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来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三月中旬。
看着巍峨而壮丽的北京城,姚信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今天是一个灰蒙蒙的天气,太阳被云层盖住,阳光无法洒到大地上,给人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
姚信的思绪极其复杂。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很清楚1642年发生了什么,也很清楚这一年对于摇摇欲坠的大明朝意味着什么。
这一年,大明的丧钟已经敲响,距离灭亡只剩两年时间。
这一年是极为动荡的一年。
二月二十二日,清军终于攻克松山。
一场历时两年,从1640年打到1642年,旷日持久的松锦大战正式落下帷幕。
此战,明军损失十三万精锐,督师洪承畴被俘虏后降清,整个辽东防线只剩下山海关和吴三桂所率领部分残兵败将。
自此,失去最后一支野战兵团后的大明再也无法组织起一场对清军的反击战。
中原大地上天灾继续肆虐,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股人马继续进行游击战。
前者打开封,攻襄阳。
后者攻舒城,下庐州。
两人不约而同的做着同一件事情——消耗大明最后的有生力量和物资。
外敌,清朝为了继续消耗大明的国力,夺取财物,达到以战养战的目标,对大明发动了历时八个月的战争。
以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图尔格为副将军,率领满洲、蒙古、汉军共计十万人马于1642年的十月份,分成左右两翼分别于界岭口和古北口一线杀入大明境内。
八个月时间内,明军被打败39次,明总兵以下将领三十人被生擒活捉,士兵三十六万多人被俘虏。
兖州、顺德、河间三府被攻克,另有十八州、六十七县、镇城八十八座被清军拿下。
除了人员和地盘外,清军还通过战争获得黄金一万两千多两,银子二百多万两,牲畜三十二万头,其他财产物资不计其数。
一直到次到五月,清军这才大摇大摆的穿过墙子岭出边离开大明,回到清国境内、
此战,清朝国力更甚,大明国力越发的微弱,史称壬午之变。
最后的劲旅丧失,内外交困之下,大明朝马上就要走到尽头。
这是汉人最后一个王朝啊!
他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硬气王朝啊!
姚信曾经在内心无数次问自已,如此铁骨铮铮的大明还有得救吗?
然而他经过无数次的推演,哪怕穿越成崇祯皇帝,最后都得出一个结论——1642年的大明朝已经没有救了。
最底层的跟着李自成和张献忠造反。
中层那些官员、乡绅和地主只管他们的日子,根本就不管大明朝的死活。
还有皇室宗亲,他们只管自已的生活,根本不管大明帝国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还有关外的清朝已经强大到无法撼动,他们想打就打,想来就来,想抢就抢。
外敌、宗室、官员、乡绅、富商、地方军阀……
全部爬在大明的身上吸食精血。
就算再强大的帝国也遭不住啊!
想来想去,姚信认为想要救中原的汉人,阻止清军统一中原,只有把大明推倒重来,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然后再慢慢的把清军挤压出去,把他们撵回关外。
等中原稳定之后,再出兵关外将后金军消灭。
这才是最正确的操作办法。
而我,就是那个把一切推倒重来的人。
现在的任务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使自已强大起来。
只有强大起来了,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不知怎么地,想通这一层之后,姚信的心思通透许多,整个人也坚定起来。
“公子,王公公他们已经走出很远了。”
一声呼喊把姚信的思绪打断,将把拉回现实。
果然,王公公的马车真的已经驶出老远。
“哒哒哒……”
姚信跨上战马向前奔驰。
少许便赶了上去。
“姚信啊……”
马车里传来一个慵懒的声音,显然王公公刚刚才从睡梦中醒来。
这个老阉货,有危险就撂挑子跑,有好事情就削尖脑袋往前挤。
甚至于路上的开销他都一毛不拔。
要么吃驿站的,要么让姚信开支。
总之将一个自私自利守财奴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
“公公,我在。”
姚信弯下腰压低声音回答。
尽管很看不上王公公这号人,他还是要虚与委蛇。
两世为人的他早已经不是意气用事的人,而是懂得隐忍,为达目的知道应该付出什么。
如果连这点委屈都受不了,如何谈拯救天下?
“你小子表现不错,到京城后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事情只管提咱家的名号!”
王公公尖细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看得出来他已经认可姚信,打算罩着他了。
“多谢公公,姚信一定不会忘记公公的恩情。”
“你小子,嘴甜!”
很快,队伍来到城门口。
有王公公这块活招牌坐镇,姚信他们很顺利的进入京城。
来到城中,扑面而来的是一片庄严肃穆之气。
原来松锦大败一事已经传到京城,有传言督师洪承畴已经战死在沙场,崇祯皇帝极其悲伤,下令全城悼念这位大明帝国的“忠臣”。
姚信心中暗叹,只可惜了崇祯一片苦心,然而这片苦心换来的却是一场乌龙,可笑可悲可气。
洪承畴被俘后并没有死,而是做了可耻的叛徒汉奸,最后还成为清军入主和统一中原的重要谋臣。
进城不久,王公公就前往宫里复命,姚信他们自行前往附近的驿站待命。
刚到驿站不久,宫里的太监就传来消息,让姚信在驿站等着,不要乱跑,等候皇帝的召唤。
本人不可以乱跑,但不代表手下人不可以。
安顿好之后,姚信就吩咐顾豹带着十几个手下走出驿站,到附近打探起来。
所谓的打探自然是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租下来,开铺子,建立情报据点。
时间并不允许姚信对其有任何的浪费,因此他这才有些迫不及待。
傍晚时分,顾豹回来了,他的身后跟着一个中年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