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把自已的想法告知给了众人后,就回到周府准备测试题。三天后进行测试,测试分为三类,技能类,文化类,武力类。

技能测试很简单,会什么就展示什么,测试地点就在客栈,比如会做饭就直接去客栈后厨展示,会裁缝的就把破衣服缝好,至于那些会木工,打铁,泥瓦匠之类的人,因为这些技能无法再客栈进行测试,所以王武会把单独把这些人带去北街的工坊,利用工坊里的设施进行测试。

文化类的测试则由周斌以及他在诗社的小伙伴们出题,有术算,作诗,绘画等,至于如何判定是否通过测试,则由这些秀才们决定,当然请这些人出题,王武肯定也是要掏钱的,至于要花多少,这就是这些秀才自已定价了。

武力类就是王武出题了,测试地点就在客栈后院,测试一共分四关,第一关是力量,王武会把周胜文的石锁借走,谁能举过头顶十次,就能通过第一关,第二关是速度,他们需要对王武发动攻击,王武会直接感受这些人的速度,决定是否通过(正常情况下,这些人即使练过也根本没可能击中王武,如果有人真的做到了,王武会主动招揽这个人成为自已的小弟)。第三关就是耐力,王武会让这些人做俯卧撑,只要能连续做两百个就能过关,第四关就是抗击打能力,至于测试方法很简单,王武会让参加测试的人用身体挨周斌三拳,别看周斌只是个书生,但是这小子继承了他父亲的臂力天赋,再加上王武对他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特训,能抗住周斌的三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只要能抗住就算过关。这四个关卡都能通过的王武会直接招募他们成为自已的小弟,通过两关或三关的,王武会把他们训练成武师,只通过一关的王武会训练这些人成为刘怡和玲儿商铺的护院。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出题,王武还专门和客栈老板商量,在比赛那天把后厨借给王武并准备好各式各样的食材。同时,还找到裁缝铺的老板和工坊的工头,让他能做裁缝测试和工匠技能测试的评审。

在结束晨练后,王武就和周斌前往诗社,一开始这些读书人还有些害怕王武,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多多少少都听说过王武的事迹,再加上王武的身材实在是太过威武了。但是,在王武那充满阳光的笑容再加上王武引用了后世辛弃疾和岑参的几首大气磅礴的诗词后,让这些文人瞬间对王武产生了好感,眼前的人根本不是一个只知道打打杀杀的莽汉,而是一位有家国情怀文武双全的好汉。之后,王武说出了自已的目的,这些秀才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当然,王武也不是差事的人,出题期间整个诗社的伙食王武包了,而且参与出题的文人,王武一人给了二两银子,虽然这些秀才中有几个家境殷实的,看不上这些钱,只是冲着王武的个人魅力来帮忙,但是大部分的秀才也都不是很富裕,王武这二两银子,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些人的生活压力。

与此同时王武也没闲着,为了提升自已的速度,这三天时间里王武特意在半夜去找张三,让他对自已展开速度方面的训练。为了准备测试,王武这三天可以说是一直在高强度的工作,往往从辰时忙到酉时,半夜子时也偷偷翻墙头出去。

这一切小梅也看在眼里,小梅曾经询问过王武这几天在干什么,以及半夜翻墙头的事情,王武没瞒着一五一十都说了。为了能贡献自已的一份力,王武这几天的家务都是小梅做的,等王武酉时回来后,小梅还主动给王武捏肩捶腿,俨然一副贤妻的模样,只不过二人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感情,小梅这么做只是为了报答王武救母之恩,尽管对于小梅来说,嫁给王武这个真男人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小梅能看得出来,王武对自已并没有这个想法,这几天也是因为王武太累了,才没有拒绝小梅的关心与示好。

很快,就到了测试开始的时候了,王武把分散在几家客栈的众人集中在其中一家最大的客栈,开始进行接下来的测试。几个会做饭直接去后厨进行测试,评审就是客栈的厨师。还有一个妇女曾经做过衣服,更多的时候是给人缝穷(古人很少买新衣,衣服破了,家里又没女眷,自已还不会缝,就只能花钱请人缝,这项工作叫缝穷,一般都是些家境贫寒的妇女做这种活),王武就把几块补丁和一件破衣服交给她,让她进行缝补,裁缝铺老板就是评审,通过观察这个妇女的缝补过程判断这个妇女的技能水平。还有几个会工匠活的,这些人只能等到其他人测试结束,王武带他们去工坊。只不过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参加一些文试和武试。

至于文试,诗社的学生担任评审,测试分为三种,一种就是给出题目来作诗,另一种则是给出题目作画,第三种就是术算,允许使用算盘,也允许心算和笔算。前两种,诗社的学生根据主观打分,后一种则有标准答案,过程不看,只论结果是否正确。

武试是最简单的,王武和周斌就是评审,测试分四关。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先挨打,也可以先和比试速度。结果参加武试的人还真有几个愣头青觉得周斌是个文弱书生,自告奋勇的进行抗击打测试,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已草率了,这些人连周斌的一拳都扛不住,就去一旁休息了,准备过会参加其他武试关卡。这也让其他人感觉周斌真是人不可貌相,而周斌也对自已更有信心了。

经过了一上午的测试,去后厨参加测试的三个人,就一个人合格了,剩下的两个人的水平顶多可以做学徒。缝衣服的那个妇女通过了测试,而裁缝铺老板也觉得那个妇女有一定的水平,决定招收她为自已的助手。在王武的监督下,签订了契约,并且在待遇方面,王武也提出了每天工作四个时辰,每月休息八天的,每月二两银子的要求。一开始,裁缝铺老板不想答应,但是王武告诉裁缝铺老板,以后自已有需要一定从他那里大量定制衣服,想到之前王武已经在自已这里买了三十几身套装了,王武能这么说也肯定不是空头支票。再加上这个妇女在裁剪方面有着惊人的天赋和能力,假以时日,肯定能给自已带来巨大收益。最终,还是签订了这份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十分具有先进性的契约。毕竟,别说唐朝,就说到了现代,有几家企业能做到双休日和八小时工作制。

那些准备等测试结束参加工匠测试的人也都没闲着,文试和武试也都去试着参与了一下,不出意外文试压根不会,武试也只有一个人通过了力量这一关。这下他也不用参加下午的工匠测试了,毕竟跟王武混可比去工坊打工舒服多了。

文试这边经过一上午的测试共选出了一个会画画的,两个会术算的,据说这两位曾经当过账房先生,还有三个能写点文章的,两男一女,这三人小的时候都上过学,但是因为平民家族这一身份的原因,根本没有参加科举的机会。除了这些,那个女人还说自已会弹琴,但是,诗社里的人疏忽了这一点,不过没关系,这些通过测试的人王武都会让他们参与到自已的事业中。

武试这边经过一上午的测试,通过一关的有五人,包括那个参加下午工匠测试的,通过两关的两人,通过三关的一人,至于通过四关的却是一个女人。当然,在进行抗击打能力测试的时候,王武只能在客栈里找了一个常年干粗活,力气很大的一个老妈子来代替周斌进行测试,一开始老妈子不想无缘无故的打人,但是,在王武说,只要打这个女人三拳,就能得到一两银子后,这个老妈子毫不犹豫的出手了,就这样抗击打能力算是通过了。而在进行速度测试的时候,由于王武不会还手,这让那个女人少了很多顾虑,使出浑身解数对王武发动攻击,但是连王武一根毛都没碰到,这让她有些失望,但是王武却很满意,这个女人的速度达到了张三的五分之一,而其他人最快也就能达到张三的七分之一。

就在王武想要收这个女人为小弟的时候,这个女人很生硬的拒绝了王武的请求。这让王武很尴尬,但是,王武并不会和一个女人一般见识,除非她威胁到了王武的利益。没办法,王武只能先把这个女人放到一边,去统计通过测试的人员名单。经统计,上午参与测试的二十三人中,有十七人通过了测试,除了有两人需要去工坊参加测试外,其中有两人各项测试都没通过的,还有两人因为没有通过厨艺测试,准备继续参加文试和武试。其中一人顺利的通过了武试的耐力关,剩下的一人各项测试均未能通过。未通过测试的三人,王武打算让他们去河州五犬经营的客栈,正好那里因为生意火爆忙不过来,还缺几个伙计,这三人一个的去后厨,两个干杂役,至于待遇和北街客栈里的其他伙计一样。

此时,王武让客栈里的伙计,带着那两个参加工匠测试的人去工坊。等到王武这边忙完了,就会去工坊那边,查看测试情况。现在,该安排这个有着一身好武艺的奇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