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笑着问安娜我推荐给你看世界上十位最出名的帝王。
安娜从大部头史记里抬出头来,:“谁?”
“成吉思汗!”
“不想看,太血腥,野蛮残忍的侵略者。”
“从成吉思汗的一生来看,他注重的是建立强大的国家和统一的政权。这是铁腕执政者必须要做的事。”
安娜心不在焉的看着时空传输投映过来的影像:
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征服者和国家创造者,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并统一了蒙古和其周边地区的多个部落。他有个悲催的童年,成吉思汗的原名是铁木真,他出生于1162年5月31日,属于蒙古族乞颜部。他的父亲是乞颜部的首领也速该,他的母亲是金朝的公主訶額侖。他的出生地是斡难河上游地区,现在属于蒙古国肯特省。
铁木真的童年并不幸福,他经历了父亲的早逝、部族的分裂、家庭的贫困和敌人的迫害。他的父亲也速该在他9岁的时候,被塔塔儿部的毒酒所害,死于归途。
也速该死后,乞颜部的贵族们纷纷叛离,抢走了部族的人口和牲畜,只剩下铁木真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他们被迫过着野草野菜、捕鱼捉鼠的艰苦生活,还要躲避其他部族的追杀。
铁木真的童年也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他曾经三次险些丧命。第一次是在他13岁的时候,他被泰赤乌部的骑兵俘虏,差点被处死,幸亏他的母亲的友人鎖兒罕失剌和他的儿子赤老温救了他。
第二次是在他16岁的时候,他的马匹被盗贼抢走,他在追赶的过程中被射中喉咙,幸亏他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勇士博尔朮,他们结为安答(义兄弟),一起打败了盗贼,夺回了马匹。
第三次是在他20岁的时候,他的妻子孛儿帖和异母被三姓蔑儿乞部的首领脱黑脱阿抢走,他在追回的过程中被困在不兒罕山,幸亏他的父亲的旧部下王汗和他的安答札木合帮助了他,他才救出了妻子和异母。
铁木真的童年塑造了他坚强、勇敢、忍耐、智慧的性格,也埋下了他复仇和征服的种子。他发誓要夺回他失去的一切,要让他的敌人付出代价,要让他的部族崛起。
铁木真的崛起之路是一条充满了血与火的道路,他经历了无数的战争和斗争,才逐渐成为蒙古草原的霸主。他的崛起之路先是统一蒙古、征服西夏和金朝、西征中亚和俄罗斯。
铁木真的第一个目标是统一蒙古,他认为只有统一了蒙古,才能对抗外敌,才能实现他的野心。他利用自已的亲缘关系、婚姻联盟、安答关系、政治手段和军事手段,逐步扩大自已的势力范围,消灭或降服了其他的蒙古部落。
他先后打败了泰赤乌部、塔塔儿部、蔑儿乞部、乃蛮部、王汗部、忽都部、忽鲁思部、乌古台部、忽鲁台部、忽赤台部等部落,最终统一了蒙古。
在统一蒙古的过程中,铁木真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制度的建立,为他的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废除了部落的旧制度,建立了千户制,将部落的人口按照军事和行政的需要重新分配,打破了部落的界限,增强了中央的控制力。
他制定了成吉思汗法典,规范了部族的生活和战争的法律,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他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不论出身和种族,只要有能力和忠诚,就能得到重用。
他的四大功臣博尔朮、木华黎、速不台、博尔忽都是他的安答或部下,他的大将苏赤台、察合台、拖雷、窝阔台都是他的儿子或侄子,他的谋士耶律楚材、张柔、刘仲甫都是他的降臣或俘虏。
在统一蒙古后,铁木真在1206年春天,在斡难河源头附近的库里尔台召开了大会,他被诸王和群臣拥戴为大汗,取尊号为成吉思汗,意为“强大的统治者”。这标志着大蒙古国的正式建立,也是铁木真的第一个巅峰。
铁木真的第二个目标是征服西夏和金朝,他认为这是他复仇和扩张的必然选择,也是他实现中原霸业的必要条件。
他先后发动了多次对西夏和金朝的战争,利用自已的骑兵优势,采用灵活的战术,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在铁木真的带领下,蒙古军队先后攻陷了西夏的兴庆府、金朝的中都、上都、汴京等重要城市,迫使西夏和金朝向他称臣,建立了对他们的藩属关系。
在征服西夏和金朝的过程中,铁木真也展现了他的战略眼光和政治智慧,他不仅注重军事的打击,也注重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在征服西夏和金朝后,铁木真在1223年春天,在金朝的上都召开了大会,他被诸王和群臣拥戴为天可汗,意为“天赐的统治者”。这标志着大蒙古国的扩张和巩固,也是铁木真的第二个巅峰。
铁木真的第三个目标是西征中亚和俄罗斯,他认为这是他开拓和探索的必然方向,也是他实现世界霸业的必要步骤。
他先后发动了多次对中亚和俄罗斯的战争,利用自已的骑兵优势,采用迅速的战略,打破了敌人的防御,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他带先后攻陷了中亚的布哈拉、撒马尔罕、花剌子模、赫拉特等重要城市,俄罗斯的基辅、莫斯科、弗拉基米尔等重要城市,迫使中亚和俄罗斯向他臣服,建立了对他们的藩属关系。
在西征中亚和俄罗斯的过程中,铁木真也展现了他的战争残酷和人性善良的两面,他既有无情的屠杀和破坏,也有宽容的赦免和奖赏。
他对于那些抵抗和背叛的城市和国家,毫不留情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杀戮和焚毁,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和无数的财富的损失,给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而那些投降和忠诚的城市和国家,他则给予了宽大的待遇和丰厚的赏赐,保护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尊重了他们的文化和宗教,让他们享受了和平和繁荣。
苏赤台、察合台、拖雷、窝阔台等都是他的忠实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他们为铁木真的西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成吉思汗铁木真是世界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胜仗不计其数,他将冷兵器时代的运动战法发挥的淋漓尽致。建立蒙古帝国,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讨金国,灭西辽,灭西夏、灭花拉子模等国。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成吉思汗一生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但也不是全无败绩,最有名的一次败仗就是“十三翼之战”。
十三翼之战,成吉思汗名败实胜,输了战争,赢了民心。这一战之后,草原形势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成吉思汗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快速壮大起来。
公元1184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这引起了蒙古的另一个英雄、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不满。公元1190年,札木合纠集泰赤乌等十三部组成三万联军,讨伐铁木真。为了应对十三部联军,成吉思汗也将兵马分为十三翼对敌,因此得名。成吉思汗在此战中的兵力与敌人相近,又是正面交锋,结果成吉思汗还是被札木合击败,被迫撤退逃跑。
“十三翼之战”产生在成吉思汗发展的早期。成吉思汗虽然已是草原上的大部落,但整体气力较弱,组织比较松散,战力强弱不一。内部存在矛盾,各部对付铁木真的忠诚也不稳,作战也不尽力。战争开始前,铁木真已从攻守形势上判断出战况对自已不利。成吉思汗的三万兵力已经是他能动员的极限了,无论是阵型、战力、兵器,还是统帅、调度、士气,明显与扎木合不在一个档次。
扎木合是铁木真儿时的安答,彼此相互了解,双方的军事才能都是草原千年难得一遇的奇才。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安答扎木合的军事水平也很出色,二人伯仲之间。成吉思汗想要靠计策以少胜多根本不可能,很多学者都认为,若论军事手段,札木合不在成吉思汗之下。因此在军力相对弱的情况下,成吉思汗是没有胜算的。
成吉思汗后期可以达到百战百胜,原因除了其高深的沙场指挥艺术手段外,更重要的是他为蒙古建立的成熟有用的政治军事系统是最主要原因。而在“十三翼之战”时,这套政治军事体系尚未形成,基本上就是没有任何作战策略,属于硬碰硬的对决。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部队参差不齐,战力不一等等因素,所以这场战斗失败是正常的,其实是成吉思汗开战前已经预料到的。
“十三翼之战”扎木合虽然战胜了,但是他用了极端残忍的策略对待俘虏,把他们都丢到锅中煮,这个暴行震惊了他的部下,扎木合如此残忍,后来部下纷纷投靠了铁木真,削弱了扎木的实力,铁木真实力得到了加强。十三翼之战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基础,在战争过程中铁木真不断壮大自已的实力,为日后战胜埋下了伏笔。
那是铁木真初露头角的时候,可以说铁木真很多战役都是通过札木合和王罕的支持,那时候铁木真确实是依附于札木合。联手过后,铁木真和札木合分开是必然的事情,所以铁木真要脱离札木合,十三翼之战就是第一次大规模反抗。当然铁木真那时候只是附庸,完全无法和札木合抗衡,所以失败是意料之中和情理之中。但是札木合致命的一点就是,投降或者俘虏的都被生剥活剐。这种残暴的行为埋下了隐患。所以铁木真在十三翼之战中,虽败犹胜,札木合虽胜犹败,同时这也为后来的阔亦田之战札木合的失败埋下伏笔。所以札木合最终失败,是性格使然。
安娜点头:“性格决定命运,残暴杀戮的人执掌不了天下,只有心怀慈悲才能救苍生。”
“还有一次失败你再看看。”
公元1221年腊月十六日,在刺骨的寒风中,叱咤风云的花剌子模皇帝摩诃末,被成吉思汗的手下猛将——哲别和速不台追杀的走投无路后,逃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成吉思汗攻入花剌子模仅仅两年多时间,就横扫整个辽阔的花剌子模国土,让摩诃末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此时的他已经厌倦了逃跑,因为他已经被追杀得奄奄一息,实在是跑不动了。他见岛屿上虽然很荒凉,但景色宜人,如同天堂一般,于是,决定留在岛上,当晚,在噩梦中,摩诃末高烧不退,最终死在了岛上。
花剌子模新继位的皇帝札兰丁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在成吉思汗来攻打前,他就建议自已的父亲将全国30余万精兵集中起来和成吉思汗决一死战,可是,狂妄的摩诃末觉得成吉思汗是一个草原上的野蛮人,根本不懂战术,拒绝了儿子的这一战略。
札兰丁的战术是成吉思汗最为担心的。
从兵力上来看,成吉思汗的兵力很少,他只有九万五千蒙古骑兵,以及两万畏兀儿士兵和八千名工匠。
从战术上来看,成吉思汗其实也没有占优势,蒙古骑兵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而花剌子模是严阵以待,所要做的就是等到蒙古骑兵靠近花剌子模时,全线出击即可。可是,摩诃末没有采取札兰丁的战术,他将兵力分散在各个城市里进行被动防御,最终被成吉思汗逐一消灭。
札兰丁继位后,虽然此时的花剌子模已经剩下的城市不多了,但并没有影响他要和成吉思汗决一死战的决心。札兰丁不仅胆识过人,还十分善于演讲,在他的游说下,花剌子模的民众和残余力量再次团结起来,决定和成吉思汗决一死战。
对待敌人,成吉思汗采取的策略就是赶尽杀绝,以防死灰复燃。为此,他派了3万蒙古骑兵,让母亲的养子、大蒙古国的最高断事官失吉忽秃忽带领,前去消灭札兰丁。
3万蒙古骑兵能干什么?对于能征善战的蒙古人来说,这可不是一支可以小视的力量。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
在追击摩诃末的过程中,成吉思汗的两员手下大将哲别和速不台,经过3年时间,转战八千多公里,非常轻松就击败了波斯人、高加索人、钦察人、俄罗斯人等十多个国家和民族,而且,是孤军深入,没有任何后援。
更让人吃惊的是,哲别和速不台掠夺了大量财富后,还能全身而退,几乎毫发无损。
通过对比就可以说明,失吉忽秃忽带领的3万蒙古铁骑,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力量。但是,札兰丁的兵力也不少,他有7万之众,几乎都是勇猛的康里人和阿拉伯人。
最终,两支军队在八鲁湾相遇。八鲁湾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以北,地形非常复杂。这是两军交战以来,展开的最大规模的一次野外厮杀,两军不分昼夜地激战了两天两夜,也未能分出胜负,双方最终商定,改日再战。
札兰丁由于对地形很熟悉,将失吉忽秃忽引进一个凹凸不平的盆地中,让蒙古骑兵发挥不了优势,并利用人多的优势,将蒙古人团团围住,将3万蒙古骑兵全部歼灭。失吉忽秃忽在侍卫们的保护下得以逃脱,但也仅仅剩下数百人了。
正是八鲁湾之战的失败,让成吉思汗看到了札兰丁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这才亲自带领大军对他进行追杀,札兰逃往印度后,最终还是被追击他的蒙古人所杀。
成吉思汗在评价这次失败时,认为主要是受地形影响,是失吉忽秃忽指挥失误所致,但从当时的背景来看,主要因为成吉思汗过于轻敌。成吉思汗进入花剌子模后,并没有遇到过大的抵抗,这也让他对敌人的战斗力产生了怀疑,因此,在挑选将领的时候,选择了没有多少战斗经历的失吉忽秃忽。没有援兵。当时成吉思汗的主要人马,都分别在呼罗珊地区扫荡,以及围攻花剌子模重要城市玉龙杰赤,根本不可能有援兵前来支援。虽然失吉忽秃忽在马匹上安装假人来迷惑札兰丁,但札兰丁没有上当,死死将蒙古人围困。
蒙古人对阿富汗的地形不熟悉。阿富汗沙漠地带比较多,而八鲁湾的地形十分特殊,地面有很多坑洞,马蹄陷入后不能动弹,让蒙古骑兵发挥不了任何作用。札兰丁以及花剌子模士兵复仇情绪高。这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成吉思汗进入花剌子模后,四处抢掠和屠杀,激起了老百姓的强烈不满,因此,都想把蒙古人赶出花剌子模。
由于札兰丁组建起来的军队成分非常复杂,将领之间互相猜忌,很不团结,最终被成吉思汗用反间计将其各个击破,导致花剌子模完全覆灭。
安娜看着成吉思汗的败绩“你觉不觉得打仗的时候有勇无谋才会输?”
“不过这两场败绩才奠定了以后的一统漠北漠南。”
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他在征服北方部族和南方大宋后,开始着手攻打其西方的邻国西夏。成吉思汗认为,西夏是对蒙古草原的一个巨大威胁,而且作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它还拥有众多蒙古部落的居民。
成吉思汗先后发起了三次对西夏的进攻。1205年,他第一次出兵,攻破了银州、张掖等城市;1226年,他再次率军南下,占领了宁夏、固原等地;1230年,他第三次出兵,经过长达五年的努力,终于攻破了西夏的都城兴庆府。然而在获胜之后,成吉思汗却因病去世了,未能亲自见证西夏的覆灭。
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的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历时近20年。他的军队在攻打西夏期间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不仅面对着西夏的强大抵抗,还要应对自然环境的艰难险阻。战争中发生了许多激烈的战斗,如攻占银州时的一次惨败,以及占领宁夏时的一次关键胜利。
成吉思汗作为一位出色的统帅和战略家,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屡屡遭到失败,这与多方面的原因有关。首先,西夏拥有坚固的城池和强大的军事力量,且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对外部侵略充满了抵抗意识。其次,蒙古部落在攻打西夏时,也遭受到了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的损失,人员和资源的减少使得作战能力下降。最后,成吉思汗在西夏战役中也存在一些策略上的失误,比如在银州之战中采取进攻战术等。
从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的历史事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统治蒙古帝国时所展现出的强大军事实力和战略眼光。而尽管他没有亲自见证西夏的覆灭,但他对于整个亚洲历史进程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历史上每一个伟大的领袖都有其过失和挫折,这让人们更加珍惜其卓越的成就。
铁木真的一生是一部传奇的史诗,他从一个无名的牧民,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帝王,他的帝国跨越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他的影响力延续了几个世纪。
安娜捧着茶杯:“我还是不喜欢成吉思汗,喜欢慈悲的君主。”
戴维笑着评价到“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善不当官,情不立事。”
“为帝王者杀伐决断必不能慈悲,大慈大悲的那是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犼,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坐骑,传说中,像犬,凶猛异常,会吃人,并常与龙争斗的神兽。你说观音菩萨慈悲,怎么会收服金毛犼?”
“慈悲是相对的,你只有强大的能力才能有慈悲心!
“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代表:大智大悲,大行大愿。文殊菩萨代表智慧,道场在山西五台山,观音菩萨代表慈悲,道场在浙江普陀山,普贤菩萨代表德行,道场在四川峨眉,地藏菩萨代表愿力,道场在安徽九华山,因此便有了“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
“所以佛只能在天上不可能在人间”。
安娜低语“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戴维回答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两人对视一笑。
戴维搂着安娜,看着踌躇满志杀伐决断的成吉思汗率领身后的铁骑踏平四方,安娜想起了一阙词“万马千箭射苍穹,英勇无敌战四方。金戈铁马纵横驰,雄心壮志叱咤风。”
戴维笑着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他还算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