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有弟如此我之幸事
王建也知自己说错了,他内心觉得世间女子都理应如此遵守女德,就要和张玉一样,守着家,做一些针线活补贴家用,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乖巧还听话,主要是听他的!
可是在大庭广众下说这般话着实不该。
周围的女客人都怒视他,看他的浑身起鸡皮疙瘩,可是在这些同窗面前,他不能丢人,要是现在就离开,他不贻笑大方,流传学院,他还有何脸面再去学院!
“高明月,你还是真是够不要脸的,你家里是穷的吃不起饭来,让你一个姑娘家的抛头露面,你家是没人了吗,真是丢人现眼?”
王建说这话给自己底气,还挺直了腰板,自己一点也没说错啊,高家这么多人,让她一个小姑娘出来做工,真是丢人,高明月也是丢人现眼!
想到这,王建脸上就开始洋洋得意还带着一股高傲的劲。
店里客人看他这副心高气傲的样子,心里暗笑,这小子眼睛长脚低了吧!
人家爹是这店的老板,小姑娘自己还有厨艺,给自家帮忙,他说话怎如此难听!
和王建一起来的学生们听他这么一说,顿时感觉小姑娘可怜,她的家人实在过分,不过王建说话也给小姑娘脸面,也不知道他们是有何愁何怨!
“你再讲什么笑话,我家穷,我可不觉得做工有何丢脸的!
王建,你怕是早就忘记了你爹来我家讹钱的事情?
在这大言不惭,你爹才是丢脸,你要脸了?
什么东西,狭隘的思想还在这里称读书人!
你们学院有你这么个三观不正,品德败坏,歧视女人的败类真是倒霉了!
之前给你说过见一次打你一次,你以为说着玩呢,你占位给我等着!”
高明月恶狠狠地盯着王建,自己一个温柔善良的淑女,被他气到大庭广众之下骂他,真是气死她了!
高明月不等王建再继续说,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的眼神中,立马朝店里喊:“爹,大爷三叔,国栋星粲狗蛋,都快出来,王建来咱们家砸场子了,还骂我,还骂咱们全家不要脸!”
话还未说完,高家众人立马拿着菜刀,棍子就冲出来了,高国栋和高星粲也拿了板凳出来了。
学子和食客本来在看热闹,突然被眼前的一幕吓到,随后发现和他们没关系转而又看起热闹,这两天吃饭店里的人都挺和善,心里嘲讽:“这个书生是完蛋喽!
谁让他嘴这么贱!”
而和王建一起来学子们在心里将王建骂死了,和他不熟,只是同一个书院,不是一起来砸场子!
而且听人家姑娘喊他们的称呼,他们是一家人,从之前过来的同窗口中得知,画技逼真的姑娘就是这高记麻辣烫店老板的女儿。
这不就是眼前被王建骂的女孩儿吗?
这王建,真是把他们也坑死了!这一下把人得罪了,他们以后怎么再来请教学问!
而王建更懵逼,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都在!
这高记麻辣烫店?难道是高家的店?高明月和高星粲难道就是………
不……不可能,绝对不是!
可是不等他想明白,就看到怒气冲冲的众人,瞬间小腿打颤了。
也不顾及脸面了,后退两步立马甩开膀子拼命跑!
现在跑丢人,但是当着同窗面挨打更丢人!
所以他选择跑路!
“你跑啊,跑的了和尚跑不庙,等你回村了,别碰见我们,定会揍的你狗都不认识你!”
高星粲看着王建慌不择路的往前跑,大声骂他,什么东西,还敢骂他姐姐,他死了!
王建听到这话,跑的更快了!
完蛋了,完蛋了这家人我相信他们真的能测出来是高价人,怎么变得这么四肢发达了,动不动就打人!
“抱歉了诸位,让大家看笑话了。”
高少秋对着周围看热闹的客人拱手抱歉示意,大家也纷纷表示不在意,对待这种人就应该这样对付。
“这王建真是个狗皮膏药到哪儿都在的啊,你努力先考上个童生,让他在咱们村别这么嘚瑟。
之后咱们再继续往上考,最好啊,考个状元,彻底碾压这个小童生。”
高明月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姐姐相信你!
高星粲还没有开口,就听到一声轻笑旁边一身红衣的钟北尧从屏风后面出来,一脸憋笑的样子,还真是滑稽!
“抱歉啊,我就是没忍住,你们继续。”
钟北尧本来长得就足够俊美,令人惊艳,再配上他一身红衣更显得人尤其出众,直接迷惑住二人的眼睛。
高明月瞬间对此人多了一些好感,她很喜欢这类人,比那种伪装自己很单纯斯文正经的人有趣的多,现在这样感觉一下拉近了一些距离。
“说笑了,不过现在别看我弟弟年纪小,学问说不上非常深厚,但还是真的不错的,没准真能考上状元,对不对啊弟弟。”
高明月捏了捏高星粲的脸蛋,手感真好。
“姐姐,我可以考上,我一定给咱们家争气!”
高星粲一脸自信,反正自己学问也不差,继续努力学习定不会比王建差,在外人面前不能让姐姐丢面子!
之前他经常被太傅夸赞天赋极高,哎,现在还真不一定,到殿试自己的弟弟会亲自阅卷。
希望他弟弟是个有眼光的,不然的话他才不会管他弟弟是不是皇帝,定会打他一顿!
钟北尧看着姐弟二人,言语坦荡,也不做作,言行举止还透着些许可爱,倒是比京城中那些自视清高的氏族公子小姐看着真诚些。
他吃饭的桌子离店门口挺近,本身就是习武之人,听觉也比其他人敏锐一些,小姑娘和小书生的对话听的清清楚楚。
伶牙俐齿,口齿伶俐,话语戳心,虽然不知道那小书生因何原因辱骂这个小姑娘,不过小姑娘反击时,他听着十分痛快。
吃饱后,钟北尧在高明月姐弟的相送下离开了高记麻辣烫店。
像是这样出手阔绰的客人,别说相送到店门口,就是送回家也成,这都不是问题!
这一天终于在忙碌吵闹中过去了,天渐渐黑透时高家众人才慢慢回了村。
路上有人看见众人,好奇的问他们最近几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村,他们也没隐瞒,直接说在镇上开了一家吃食店。
反正开店的事情也瞒不住,他们天天去镇上,总会有人去镇上采买会遇到,没有瞒着的必要。
第二天村里就传开高家在镇上开了一间吃食铺子的事儿,这可算上又是一大热点了,够村里这些八卦人员讨论好几天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
高少秋几人回了院子里,将钱袋里的钱倒出来看看今日的收获。
这一数可不得了,足足四两银子,抛开成本赚了有二两多,等明天活动结束,生意希望还能像这样好就成了。
那样赚个三两多左右就可以。
“这样的话也不错,咱们一年除了给大家发工钱还能攒个约莫一千两左右,在这个镇上一千两可是一笔非常非常巨大的钱财了。”
高少秋对于未来充满希望还有信心,只要肯干,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闫雨也很惊喜,“用不了两个多月咱们就可以把买铺子的钱就可以赚回来了,这速度已经很快了,你们倒是挺有经商的天赋,很会赚银子,跟着你还有孩子们我也是享福了。”
“娘,这哪里叫做享福,你天天在家里做家务,还给我们给店里做衣服,到时候咱们赚了更多的钱,给你安排上丫鬟,让你啥事也不用干,这才叫享福呢!”
高明月笑嘻嘻的挽着娘。
“不要丫鬟,这买人……不行不行,算了。”
闫雨觉得买人这事儿在现代违法,虽然古代可以,但是还是不能接受,自己力所能及,还是自己干吧。
“娘,咱们既然已经到这里了,就顺其自然,咱们肯定买一些饱经苦难的小孩,给她们一个家,也不会苛待她们,如果被一些坏人买走能不能活着长大都是问题。”
高明月并不觉得有什么,既然来到了就要学着去适应。
家里要是买个小丫鬟,也只是当做请个保姆,也不会做随意打骂丫鬟的事情。
“好了,别说这些了,还远着呢,高明月,咱们还是务实些!”
高少秋拍了一下高明月的肩膀,醒醒吧闺女!
高明月撇撇嘴,还不能让人做做梦了!
“星粲啊,你别去干活了,你看看你是去书院念书还是爹给你买书你自己在家学?”
高少秋觉得自己儿子自己学肯定没有问题,学问是有的,但是去考童生,这些最基础地知识不一定能记得,自己看书也好,去书院也罢,都要先把这些基础打好。
高星粲想了想:“在家看书吧,爹,不用去书院还浪费银钱,在家还能吃上娘做的可口饭菜。”
他真心觉得没必要花钱书院,这些基础的东西看两次就能记住,去书院离家远,就吃不上娘的饭菜了,好不容易自己这个瘦小的身子有点肉,去了书院又要瘦下来。
“成,到时候娘在家天天给你做饭,保证天天不重样,把我儿子养的白胖可爱。”
闫雨捏了捏高星粲和高国栋的脸,这手感真棒,怪不得明月老爱捏他们的脸蛋。
高星粲:不用太胖,正好就成!
高国栋:娘,给我留点面子,毕竟我们都是成熟的灵魂!
“媳妇儿,你在家无聊的话,没事儿就出去玩玩,和咱娘还有大嫂试着相处一下,能处的来就多走动,处不来就少走动,你开心最重要!”
高少秋觉得闫雨自己一人在家肯定无聊,家里没人陪她说话。
现在村里的人对他们的态度好快一些,但是也不能一下子就对他们家完全改观。
多出去走动一下,没准其他人和你聊天感觉真的和之前不同,愿意和他们一家人相处,到时候做个小刺绣,也有人说着八卦打发时间。
闫雨想了想就答应了,这原主之前也一些狐朋狗友,不过都是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的人。
今天居然还上门找她,说话实在过分,就赶她出去了。
闫雨看向高少秋,这老高现在还真是关心自己了,自己累了一天,连自己会不会无聊这小事都会替她着想,果真是不一样了,变得细心了。
高明月姐弟三人看着老爹关心娘,自家娘还挺感动的样子,默默都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狗粮……
次日清晨,几人起床,吃了早饭,高少秋兄弟三人先去了镇上。
高明月姐弟几人晚去一会,给狗子他们三人的衣服,奶奶还有大娘都在做,估计中午之前能做好,到时候她们拿着再去镇上。
闫雨在家里做他们家里人穿的衣服,她之前去缝纫机厂做过缝纫工,会做一些衣服,做的衣服简单还好看。
狗子几人的衣服就让奶奶她们做的也简单一些,款式什么的不重要,重要的舒适,一人两套衣服,统一服装好分辨。
中午之前,孙氏将衣服送过来了,高明月给奶奶拿了一包红糖,已经把包装打开放在油纸里,还拿了一包镇上买的糕点。
孙氏很感动,自己现在这哦乖孙女真是太孝顺了!
“奶奶不要,你们就着自己吃,奶奶老了,不用吃这些好东西,好东西你们留着自己补身体,奶奶有不是小孩,还吃啥糕点!”
孙氏不要,高明月就假装生气,“奶奶,你怎么就不能吃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更何况你才五十来岁,一点也不老,现在咱们家也能赚钱了,孝顺你和爷爷,还不给我们家机会。”
高明月生气的撅嘴,大有一副你不收我就不开心的模样,孙氏看着自己孙女这样子笑着收下了。
她怎么不爱吃糖,只是小时候比现在更吃不上饭了别说吃糖了,长大嫁人有了孩子,轮到自己吃糖的时候就更少了,留给自己的丈夫,留着给孩子,孩子长大后,孙子孙女出生。
想着这辈子吃糖德次数少的可怜,喝点孩子们剩下德甜甜嘴就很知足了。
明月是第一个和她说,她还是个宝,这孩子嘴甜,听了她说的话不觉得自己是个年老的累赘,这心里,比吃了蜜糖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