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人在嚒嚒的搀扶下,缓缓前行,心中思绪万千。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已经来到了听雨园。

小厮墨玉看到张夫人到来,赶忙迎上前去禀报:“夫人,大人此刻正在议事,请您先在偏厅稍等片刻。”然而,张夫人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一般,继续朝着前方走去。墨玉不敢强行阻拦,只好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试图劝说她停下脚步。

几人一直走到了正厅门口,墨玉眼看着里面确实有幕僚正在与张县令商议事情,心中暗自叫苦不迭。这时,张县令也注意到了夫人的到来,他的眉头微微一皱,语气有些不满地说道:“你来这里干什么?墨玉难道没有告诉你我正在议事吗?”

张夫人听了这句话,只是冷冷地笑了一声,回答道:“张大人真是日理万机啊!不过,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家里的事情吧。今天我就是特地来找大人解决家务事的。”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嘲讽和不甘,让在场的人都不禁为之侧目。

常师爷与几位文吏看到夫妻二人如此紧张的对峙局面,吓得赶紧谢罪,然后如鸟兽散般逃出了屋子。真是令人胆战心惊!听闻张县令家中这位悍妻,发起飙来可是六亲不认,甚至连妯娌都会遭殃。毕竟是商人之女,哪有什么规矩可言!

重新坐回到几案前的张县令揉了揉自已的眉心,无奈地问道:“你又和我娘发生什么争执了?我不是告诉过你嘛,她年纪大了,你就多忍让一些。”

然而,张夫人却并未理睬丈夫的话,自顾自地坐在了正厅中的罗圈椅上,平静地说道:“这次和婆婆没有关系。我只是希望你能为姜家小食办理酒榷。”

原本还准备好倾听妻子对母亲抱怨的张县令一下子愣住了。嗯?居然和母亲没关系?他满脸狐疑地追问道:“为什么?那姜家又是什么来头?”

“你无需过多询问原因,照办即可。另外,考虑到这个季度夫君可能需要频繁宴请上司,这里有五百两银子供夫君应酬使用。夫君觉得够用吗?”说罢,张夫人示意身旁的丫鬟婵娟将钱交给张县令。

张县令本来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的脸色,在看到那五百两银票后,如同雨过天晴一般,脸上瞬间挂上了谄媚的笑容,“够了够了,还是夫人体恤我啊。既然如此,那什么姜家就让他们明日便过来吧。”

“那便多谢老爷了。对了,打明儿起我就去别院养病了。就不打扰老爷您处理公事了。”说完,张夫人慢慢地站起身来,动作优雅地扶了扶衣袖,然后下巴微微上扬,如同一只骄傲的孔雀一般,转身便走了。

回到自已院中,张夫人立即吩咐下人收拾好行李,并且特意叮嘱一件贵重物品也不许留下。正当一行人迅速而又有条不紊地收拾好东西,准备出门时。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婆母钱氏听到消息后赶忙赶了过来。她一进门,看到眼前的情形,立刻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一边拍着大腿,一边哭喊道:“哎哟!真是没天理了哟!这个败家媳妇竟然把家都给搬空了哦!这可让我们一家老小怎么活呀!”她的声音尖锐而又刺耳,很快吸引了周围的仆人们前来围观。

说完,只见她一手紧紧地拉住身旁李婆子的手,另一只手指着张夫人大声叫嚷道:“李婆子,赶快!赶紧去把那些东西都给我抢过来。”

“遵命。”李婆子等人听到主人的吩咐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迈步朝着张夫人所在之处快步走去。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摆出一副要抢夺东西的架势。

张夫人见状,顿时怒火中烧,她瞪大双眼,怒目而视,并厉声道:“我倒要看看谁敢动手!虽然我家并非什么官宦人家,但好歹也算是苏州城首屈一指的富裕之家,绝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你们竟敢如此欺凌于我!倘若今天我无法携带这些物品踏出这个门,那我就在县衙大门口自尽!到时候看看这件事情能否轻易了结!再看看你儿子是否还能够保住他的官职!你就等着瞧吧,等你儿子丢了乌纱帽之后,看他还能不能像从前那样逍遥自在地生活下去。”话音刚落,张夫人便轻蔑地扫了钱氏一眼,然后稳稳当当地站在门口,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将去路彻底封死。

就在这个时候,张县令也匆匆忙忙地赶到了门口,恰好听到了这一番话语。他心里不由得一惊,暗自思忖道:“黎家虽是商贾但可不是什么可以任由他人欺凌的人家啊!如果事情闹大了,一旦双方撕破脸皮,恐怕就难以收场了。绝对不能让老娘继续这样闹腾下去了!”想到这里,他连忙加快脚步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老娘,轻声说道:“娘啊,您就别再闹了。就让她走吧,她不过是暂时离开而已,以后还会回来的。”说完,他又扭头看向张夫人,和声劝道:“夫人,您不是要前往别院安心养病嘛,快快启程吧。切勿与娘一般见识。”

张夫人听后,面若冰霜地斜睨了张县令一眼,并未开口回应半句,便转身拂袖而去。

此时此刻,钱氏眼睁睁地望着那一箱箱财物被搬出屋外,心如刀割,鲜血直流。她心急如焚,企图再度冲向前去阻止,但无奈手臂却被张县令牢牢握住,丝毫无法挪动半分。

待到黎氏一行人渐行渐远之后,钱氏突然用力地甩开了被张县令握住的手,同时还狠狠地推搡了他一下,口中嚷嚷道:“你为何要阻拦我?那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母亲!您不要再无理取闹了好不好,她毕竟尚未与我和离,用不了多久就会归来的,钱财自然也会回到我们手中!”张县令见母亲如此胡闹,心中不禁有些恼怒。

钱氏眼见儿子动了真火,也不敢继续胡闹下去,只得闭上嘴巴默不作声。

“李婆子,快送老夫人回府去吧。”张县令吩咐完这句话后,便转身离去了。

而另一边,黎氏刚刚登上马车,便转头对身旁的丫鬟鹅黄下令道:“你立刻前往姜家小食,通知他们明日需前往县衙操办酒榷之事,另外,让他们日后定期来别院为我诊治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