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崔杰此时已来到了一个村庄,这里距离目的地还有半天的路程,他准备今天就在这里休息一晚,明早再出发,于是他走进村子,村子看着不是很大,有的大门还紧闭,终于来到了一户农家院门外,看见正在院子里修农具的男主人,“大哥,我是从北方过来的,要到临安去投奔我叔叔,在路上还被金兵抢去了银两,现在身无分文了,今天能在你家借宿一晚吗?”崔杰想了半天还是觉得说自已是投奔的比较靠谱,男主人放下了手里的工具站起身来,看了看崔杰说道:“你是哪里人,到临安怎么走到我们这里来了?” “我是开封人,早年有一个叔叔到临安做生意,后来收到他的书信让我过来投靠他,跟着他混口饭吃。” 此时崔杰看到从屋内跑出一个孩童约有三四岁的样子,听见了他和男主人的对话便出来瞅瞅。“我家里也没有多余的床铺了,你上村东头去,那里有一个祠堂,祠堂里有一些偏房,现在应该也没人住,你可以去那里借住一宿。” 崔杰看了看男主人又看了看抱着他腿的孩童,又想了想自已还背着一个罐子,便也明白了“好的,大哥多谢你了。”说完崔杰便转身要走,“等等!”只见男主人叫住了崔杰“现在虽已开春但是夜里还是很冷,你等我一会,我去给你拿床被褥,你今天拿去用明天再还我。”说完男主人便走进了屋内不一会抱了一床被子出来, “真是太麻烦您了,谢谢了!”,“不用客气,拿去吧,祠堂也不远,前面转角就看见了。” “好嘞!”崔杰在和男主人道别后就顺着男主人说的方向找到了祠堂。祠堂看上去并不大,崔杰便走了进去,里面陈设也很简单,在左侧的连廊里,可以看到一扇门,崔杰来到了门口,轻轻的推开了门,里面却是有一张布满了灰尘的床,崔杰清扫了一下床便铺上了被褥。这时他看见刚才的男主人来了手里端着一碗饭菜,“你晚上也没有吃吧,这里有一些饭菜,你拿去吃吧。” 说完便把碗递给了崔杰,崔杰赶忙用双手接过了碗。“快吃吧,一会饭凉了。” 崔杰突然鼻子一酸,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他没有想到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能遇到这么善良的人们,崔杰赶快埋头吃了起来,他怕自已狼狈的样子被看到。

不一会崔杰就把碗里的饭菜吃了个精光,他不好意思的把碗递给这个农夫,又说了句“谢谢!”,“不用谢,这两年从我们这经过的逃难人真是遇到太多了,你们也是苦命人,朝廷被匈奴打的舍弃了京都,更保护不了你们,才使得你们颠沛流离。”崔杰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虽然他不是真的从北方逃难来的,但是他读过历史,知道当时的北方居民在匈奴的统治下确实过得很苦。农夫见崔杰没有说话,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说了句早点休息,便转身走了,此时天慢慢黑了下来,崔杰把门用木棍挡住后,便也躺到床上睡去。一夜很快就过去了,崔杰再睁开眼睛天已经亮了,崔杰便起身去打开了门,此时他看到外面正下着小雨,崔杰叹了口气,下雨是他最不喜欢的,特别是在赶路的时候,不过也没时间去抱怨了,他把被褥叠好,把自已的外套脱下来包住被褥就往农夫家跑去,没几步就跑到了,他很远就看见了那个孩童正站在门口看着他,于是他对孩童说到;“小孩,快去喊你父亲来,告诉他昨天的叔叔来还你们被褥了。” 孩童见状跑进了屋内,不一会男主人就出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朴素的妇女,这个妇女应该就是他的妻子了,妇女手上还拿着两个馒头,男主人走到门口接过了被褥,说道:“这馒头你拿着路上吃吧!” 男主人说完就见妇女把两个馒头递到了他手上,“不用不用,昨天就受你们恩惠,我已无以为报,现在粮食这么少,你还是留着自已吃吧。” 崔杰很不好意思的用手往外推着馒头,“没事,我们还有,你就别客气了,拿着吧,你的路程还远,后面有没有吃的也不清楚,毕竟再往前岳将军才和金兵在那里打过仗。” 崔杰没想到岳将军在广德一带已经有此大名,便没有再推辞。“如果有机会再回来,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们。”说完崔杰深深的鞠了一躬。

在和男主人和他妻子告别后,崔杰便又回到祠堂,在里面翻找一番,终于找到一个破旧的斗笠,但是也能凑合用了,于是崔杰收拾好罐子,便带上斗笠,望了望还在下着小雨的天,迈出了祠堂继续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