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崇祯是在征求骆养性的意见,实际上他是在询问对方姚信这个人是否可靠,朕准备使用他了,你还查到其他什么东西没有。
有的话就赶快讲出来,没有的话就给朕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是来到最后一关了,姚信两世为人,聪明至极的他哪里听不出崇祯的话外之音,顿时紧张起来。
现在可是最关键的时刻,骆养性一句话就可以令他前功尽弃,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
思索之间,他迅速回忆起之前的行径有没有什么破绽。
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唯一有些威胁的就是江阴救顾三麻和舟山一行这两件事情。
江阴救顾三麻一事做的极其隐秘,而且参与行动的都是从南阳带出来的心腹,绝对没有人泄露。
还有舟山一行,他一直蒙着脸,除了几个重要人物之外,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样貌。
骆养性和他率领的锦衣卫就算再厉害,也查不到他的头上。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姚信根本就不怕锦衣卫查。
想通这一层,姚信迅速调整心态,坦然面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
那边厢,骆养性沉吟了一会儿,沉声说道:“陛下,姚公子忠于大明,他的办法可行。”
他的话外音是,姚信的问题就是那几样,只救治很少一部分人,和被救治的人签订契约,成立所谓的金乌会。
现在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自然也就没有什么问题。
得到骆养性的肯定,崇祯也没有什么疑虑了,于是当场表态:“那好……姚信,反正江阴知县现在有缺,朕派你到那里去做知县,如果做出功绩会有封赏和提升,你可千万不能让朕失望啊!”
终于可以在一个地方名正言顺的发展自已的事业了……
姚信连忙跪下,唱喏道:
“草民谢陛下厚恩。”
崇祯:“还自称草民!”
姚信一愣随即改口:“微臣谢陛下栽培。”
“起来吧!”
“谢陛下。”姚信从地上爬了起来。
他知道,今天这一关终于过了。
而且还因祸得福,完成了从一介草民到江阴知县的逆袭。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当中,兴奋的崇祯将姚信留下,询问、了解和确定很多事情之后才满意的让他离开。
目送姚信离开的背影,崇祯内心一阵激荡。
姚信啊姚信,你可千万不要让朕失望啊!
朕是看在你主意多,办法多,为人机灵,对大明对朕忠心耿耿的份上,才将你放在江阴这个地方。
朕不光要你掌控江阴一地,最好是把整个东南地区你都要搅动起来,把那些官员、乡绅、富户的银子都赚取过来,充入朕的内帘。
就算失败了,你也不能成为那些东南官员当中的一员!
不然的话朕会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
走出乾清宫,天色已经微微亮。
之前带出来的那些东西自然留了下来。
据王承恩说,崇祯想把洗发露和沐浴露这两样东西留给皇后周氏和皇嫂张氏使用。
让皇太后和皇后率先使用,这种事情就已经有了很大噱头和卖点,姚信自然不会拒绝,乐呵呵的把包袱双手交给王承恩。
一阵冷风吹来,姚信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他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整个后背已经打湿了。
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可不是盖的。
崇祯有几次给他的压力可是令他喘不过气来。
还有骆养性,给人的压力同样不小。
“还是快点回到自已的地盘上才行……山高皇帝远,才有安全感!”
姚信内心一阵嘀咕。
“姚公子,恭喜贺喜啊……江阴知县,富饶之地,这个是一个肥差啊”
正走到拐角处,一个人影闪了出来,却是之前那个引他进宫的王公公。
别看他也姓王,但是地位却比王承恩低了好几个等级。
“王公公消息这么灵通?”
姚信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
“义父已经通知咱家了,让我带你出宫,生意上的事情也由咱家负责和你联络,姚公子有什么好事可不能忘记咱家啊。”
他口中的义父指的是崇祯身边的大伴王承恩。
刚才和崇祯谈话时就已经把这事情确定下来。
皇帝嘛,肯定不会亲自出面的,但他会把最亲信的人派出来。
“姚信,日后就靠王公公提携了。”
姚信拱手说道,语气一如既往的恭敬。
能接触到皇帝的太监都不能得罪,毕竟要靠他们说好话,再者还要靠他们获取一些至关重要的消息。
还有这一次,如果不是对方好心提醒,他也不会匆忙间准备一些东西。
正是靠着提前准备的这些东西,才会渡过难关。
因此姚信是打心里感谢对方。
“懂事,跟着咱家,咱们出宫。”
王公公满意一笑,带着姚信就往前走。
驿馆这边,眼见天已经亮了,姚信还没有回来,谭华和顾豹二人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然而姚信离开之前又下过死命令,所有人不得轻举妄动。
因此他们只能一边压着一众护卫的情绪,一边干等着。
就在两人在驿馆门口六神无主、来回走动的时候姚信迈着八字步从街道口走了过来。
“公子……”
“公子你终于回来了!”
两人迅速迎了过去。
“兄弟们怎么样,我离开这段时间没有出现什么乱子吧?”
姚信最关心的就是这些护卫见他久久没有回来,一时激动搞出什么事情来。
“公子放心,有我们盯着,他们还不敢乱来。”
“公子,结果怎么样。”
姚信松了口气:“好事情,江阴知县,回去后就上任。”
“真的?”
两人闻言都是一喜,来京城一趟没想到搞出一个江阴知县。
“真的,皇帝点头,吏部很快会来人知会的。”
姚信看向谭华:“你可能要留在京城了。”
“啊,我留在京城做什么?”
谭华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惧意,他可是朝廷通缉的要犯,留在京城太危险了。
“皇帝看上你的医术,想留你在京城帮助治疗瘟疫,这是圣旨我只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