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阿花擅长什么
烟火人家主营业务本就新奇,加上宣传做得好,开业优惠力度又大,有钱的没钱的都涌了进来,即使拼桌,也无法同时容纳这么多人在店里吃饭。
还好何莲提前预想到了这个情况,采用了叫号制度。后来的食客们要根据选的桌型,排队等号。
现在的百姓们有排过队领粥,排过队交税,就是没有排过队进饭店吃饭。许多人一开始不服气,但不服气又怎么样呢,烟火人家根本不缺食客,甚至有钱人都因为没抢到包间要排队,他们如果想吃,也只能排队或者明天再来。
同时,何莲也推出了外带模式,只要食客自带饭盒等盛饭菜的餐具,除了火锅,其他菜品都能外带。何莲打算等以后发展更好了,再研究一下能不能开启外卖模式。
烟火人家展现的高人气,又进一步吸引了本没打算来吃饭的人,形成了良性循环。开业第一天,烟火人家战绩斐然。
何莲还想过要不要采用预约制度,想到现在没有大数据等技术,怕管理混乱,导致提前预约的人和现场等号的人撞时间,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何大吴倩从没想过这个火锅店会这么受欢迎,很庆幸当初女儿没听他们的话,而是坚持自已的选择,在县城开店。
这十年王朝经济平稳发展,百姓普遍安居乐业,因此虽然宵禁制度依然存在,但政策放宽了不少,晚上摊贩想继续摆摊的话,可在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再收摊,普通店面可到子时关门。一些特殊场所如青楼等烟花之地,或者望仙楼、醉江阁等饮酒作乐的地方,在知府处登记过后,可以通宵营业。
何莲知道三天过后,优惠没了,新鲜感也会降低,店里生意肯定不会如今日这般火爆,但还是考虑了下要不要去知府那边登记通宵营业信息。
想了想,何莲暂且作罢,她这里主要还是吃饭的地方,不是喝酒的地方,谁没事半夜三更吃那么多东西。
她卖的酒水价格没提多少,利润有限,远远比不上烧烤火锅的利润。但如果通宵营业,她还得花钱再聘请一批服务员上夜班,本身登记也要交一笔数额不小的银子,得不偿失,还是按目前制定的时间走吧,上午十点开门,晚上十点后不进人,十一点关门。
一天营业过后,何莲跟林瑶盘算了一下今天的营业额,竟然高达一千二百多两,除去税务与成本,人工成本暂不计算的情况下,今天纯利润为三百七十二两八钱六文。
何莲不禁感慨,做生意风险是大,但赚钱的情况下也是真赚钱啊,前期张夫人给她的银票在她看来是一笔巨款,而现在,她仅用一天的时间就赚到了这么多钱,她决定在下月初发工钱时,多给大家发点奖金!
今日宴请之人自然不用付饭钱,但他们都给何莲带了开业礼物。既有好酒也有美食,还有笔墨纸砚等文人之物,还有胭脂水粉等女子之物,另外,何莲还看到了一对金耳环。
何金氏那般苛待何莲,自然不会想着让她打耳洞戴耳环。林瑶倒是有打耳洞,可惜这是别人送的礼物,不好转送他人。林瑶生辰就在下个月,不如到时买对耳环送她。
今天跟柳寒见面时,何莲问了他荔枝之事。柳寒说南岭比较荒芜,经济一般,他在那边的店面和人手都不是很多。
虽然柳寒说会尽力帮何莲弄到荔枝的枝条,但柳寒既然那般说了,她也就不太抱期待了。以后有机会可以自已去岭南看看,要是不行,她也不是非吃荔枝不可。
因为家里来的人多,何莲在隔壁客栈开了几间房,让众人过一晚再走。第二天一早,何叶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因为昨天还真有人看上了小猪竹编,愿意用二两银子买下这只小猪。
这是何叶做出的第一个成品竹编,他不懂什么叫纪念意义,但就是发自内心地不想卖这只小猪。
经过一番商讨,此人给了何叶一两定金,约定五天后来烟火人家取货,取货后再支付剩下的一两银子。
何叶很高兴真的有人找他做竹编。为了感谢此人的理解与支持,他决定时间来得及的情况下,再编一只小动物,如果来不及,就编个精致些的竹筐。
见何叶真的靠自已的手艺赚钱了,阿花很是羡慕,嚷嚷着她也要靠自已赚钱。
“那你擅长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直击阿花灵魂。她环顾一圈,大姐会做吃食,二哥会做竹编,春华堂姐脑子灵活,林瑶姐姐会算账写得一手好字,林立成那小子又能读书写字又会画画,只有她,好像一无所长。
何莲换了一种问法,“那闲暇时间,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休息。”
何莲一阵无语,随后又想通了。他们大房三个兄弟姐妹中,只有何叶作为男孩子,待遇好一点点,阿花也是从小就被何金氏使唤,睡眠严重不足。
这么小的小孩,哪懂什么理想什么爱好,她只知道自已很困很累很想睡觉。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我经常想捏泥人。但小时候,我听奶奶训过春华堂姐,说三岁小孩才玩泥巴,这么大的人应该帮家里多干活,我就一直忍着。”
阿花犹豫片刻后还是说出了自已心中的想法,但她很不好意思,毕竟她都十一岁了,说想做三岁小孩玩的事情,真的很羞耻。
捏泥人?何莲从原主的记忆中翻了翻,没翻到相关记忆,可能原主自顾不暇,也可能阿花一直压抑自已。
但是捏泥人目前好像没什么赚钱的方法。何莲想到了糖人,不知道阿花对做糖人感不感兴趣。但这也不重要,她既然有能力成为众人的港湾,自然不会让他们为生计而烦恼。
“捏泥人其实跟哥哥的竹编,还有立成弟弟画画一样,都是需要动脑筋的事情,都是一项艺术,才不是三岁小孩玩的玩意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