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卷发姐小声嘀咕道:“怎么感觉一天不见,萧一禹导演又变帅了一点呢?”

青春痘也附和道:“你还别说,我也有这种感觉,感觉他更挺拔了……”

进了医院后,萧一禹就看到了码头薯条。

他身着一身医生制服,大约三四十岁的模样,面容坚毅,身姿挺拔,身后还跟着几个护士。光从他的外表看,实在难以想象他是个“小黑子”,而且网名还是“码头整点薯条”。

萧一禹上前握住他的手,欣喜地说道:“你就是去码头——”

“啊!我是...去码头...”,薯条吓了一跳,连忙打断,然后看向身后的下属,讪讪的解释道,“去码头是我的网名,我从小就喜欢海嘛,应该很合理!”

他的下属们纷纷赞叹起来。

“好网名啊!”

“刘哥在网上也是正能量满满的形象。”

薯条伸出手,看着萧一禹说道:

“正式介绍一下,我叫刘华强,国家***医院副院长。”

“额....刘哥你好。”他愣了一会,这名字....真的适合当医生吗?

他套了会儿近乎,然后开始介绍剧组人员:“这是我们电影剧组的,这位是王导,是我们的导演,这位是青春痘,是我们剧组的大总管,这位是小高,负责找外景……”

一系列的介绍结束后,刘华强说道:

“那我们边走边聊吧,我已经把你的想法递交给院长了,院长非常看好,只是还没有看到具体的剧本。现在直接跟我去院长办公室吗?还是.......”

萧一禹说:“时间紧迫,直接去办公室吧。”

刘华强询问:“鸡哥,提前做好准备了吧?剧本之类的都带了吗?”

萧一禹非常重视这次合作,他回答道:“放心吧刘哥,都已经准备好了,没问题。”

“刘哥,这件事真的太感谢你了,要是没有你牵线搭桥,我都找不到门路。”

刘华强说:“我只是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帮了你一下。我早就对一些现象看不下去了,但是又无能为力。你做得很好,连我都很佩服。鸡哥,等会儿到了办公室你别紧张,有什么事都有我呢。”

萧一禹露出真诚的笑容,回答道:“好的刘哥。”

这让他想起一首诗: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皆是小黑子。

......

然而,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实际上,院长对《我不是药神》的剧本相当看好。为了这次会面,他甚至还邀请了专业人士。这些专业人士在看过剧本后,对其赞不绝口。

不过,分歧出在“萧一禹出演”这个问题上。

因为现在打CF事件还没翻案,萧一禹还是“塌房艺人”,院长毕竟是编制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郭嘉,担心跟萧一禹合作有风险。

虽然在萧一禹翻车这件事上官方尚未定性,但谁又能说得准呢?说不定上面已经对他不满了,只是缺少一份正式的通报罢了。

此外,还有舆论方面的风险,他必须考虑这样做是否意味着与群众作对。

而且,还必须面对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

如果萧一禹参演了,到时候电影无法播出怎么办?那所有人的努力不就都白费了吗!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萧一禹不出演,只隐居幕后,担任导演。

然而,萧一禹又不可能仅仅担任导演一职。暂且不谈个人意愿,他若不出演,就无人能够胜任“药贩子”这个角色。他若不出演,电影中的演员阵容将全是小咖,那么演员阵容就会显得过于薄弱。

萧一禹虽然现在大不如前了,但好歹曾经是个顶级流量明星。

会面一度陷入僵局,好在有刘华强在。他提议: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医院可以提供场地、配备救护车或病人群众演员等资源。如果之后电影通过了审核,可以上映,医院再启动宣传资源,并署名“荣誉出品”。如果电影通不过审核,就当没有这回事。

另类的菩提老祖对孙悟空: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你惹出祸来不把师父说出来,就行了。

在刘华强的极力坚持下,院长最终勉强答应了下来。

从办公室出来后,刘华强对萧一禹感到有些歉意,说道:

“鸡哥,不好意思,没有达成最理想的结果,你别往心里去。我们院长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人比较谨慎,再加上他马上就要退休了,不希望在这段时间出什么差错,这不是针对你,也不是针对电影剧本。”

萧一禹说:“刘哥,我知道的,我理解陈院长的担心。是我不够了解你们的实际工作情况。实际上,能有现在这样的结果,我已经很满意了,该落实的都落实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他并不在意只是受到了一点轻视。

刘华强张了张嘴,拍了拍萧一禹的肩膀,说:“我相信,鸡哥你一定能把这部电影拍好的。”

萧一禹笑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我也相信。还要感谢刘哥你啊,要不是你,这事成不了,而且你还要承担风险呢。”

刘华强挥了挥手说:“这点风险算什么?要做事,哪有不承担风险的?要是你的电影火了,我还能获得政绩,跟着沾光呢。而且,我们院每年都有宣传指标,不过是占用一个名额而已,不用也是浪费。”

萧一禹非常诚恳地说道:“总而言之,谢谢刘哥了。”

“嗨,说什么谢啊!对了!”刘华强转头问起其他话题,“你那几个案子,什么时候开庭?”

那可不是几个案子,而是上千个。萧一禹回答道:“都集中在一两个月后,其中还有一些在拍电影期间。”

刘华强担忧地说:“那你时间上来得及吗?”

萧一禹说:“除了品牌方和张曼、陈晨的案子,网友那些案子我都请了委托人。”

根据当前世界的法律原则,原告通常应在法院开庭时亲自出席。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原告可以通过书面委托代理人代表原告出席法庭,进行诉讼活动。

刘华强说:“那就好,走,我们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