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今辽宁北镇。

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在东北最高的军政机关驻地,是管理东北女真的基地,明边九镇之一的辽东镇。

广宁古城始建于辽代(公元947年),由世宗皇帝耶律阮诏令修建。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派辽东广宁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王雄主持在辽、金、元古城旧址上修筑广宁城。

其周长9里13步有余。城门5座:东曰永安、南曰迎恩、东南曰太安、西曰拱镇、北曰静远。

广宁大集,摩肩擦踵,人声鼎沸。

豆腐,卖豆腐~”

“卖包子~哩!”

“果子油炸糕”

“鸡蛋,鸭蛋,鹌鹑蛋嘞~。”

“来大婶看看这布怎么样。”

“卖炒花卷,炒花卷~”

“哎呦..撞人....这谁家的小孩啊,懂不懂礼?。”

“姑娘,这胭脂可是上等货。真的不能在便宜了。”

……

……

“糖葫芦,小哥你要不要糖葫芦啊”

“好的,来三串”

雷恩随后将三个铜板递给了老人,别问钱哪来的,问就是土匪贡献。

三人啃着糖葫芦继续前行。

除了摆摊的各路摊贩,主干道两侧两侧的店铺也很多。

书店,布匹,糕点店。

应有尽有。

甚至能看到不少北方的蒙古、朝鲜人。

今天又正好赶上一个月三次的大集,吸引了全广宁城乃至临县的游商贩足。

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道两边摆满了摊位,吆喝声不绝于耳。

人流攒动。

鲜活了,生动了,多有趣啊~

该说不愧是辽东广宁城吗?

乍然见识这般风土人情。

兴趣盎然。

驾着马车一路走,一路听,时而驻足,时而低头沉思。

“大叔快快,能不能走快点。我们马上就要到家了。”叶多多焦急说道。

同时他将头探出车外兴致勃勃。

看着熟悉的街道,随后激动又和姐姐叽叽喳喳说着什么。

他的姐姐叶小希却一直心不在焉,她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也许,这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然而雷恩敏锐的发现,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卖糖葫芦的,卖烧饼的,路过的路人。

隐约有意无意的在窥探着他。

难道是朝廷的盯梢?

可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他知道追缉迟早要来,但是没想到这么快。

进广宁城时他就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料定李如松或者其他势力会对他动手。

守城兵没有仔细盘问他们的身份及来历,就放他们入城。

这很不正常。

入境大明境内后,大多数小城市进城是并不收费的。

但广宁不同,广宁目前是边防第一大重镇。

近年来北方建州女真、蒙古诸部的锋芒越来越露,几次蛮夷更劫掠粮食和人口而去。

如此局势下,没有路引,守城卫兵又怎可能轻易就放陌生人进城。

难道,不怕里应外合夺城吗?

当然,这也凸显出了主宇宙明朝与此世界的不同。

在主世界的明朝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只出趟远门,都要路引凭证。

去哪?做啥?啥时候回来?都有规定。

朱元璋讨厌麻烦,就把很多规矩定的很死。

比如严格的户籍制度,他把百姓划分民户,军户,匠户。

比如打铁的后代也只能打铁,当医生的只能当医生。老百姓穿什么衣服,讲什么话,办葬礼的规制。

搞的民怨沸腾。

虽说到了明朝中后期很多规矩也那么严格了,但确实对民间影响很大。

而这个世界的明朝,对于拥有超凡力量的武林人士,很多规矩都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约束。

因此就有了各地的六扇门,他们发布的悬赏任务。

既可以有效的抓捕犯罪的武林人士起到震慑作用,又可以养活一大批闯荡江湖的豪侠,使他们不至于饿死。

轻功也是个好东西,武林人士几次借力就能越过高大的城墙。

武功差点的,了不起在带副钩爪。

也因此。除非是一些边防重镇,否则官府不会限制民间百姓通行于城内外。

也因此。这个世界的明朝比主世界的那个更显得包容、开放。

但这只是相对的,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讲。

三百年是一道坎。

地方土地兼并,藩王做大,制度臃肿腐朽。

已经让这个帝国尽显疲态。

叶小希他们看到的是广宁城的繁华,而他看到的则是躲在角落里瘦骨嶙峋的孩童,步履蹒跚的要饭阿婆,以及挑柴的老翁,客栈的外送小哥。

他们才是反映大多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摇摇头,将乱七八糟的思绪挽回。

……

吁~

到了。

匾额“叶府”两个大字首先映入眼帘。

马车缓慢停靠在了叶府的门前。

从车上跳下一个男孩。

叶多多飞快跑到门前,踮起脚尖敲着大门。

哐哐哐~

“谁呀?”

里面传出一声洪亮的询问声音。

叶多多急忙答:“刘伯,刘伯我是多多呀~我回来啦~”

“什么!小少爷!!”里面传出疑惑而又惊讶的声音。

很快,门开了。

一管家打扮的老者从门后钻出。他穿着圆领灰绸衣,发色几乎全白,看起来约有六七十岁年纪。

“小少爷~回来了,您回来了。”刘伯上下检查了一番,目光炯炯,一脸的不可置信。然后一把搂住叶多多,喜极而泣。

叶多多眼眶红红,却故作淡定的推开了刘伯。

“刘伯,我回来了,你哭什么。”

“呜呜,小少爷我这不是太高兴了嘛,您不知道,听说他们说。您,您同少奶奶他们一起遇难了。“刘伯抹了一把泪。

刘伯打小跟着老太爷打拼,他是一把屎一把尿亲眼看着叶家三代人起家的。

他一辈子未婚,可以说他是真把叶家当成了亲人。他本以为大少爷一家已经遭遇不测,未曾想今天刚打算出门查账,竟遇到小姐和小少爷。

真是上苍保佑。

随即他又很快看到了门外不远的雷恩和叶小希。

“小姐你也在!!还有这位…嗯…小哥?”刘伯想了想,试探性的用“小哥”称呼问道。

“刘伯,这是我们的救命恩人,雷恩少侠”叶小希忙介绍道。

“哦,哦~”

“快,雷少侠快请进,我们进屋说吧,我这就去找二少爷他们。”

“二柱。二柱”刘伯吆喝道。

随着刘伯的吆喝大院一些离得近的丫鬟仆人也都瞧了过来。

“哎哎来了”一下人连忙跑了过来。

“快,快帮这位雷少侠把马牵到旁院马棚去”

“好的,好的”

刘伯领着雷恩他们进了府邸,直奔后宅。

雷恩看着周围的环境。

虽然不及朝鲜那边王侯宅邸繁荣,不过也算是小资奢华了。

亭台水榭,错落有致。

“大喜,大喜啊”

“小姐您先坐着休息一下,我这就去叫二少爷和夫人“

叶小希点头。

不一会儿,一名穿着白色长袍,戴着纶巾的中年人从里间走了出来。

他看上去三十五来岁左右,身材挺拔,束着发髻,理着短须胡须。

来人正是目前的叶家家主叶履,后面还跟着他的正妻牛夫人,其气质脱俗、雍容端庄。

看到叶小希时,她脸上闪过一丝诧异随后一喜。

“小希,还有多多”

“婶子”

“婶子。”

两人异口同声喊道。

“快快快。快让我好好看看。”

叶夫人拉着叶小希的手左摸右摸,一脸惋惜:“快三年了,你叔重金去朝鲜前线找了数十次,连个信也没有。”

“可惜大哥和嫂子遭了兵灾”

叶夫人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唉”

一旁的刘伯也跟着叹了口气,随后用袖子抹着眼角的泪水。

“行了行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今天是个好日子,哭什”

“哥,姐。你们回来了!!”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一男孩风风火火闯了进来,抱住了叶小希姐弟二人。

“呀,小宝。你长高了很多。”

小宝是二叔家的大儿子,从小一起长大又是亲堂兄弟,关系自然好。

“行了,行了。羞不羞都是大男的”

叶多多嫌弃的推开小宝。

“哎呦喂,你个丧良心的。我听说你死了,还哭了呢。”

小宝不忿,多多从小和他打过来的。小时候小宝一直自持自已大少爷的身份,且父母爷爷疼爱有加,使他更加跋扈。

他经常使唤姐姐做这事做那,形同丫鬟。

他小宝就气不过,一言不合就和多多打。

他本以为自已很讨厌多多,没想到在听到多多遇难后,却哭的最伤心。

众人一番家常后。

叶履又看向叶小希,欲言又止:“去看看你爷爷吧。你爷爷他,唉。你爷爷听说你们遇难后,身体一直不怎么好。”

叶小希一怔:“怎么会,爷爷他怎么了。”

然后众人却没有一时回答。

叶夫人更抹了抹眼泪,道:“还不是听到你们遭遇不测,年纪大了受不住也就倒了,大夫说时日不多了”

叶小希听完顾不得其它,寻着记忆里爷爷房间跑去。

见姐姐跑了,多多也只能跟过去。

“这位是叶少侠吧,多有怠慢。”

叶履笑呵呵拱手行礼招呼道。

雷恩起身回了一礼。

“叶家主一家刚团聚,自是情盛难却。”

抿着茶。

不一会刘伯便亲自为二人沏茶,又吩咐丫鬟端来一托盘。

“这一路多亏少侠的护送,小小薄礼不成谢意。”

红布掀开,竟是满托盘的金元宝。

雷恩微微一笑,没有拒绝。

说实话,就穿越的这几个月。雷恩战斗力飞速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于钱财等身外之物的越来越不在乎。

这也很正常,你一个超人还会怕没钱吗?去抢银行、去抢劫当祖国人,谁又能抓的到你呢?

“那就多谢叶家主了,以后有用的着我的地方,我肯定帮忙,竭力相助“雷恩淡淡的说。

叶家主笑的嘴巴合不拢,忙道:“哈哈哈,可以,可以。”

“我看少侠这一头红色短发,听你这口音似非我中原人士啊”

雷恩只得把编的套路复述一遍,二人详谈起来。

良久……

“叶家主太谦虚了,我也出来很久了,差不多该走了。”

雷恩站了起来准备走。

叶家主也赶紧站了起来,道:“哎——,少侠这是什么话。莫非是看不上我叶家,怎么也得吃完饭再走啊”

“叶家主客气了,估计我现在想走,也走不了吧”

“少侠,你这是何出此言啊”。

“叶家主,又何必明知故问。”

“呵呵,雷少侠,你这人好生奇怪”

叶家主叶履脸色逐渐变的铁青

随后轻哼一声:“我叶家对你可还算不错吧,可曾轻怠于你”

雷恩冷笑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语气中也夹杂着几分讥讽:“那我还要感谢你在我的茶里下药喽。”

叶家主听闻脸色涨红,青一阵白一阵。

略显尴尬。

“还有上面的兄弟,累不累啊。门外朋友,偷听费不费耳朵啊”

正在此时

彭——喝啦一声——门被一脚踹开。

随后一群人冲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