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友德看着熟悉的笔迹,确认了这是闻柳先生的书信。

老管家福伯,在一旁也瞧见了书信的内容,当即担忧的上前。

“老爷,该怎么办?”

“呵呵,无事。”宋友德笑着摆摆手,“这闻柳先生啊,不怕他有所求,就怕他无所求!”

越是不说明要求,后面要付出的代价就越重。

要是闻柳先生真的无欲无求的话,他还真不敢信。

想到此的宋友德,当即书写了封回信,绑在信号弹上,发射至天空。

并吩咐福伯返回嘉南县。

整理县衙藏书!

看着这一幕的宋语清,兴奋不已的同系统问道,“阿虎,宋家藏书现在是不是都是我的了!”

「是是是,宿主说的对。」

系统白虎很是无语,像自家宿主想出的这么个鬼点子,当真是卧龙凤雏啊。

还信号弹发射天空,你咋不当场直接递给你自己呢。

整这么多花活儿,也是个人才啊!

宋语清才不管那么多呢。

她看着福伯领命往迦南县而去,恨不得当场跟着一起去。

但脚步刚迈开,就想起自己现在的身份,既不是闻柳先生,也不是宋家六小姐,和迦南县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

贸然跟去,太过突兀。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福伯消失在视线当中。

大部队继续前行。

又一天后。

宋语清估摸着迦南县的藏书该准备好了,就找来唐玄一给自己打掩护,说是去附近寻些草药制药。

天真的唐玄一还是很好糊弄的,随便一个借口,就相信了她的话。

就这样。

宋语清暂时性的,消失在了宋友德的千人部队中。

……

迦南县,县衙后院。

宋语清熟门熟路的,潜行来到宋友德书房附近。

成箱成箱的书籍,已经被封装完毕,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书房门口。

附近也没瞧见半个人影。

见此,宋语清唤出系统,就要将藏书收取,却被系统白虎提醒道。

「宿主!书房里有人在潜伏,还不止一个人,总共有三个!」

迈动的脚步顿住,笼罩在宋语清身上的藤蔓微微晃动,但终究是缠绕的藤蔓过多,并没有出暴露宋语清的潜藏位置。

惊讶于书房还有人潜藏的宋语清,从系统商城购买了一个烟雾弹,丢了进去。

在烟雾弹爆开之后。

瞬间将书房门口的书籍收取,然后迅速撤离,消失在书房附近。

原地只留下被烟雾弥漫的书房,和慌乱的四逃的护卫、仆从。

以及,已经空了的的书箱。

漫天烟雾中,老管家福伯,突然从书房中蹿了出来。

却原来那潜藏在书房的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管家福伯。

还以为书房着火了的他,急忙开始维持现场秩序。

疏散附近的下人仆从。

查看已经封装好的书箱,却惊讶的发现书箱里面已经空了,但书箱外面的封纸,却完好无损。

发现这一点的老管家福伯,瞬间阴谋论了。

命令护卫队抓住参与封装书籍的仆人,就要开始审问。

而躲藏在高高的榕树树枝上的宋语清,远远的看着这一幕,不禁感叹,这老头还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啊。

足智多谋,阴险诡谲。

还有一副好身手。

他不当管家谁当管家!

其实,要不是怕吓着这些人,宋语清有的是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收走所有藏书。

哪里会造成这般混乱的场景。

却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这宋家人,心眼子真多。

吐槽了句。

宋语清起身离开县衙后院,往大部队方向赶去。

她还要去和唐玄一交差呢。

“系统,我现在有多少积分了?”

「叮,宿主剩余积分17462864。」

“一千七百多万啊,北城的书斋和宋家藏书,也就给自己增加了六百来万的积分。”

“这么些积分,到了战场上,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等上了战场,她可没功夫去收集书籍了。

这一千七百万积分,虽看着挺多,但战场上瞬息万变,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也为了保住便宜爹等人的小命,这么些积分,也未必够用。

甩了甩头,宋语清抛开这些烦心事不管,拔腿直追大部队。

在追上宋友德等人后,她拿着刚兑换的新鲜药材,兴冲冲的来到唐玄一面前。

“诺,这是我刚采摘到的五十年人参,送给你了。”

说着,就将人参递给唐玄一,但,手伸到半道上,宋语清又将手拐了回来,并没有把人参递给他。。

这看的唐玄一满脸懵。

这人参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啊!

宋语清倒是没注意到唐玄一的脸色,她正拿着人参,嘀嘀咕咕的道:“这人参大补元气,生津益血,我还是把它炼成药后再给你吧,不然生吃,我怕你吃出问题来。”

说完,宋语清轻飘飘的又走了。

留在原地的唐玄一,整个人都无语了。

但他依旧信守承诺的追上去,给宋语清讲述了,她离开后所发生的诸多小事。

其中就包括,宋友德拿着硝石制冰的方子,来收买唐玄一。

也幸亏有他的掩护,宋友德没发现宋语清消失不见的事情。

整个队伍,也没有人注意到她离开过。

宋友德那边,更是被唐玄一糊弄过去了。

……

时间飞逝。

道阻且长。

四月初十。

经过七八天的长翻山越岭,宋友德一行人终于来到了燕军驻扎地——小河之畔。

站在低矮的山坡上,远远望去。

小河之畔,旌旗猎猎,炊烟滚滚。

燕军十万将士陈兵小河北畔,与平安军,遥遥对望。

双方既相互对峙,又相互试探,却没有一举进压下,大肆进攻。

就这样,南军燕军以小河之桥为线,陈兵南北,展开小规模的争夺战,夺取小河之桥的所有权。

而宋友德等人来的却不是时机。

恰好赶上两军相互试探。

双方人马大肆走动。

他们刚出现在燕军后方不远处的山坡上,就被早已埋伏好的燕军包围。

却原来,早在两天前,他们的行踪就被燕军斥候发现了。

大量不明身份的人员接近,自然会被合理的怀疑成敌方的偷袭部队。

于是刚一进入埋伏圈的众人,就被燕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也幸好宋友德早有准备。

在被包围的瞬间,就带领着全体村民举手投降,并上交自己的县令文书,和与燕军将领王真的书面协议。

同时大喊。

“我是迦南县县令宋友德,奉将军王真之命,带领我迦南县近千民夫前来燕军,助燕王‘靖国难,清君侧!’,望诸位小将代为通传!”

“我是迦南县县令宋友德,奉将军王真之命……”

“我是迦南县县令宋友德,奉将军王真之命……”

如此重复三遍,高声大喝。

随行的千名农夫也一同高呼:“靖国难,清君侧!”

这一幕搞的燕军将领不好动手了。

若是他们喊别的还好。

但这些人竟然高呼燕王靖难口号。

那他们一旦动手,被人举报为藐视燕王,不尊皇权怎么办!

毕竟这口号可是燕王名正言顺出兵南下的象征。

他们这些将领,可不敢肆意践踏。

带头的几个将领相互间交头接耳几句后,派人前往大军帐营,请上峰定夺。

跪在人群中的宋语清见此,不禁感叹:“怂”还是挺好使的。

毕竟保命起来,见效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