最终落在了陆谦始终紧紧握着剑柄的右手上。那指节处因为用力过度而微微泛白,暴露了他看似平静外表下的真实情绪。

“好一个‘志在必得’!看来这陆谦背后,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支持着……”神秘访客心中暗自思忖,“这场谈判,恐怕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城,皇宫之中,邬桃也正为前线的战事忧心忡忡。自从胡不归领兵出征以来,她每日都寝食难安,生怕他会遭遇什么不测。

这日,宫中来了一位信使,带来了前线的最新消息。邬桃迫不及待地接过信笺,快速浏览起来。当她看到信中“叛军首领提出割地求和”的字样时,心中顿时“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不好了,殿下有危险!”邬桃猛地站起身来,手中的信笺飘落在地。她知道,以胡不归的性格,绝不可能答应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可若是拒绝,这场战争就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又要牺牲多少将士的性命……

“不行,我不能坐在这里干等!”邬桃心急如焚,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念头。她决定亲自前往边关,去到胡不归身边,与他共同面对这场危机。

“来人!备马!我要出宫!”

邬桃的决定,将会为这场战争带来怎样的变数?神秘访客又将如何行动?一切答案,都将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揭晓……

### 桃花灼灼映长安

邬桃心急如焚,立刻召集了心腹侍女,开始准备出宫事宜。然而,宫门森严,想要悄无声息地离开绝非易事。正当邬桃一筹莫展之时,李逍遥突然现身,带来了一丝希望。

“王妃莫慌,在下愿助王妃一臂之力。”李逍遥拱手道,“只是此去边关路途遥远,危机重重,还望王妃三思而后行。”

邬桃感激地看了李逍遥一眼,语气坚定地说道:“李公子放心,我意已决,无论如何都要去边关,与殿下共进退!”

李逍遥见邬桃心意已决,便不再劝阻,当即应允下来。他凭借着高超的轻功,带着邬桃避开了重重守卫,悄然离开了皇宫。

与此同时,边关的局势也越发紧张。胡不归虽然拒绝了赵括的无理要求,但他心里清楚,这场战争拖得越久,对大唐就越是不利。

“必须尽快想办法扭转战局才行……”胡不归眉头紧锁,在营帐内来回踱步。

就在这时,邬桃带着李逍遥来到了边关大营。她将自已精心准备的计划告诉了胡不归,并请求他让自已也为这场战争贡献一份力量。

“殿下,我听说叛军粮草皆由后方运送,若是我们能想办法切断他们的粮道,定能不战而胜!”邬桃语气坚定地说道。

胡不归看着眼前这位柔弱却坚强的女子,心中充满了感动和敬佩。他深知此举风险极大,但为了早日平定叛乱,他也只能选择相信邬桃。

“好,就依你之计!”胡不归点头答应下来,“此事就交由你和李公子负责,务必要小心谨慎!”

邬桃和李逍遥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准备他们的计划。经过几日的侦查,他们终于找到了叛军粮草的囤积之处。

“李公子,你看,那里戒备森严,想必就是叛军的粮仓了。”邬桃指着远处的一片营帐,压低声音说道。

李逍遥顺着邬桃的目光看去,只见那片营帐周围灯火通明,守卫森严,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其中,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妃放心,在下自有办法。”李逍遥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从怀中掏出一包黑色的粉末,“只要将这些迷烟放入粮仓之中,保管明日一早,叛军便会自乱阵脚!”

入夜,夜黑如墨,伸手不见五指。李逍遥和将军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悄然潜入了叛军粮仓附近。李逍遥凭借着高超的轻功,避开了重重守卫,将迷烟放入粮仓之中。

随着一阵轻微的响动,粮仓内燃起熊熊大火,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半边天空。

“走水了!走水了!”

粮仓内的火势迅速蔓延开来,惊动了整个叛军营地。叛军士兵们纷纷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

“杀啊!”

趁着叛军大乱之际,将军率领着唐军精锐部队,对叛军营地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怎么会这样?我们的粮仓怎么会突然起火?”叛军首领看着冲天的火光,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

“将军,叛军粮草已被烧毁,士气低落,正是我们进攻的最佳时机!”一名士兵兴奋地向将军报告道。

“好!传令下去,全军出击,一举歼灭叛军!”将军高举战刀,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这场大战的结果究竟如何?邬桃和胡不归能否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

粮仓大火,犹如巨兽嘶吼,照亮了整个夜空,也彻底点燃了唐军的斗志。震天的喊杀声中,胡不归身先士卒,率领着唐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了叛军营地。失去粮草的叛军,如同困兽般垂死挣扎,却在唐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杀啊——!”

喊杀声,金铁交鸣声,惨叫声,交织成一片绝望的交响乐,在夜空中回荡。叛军首领看着自已苦心经营的军队被唐军屠杀,眼中充满了血丝,心中满是悔恨和不甘。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已竟然会败在一个女人和一个江湖侠客手中。

“撤!快撤!”

败局已定,叛军首领只能下令撤退,仓皇逃窜。

看着溃逃的叛军,胡不归并没有下令追击,他知道穷寇莫追的道理,更何况,这场胜利来得太过突然,他心中总有一丝不安,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他翻身下马,走到邬桃和李逍遥面前,拱手道:“此次平叛,多亏王妃和李公子妙计,本王感激不尽!”

“殿下言重了,这都是臣妾分内之事。”邬桃微微一笑,眼波流转间,满是温柔和爱意。

李逍遥也拱手道:“能为殿下分忧,是在下的荣幸。”

就在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名斥候突然慌慌张张地跑进营帐,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报……报告殿下,边境……边境出现大批军队,正朝我军杀来!”

“什么?!”胡不归脸色骤变,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可知是何人率军?”

“回殿下,旗帜上写着一个‘秦’字!”

“秦?”胡不归眉头紧锁,脑海中迅速搜索着与“秦”有关的信息,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不好!中计了!”

“殿下,怎么了?”邬桃见胡不归脸色有异,心中也升起一丝不安。

“来不及解释了,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敌!”

来不及多想,胡不归立刻下令,准备迎战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然而,唐军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早已是强弩之末,如何抵挡得住这支生力军的猛烈进攻?

“杀——!”

震天的喊杀声再次响起,然而,这一次,唐军却不再是胜利者。

黄昏时分,夕阳如血,将整个战场都染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胡不归站在山坡上,望着山下混战在一起的两军,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他知道,自已这次是真的败了,败得彻彻底底。

就在这时,一个身穿黑衣,头戴斗笠的神秘人悄然出现在胡不归身后,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王爷,久违了。”

“你是谁?”胡不归猛地转身,警惕地盯着眼前这个神秘人。

黑衣人缓缓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清瘦而苍白的脸,赫然是消失已久的……

“是你?!”胡不归瞳孔骤缩,眼中满是震惊和疑惑。

“没错,正是在下。”黑衣人微微一笑,语气冰冷,“在下此次前来,是为了告诉王爷一个秘密,关于这场叛乱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