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聊聊近况
不论是林瑶的能力,还是为了帮原主报答林瑶,何莲都必须找到林瑶。
吃过早饭,何莲带着狗剩还有何春华去了镇上。好在镇子不大,王掌柜手下干活的人儿也多,不过半个时辰,就找到了林瑶。
何莲让狗剩跟春华在喜乐酒楼等着,自已去见了林瑶。
“瑶姐姐。”何莲依着原主记忆中的叫法叫林瑶。
“你是?”何莲十一岁后就没见过林瑶,一晃九年过去了,两人模样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林瑶一时没认出何莲,却又觉得眼熟。
“瑶姐姐,我是阿莲。”
“阿莲……你都长这么大了呀。”
林瑶很高兴看到眼前这个看起来很健康的何莲。从她有记忆起,自已一直和爹娘住在县城,小时候偶尔会跟着他们去莲花村。一天晚上,她偶然经过何大郎家的柴房,听到了哭声。她们家离何大郎家很近,林瑶回家搬了把椅子,踩上去后看到了一个小女孩蹲在柴房一角,不停在抽泣、抹眼泪。
她看起来好小,有五岁了吗。林瑶如此想着,没有惊动小女孩,悄悄溜下椅子,回家拿了最后一块饴糖,想了想,又找了片家里晒干的荷叶,把糖包好。
由于是晚上,林瑶看不太清何莲的脸。但是她抬头那瞬间的惊慌失措林瑶却看得一清二楚。林瑶让她走过来时,月光映射下来,她脸上的红肿也非常明显。
第二天回县城的路上,林瑶问了爹娘何莲的事。她们一年只回来两三天,还是小孩子的林瑶对村里的八卦不感兴趣,在莲花村也没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因此她一直不知道何大郎家的那些事。
那时的何莲七岁了,林瑶八岁。当林瑶知道何莲的爷爷奶奶不仅不让何莲吃饱穿暖,还时常殴打虐待何莲时,林瑶非常气愤。林瑶的爹娘是逃荒到莲花村的,当时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后来有了林瑶,都将林瑶视若珍宝。
那时的林瑶从未受过委屈,但也想要过自已的爷爷奶奶是什么样的人,爹娘说他们是很好的人。林瑶无法想象怎么会有家人这么苛待自已的孙女。
那时起,林瑶每次回莲花村都会给何莲带点吃的。怕那点东西被她爷奶知道会被抢走,每次都趁没人时才将东西给她,都是一些能马上就吃完的东西,林瑶不想让她带回家。
在林瑶的央求下,那几年林家回莲花村的次数多了一些,但仅仅只是一些,林父总是要外出采购草药,林母一人带着林瑶也不好回去,后来有了林立成,带着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就更不好回去了。
直到林瑶十二岁,林父好像与莲花村里的一个人有了利益冲突,双方爆发了剧烈的争吵,向来温和的林父甚至和人动手了。之后,林父卖了村里的宅基地,彻底定居在莲花县,再也没有回去过。
一开始,林瑶还惦记着何莲,但随着时间推移,加上她要照顾弟弟,慢慢的,也就将何莲抛诸脑后了,她甚至担心何莲能不能从何金氏的虐待下活下来。
记忆中那个脆弱,但看见她时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小女孩,凝成了眼前这张沉静但自信的脸,透着一股蓬勃生长的气息。
林瑶虽然不解在那样的环境下,何莲是如何成长成现在这副模样的,但她很开心何莲还活着,且活得很好。
“瑶姐姐,我是听王掌柜说你在找账房先生这个活计,刚好我过段时间打算去县里开店,缺一个账房先生,所以想问问瑶姐姐的意见。除了算账外,还要教我和我的一些弟弟妹妹们识字算账。包吃不包住,每月四钱银子。”
告示上是每月三钱,但如果对方是林瑶,在能力范围内,何莲想多帮帮她。如果不是店里房间不够,她还愿意包住。
林瑶讶异何莲现在竟然都有在县城开店的能力了,果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何莲知道林瑶的惊讶,毕竟两人这么久没见,对对方的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吴倩等人对林瑶家的事,也是通过在县城居住的其他莲花村的人嘴里听说的。
现在正是半上午的时间,何莲请林瑶喜乐酒楼喝茶,聊聊两人的近况。
听到何家大房跟何大郎分家,林瑶真心为何莲感到高兴。又得知这两月风靡镇上的豆腐、凉粉等吃食都是何莲做的,林瑶再度惊诧不已,谁能想到当年那么可怜的小女孩会是这般妙人呢。离开了那几个人,真是广阔天地任我为,虽同为女子,何莲却给了林瑶这种感觉。
两人一直谈到了中午,知道是王掌柜向何莲介绍的自已,林瑶在喜乐酒楼请何莲几人吃了一餐,虽然因为经济原因,点的都是些家常菜,但总是她的一番感激之情。
林瑶在镇上租的房子还有五天就到期了,刚好何莲等人也要去县城,便跟着一起去了。
路上何莲跟林瑶打听了林立成的学习情况。去年林母离世后,林瑶将县城的房子卖了,在镇上租房子住。林立成原先在县城的白马书院读书,去年跟着姐姐一起到莲花镇居住,在镇上的文思书院读书。
这个文思书院正是何莲的三叔何三开办的书院。林瑶说这个书院的教学质量很差,但是束脩便宜,基本都是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村民,以及一些家里穷又想送孩子读书的人,会将孩子送到文思书院。
本来林瑶想让林立成继续在白马书院读书,但县城的房租比镇上贵了许多,如果住在书院,又要额外交一笔费用,同时林瑶在外居住还是要交房租。因此,林立成说如果自已非要继续读书,那来镇上读书就是他的底线。
莲花镇一共就两个书院,另一个书院是镇上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的一个小书院,林立成只能去文思书院。林瑶本想着都是书院,虽然开在镇上,教学质量就算不能跟白马书院比,应该也不会太差。
结果自然出乎林瑶意料,只是林立成坚持,每月还会自已去县城,跟之前的同窗借书看,同窗只是象征性地收几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