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垂首而立,将黑衣人来去和嘱托一五一十地告知了胡不归。邬桃睡眼惺忪地撑起身子,揉了揉眼睛,有些担忧地问道:“可是边疆出了什么事?”

胡不归将信纸递给邬桃,剑眉紧锁,沉声道:“边境几个部落不知受了什么人挑唆,竟集结了人马意图进犯,虽只是小规模的扰乱,但不得不防。”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几分决绝,“我已决定,亲自带兵前往平叛。”

邬桃的心猛地一沉,信纸从手中滑落,她明白胡不归身为新太子,此行责任重大,更明白此行定然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她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干涩,什么也说不出来。

胡不归将邬桃的神情尽收眼底,他起身将邬桃揽入怀中,柔声道:“阿桃,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我身为太子,保家卫国是我的责任,我不能坐视不管。”他轻轻抚摸着邬桃的长发,语气坚定,“你放心,我答应你,一定会平安归来。”

邬桃将头埋进胡不归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心中的不安稍稍平复了些许。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抑住心中的不安和不舍,轻声说道:“我相信你,我等你回来。”

胡不归点了点头,转身开始准备出发的事宜。他雷厉风行地召集心腹将领,商讨平叛策略,安排部署,一切都井然有序,却又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邬桃强忍着心中的担忧,亲自为胡不归整理行装。她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件物品,生怕遗漏了什么,仿佛这样就能为他减少一分危险。

收拾妥当后,胡不归走到邬桃面前,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在她额头上印下一吻,柔声道:“等我回来。” 说罢,他毅然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间,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留恋。

邬桃站在原地,目送着胡不归远去的身影,直到消失不见,泪水才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知道,等待他的将是一场硬仗,而她,能做的只有默默祈祷,祈祷他能平安归来……

此时,太子府外,一抹青色身影悄然而至,望着胡不归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 暗流涌动时

胡不归走后,邬桃便一直站在原地,望着他离去的方向,久久没有回过神来。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但她却倔强地不肯擦去,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他最后一丝气息。

“嫂夫人,您别担心,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归来的。”李逍遥不知何时出现在邬桃身后,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和安慰。

邬桃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已起伏的情绪,转过身对着李逍遥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逍遥,谢谢你,我知道。”

“嫂夫人,让我随殿下一起出征吧!”李逍遥突然单膝跪地,语气坚定地说道,“我虽江湖散漫惯了,但也懂得忠义二字,如今边疆有乱,我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邬桃看着眼前这个重情重义的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有李逍遥在,胡不归此行定能多一份助力。但她同样明白此行的危险,不愿李逍遥以身犯险,于是劝说道:“逍遥,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此去路途遥远,凶险难测,你还是……”

“嫂夫人不必多言,我已经决定了!”李逍遥不等邬桃说完,便斩钉截铁地打断了她,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

邬桃还想再劝,却被李逍遥坚决的眼神所阻,她知道,自已无法改变他的决定,只能默默祈祷他能平安归来。

与此同时,将军府内,一位身披铠甲,威风凛凛的将军正神情严肃地指挥着士兵们搬运动作战物资,为胡不归的出征做着最后的准备。

“将军,太子殿下此次轻装简行,只带了五百精兵,是否太过冒险?”一位副将走到将军身边,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太子殿下自有他的考量,我等只需做好分内之事即可。”将军沉声说道,“传令下去,将我麾下最精锐的‘虎贲营’调拨给太子殿下,另外再准备十万支箭矢和五千担粮草,务必保证太子殿下此行万无一失!”

“是!”副将领命而去,将军望着远方,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喃喃自语道:“希望一切顺利……”

夜幕降临,胡不归一行人已经离开了长安城,踏上了前往边疆的征途。他们一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终于在数日后抵达了叛乱之地。然而,眼前的一切却让他们大吃一惊,情况远比他们想象中复杂得多……

凛冬的寒风呼啸而过,卷起漫天飞雪,如同无数细小的刀片,无情地切割着人的肌肤。胡不归一行人顶着风雪,一路疾驰,终于在五日后抵达了叛乱的中心地带——凉州城。

凉州城,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城墙上却插满了叛军的旗帜,在风雪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嘲笑大唐王朝的无能。城门紧闭,城楼上旌旗蔽日,杀气腾腾,全然不见往日的繁华与安宁。

“殿下,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李逍遥骑马来到胡不归身边,眉头紧锁,语气凝重。

胡不归望着眼前这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心中也不禁蒙上了一层阴影。叛军人数虽少,却占据了地利,而且从他们严密的防守和有序的布防来看,绝非乌合之众,背后似乎有高人指点。

“先安营扎寨,探子回报说叛军主帅是原凉州守将赵括,此人骁勇善战,不可轻敌。”胡不归沉声下令,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

夜幕降临,大雪依旧纷纷扬扬,天地间一片苍茫。胡不归身披银色盔甲,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凝视着地图上代表凉州城的那块区域,陷入了沉思。

“殿下,叛军突然出城袭击!”一名浑身是雪的士兵跌跌撞撞地跑进营帐,焦急地禀报道。

“什么?!”胡不归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么快就发动攻击了吗?他迅速走到士兵面前,沉声问道,“敌军有多少人马?从哪个方向进攻?”

“回殿下,敌军约莫五千人,由赵括亲自率领,正从西门方向猛攻我军营地!”士兵单膝跪地,语气急促。

“传令下去,全军迎战!”胡不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没有丝毫慌乱,沉着冷静地下达了命令。

西门外,喊杀声震天,火光冲天,照亮了半边天空。胡不归率领五百精兵奋勇杀敌,与叛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唐军虽然训练有素,但毕竟人数有限,很快便落了下风。

“殿下,叛军早有准备,我们中了他们的埋伏!”李逍遥浑身浴血,挥舞着长剑,奋力抵挡着敌人的进攻,焦急地对胡不归喊道。

胡不归环顾四周,只见叛军从四面八方涌来,将他们团团包围,形势万分危急。他心中暗道不好,看来这次是自已太过轻敌了,低估了敌人的实力。

“逍遥,你速带人突围,前往最近的城池搬救兵,我来断后!”胡不归当机立断,对着李逍遥大声喊道。

“不行,要走一起走!”李逍遥断然拒绝,他知道留下来意味着什么。

“这是命令!”胡不归厉声喝道,语气不容置疑。

李逍遥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胡不归狠狠地瞪了一眼,他知道自已无法违抗命令,只能咬了咬牙,带着几名亲信杀出重围,朝着远处奔去。

李逍遥走后,胡不归率领剩下的士兵背水一战,与数倍于已的叛军展开殊死搏斗,战况惨烈无比…...

李逍遥率领几名亲信,趁着夜色的掩护,硬生生从叛军的包围圈中撕开了一道口子。他深知自已此行的重要性,关系到胡不归以及所有人的性命,马不停蹄地向着最近的城池奔去。一路上,他乔装打扮,躲避着叛军的追捕,终于在两天后抵达了目的地。

城中的守将是胡不归的旧识,得知胡不归被困,立刻点齐兵马,随李逍遥一同前往凉州城救援。然而,李逍遥心里明白,远水解不了近渴,援军抵达还需要时间,而胡不归那边能否支撑到那个时候,还是个未知数。

思及此,李逍遥决定冒险一搏。他利用自已多年行走江湖的经验,以及对凉州城地形的熟悉,悄悄潜回了城中,并成功混入了叛军的队伍。在敌营中,李逍遥小心翼翼地打探消息,终于让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叛军粮草不足,且军心不稳,完全是靠着赵括的威望和严酷手段才勉强维持。

李逍遥大喜过望,他知道,只要将这个消息传回胡不归手中,便可扭转战局。他趁着夜色再次冒险潜出城去,将自已打探到的情报以及叛军防御的弱点,详细地告知了前来接应的斥候,并让他火速赶回营地禀报胡不归。

得到李逍遥的情报后,胡不归心中大定,他立刻召集众将领,重新部署作战计划。就在他准备发动总攻,一举拿下凉州城之时,营帐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报!殿下,营外有一自称是叛军使者的人求见,说是奉了赵括将军之命,前来谈判!”一名士兵匆匆忙忙地跑进来禀报道。

胡不归闻言,剑眉微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谈判?赵括已经是穷途末路,为何还要多此一举?他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但还是沉声下令道:“带上来。”

片刻之后,一名身披黑色斗篷,看不清面容的人被带了进来。他走到营帐中央,站定,缓缓地摘下了头上的斗篷,露出一张清秀俊朗,却带着几分阴鸷的面孔。

“在下奉我家主上之命,前来与殿下商议停战之事。”来人对着胡不归微微一笑,语气不卑不亢。

胡不归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神秘的使者,心中疑窦丛生。停战?这究竟是赵括的缓兵之计,还是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