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二哥宁书光和宁二嫂冯静连忙将女儿抱起安慰。

“耀祖你这是干嘛,把糕点还给妹妹。”宁二哥看着宁耀祖眼神凌厉,不同以往的老实懦弱。

若是一般时候也就罢了!

可今天耀祖居然这么过分,当着他们夫妻的都敢这样对待丽儿,看不见的地方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小小年纪就这个样子,长大了还了得。

宁耀祖从来没有见过二叔这个样子,一瞬间慌了神,连忙躲到宁大哥宁书明后面。

“不就是几块糕点,孩子吃了也就吃了。二弟你这是干嘛。你这么大人了怎么还和小孩子计较。”

宁大嫂何彩儿看着儿子害怕的模样,丝毫不觉得自已的儿子有什么错误。

自认为宁二哥不乐意那几块糕点。

“不是糕点的问题。大嫂,这糕点就是东西孩子吃了也就吃了。可是耀祖已经九岁了,也进入学堂两年了,对很多东西都知道。”

“就不说别的,孔融让梨的故事他肯定学过。就不说让不让的问题,现在他当着我和静儿的面欺负丽儿这就是不对的。他是丽儿的哥哥,应该保护丽儿。”

宁书光气的发抖,将自已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有些话早都想说了,之前碍于大哥他们的面子,又没有合适的机会。

借着今天大家都看见了,正好可以说道说道。

他早就发现耀祖偷奸耍滑,有时候还带头欺负村子里的比他小的孩子。

孩子们年龄小都被他警告,往往不敢回去和爹娘说。

之前他在私下里也和耀祖说过,耀祖口头上答应了,转头又开始。

想着和大哥说的,又怕没有证据到时候影响兄弟感情。

“你什么意思,这一件小事非要搞这么大。再说了耀祖他是屋子里的男丁,吃就吃了。就这一个小丫头片子凭什么吃。”

看着宁书光变本加厉,何彩儿也压不住自已的火了,直接破口大骂。

听到何彩儿不堪入耳的话,饶是冯静再好的性格也被惹怒了。也加入了争吵。

一时间夜晚的村子就听见宁家的争吵声。

住在宁家旁边的村民李大娘一家也跟着在家里好奇,伸着耳朵听。

这大过年的可真是一出好戏啊!

看着眼前的闹剧,宁父气的头疼,猛烈的拍着桌子“都住嘴。”

“咳咳咳。”

“你们也不嫌丢人。谁家大过年的吵成这个样子。”

“老大媳妇,你也太过分了!我们老宁家可是没有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知道丽儿是丫头片子这话从何而来。”

看着安静的屋子,宁父严肃的问着眼前的何彩儿。

何彩儿最害怕的就是自家公公,听到这话脸色发白没有开口。

“还有耀祖,谁教你这样独占的。你在书院就学了这些东西么?”宁父看着好好的孩子现在长成这样,不免有些挫败。

家里世代都是种地的,好不容易能供出来一个读书人。没想到这孩子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现在居然做出这样过分的事情。

从小看大,以后不定惹出什么祸事来。还有这孩子读书的钱都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得来的,这些年已经很亏待老二一家了。

现在闹成这样。

村子里面不读书的也就那样了,相反感觉比耀祖更懂得尊老爱幼。

面对爷爷的质问宁耀祖一下子哭了起来,用袖子擦着眼泪,朝宁母看过去。

“是奶奶和我这样说的。奶奶说秀丽就是丫头片子,以后她反正是要嫁人的。等她嫁人之后,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还说秀丽就是反正就是伺候人的,吃不好也没关系。”

宁母看着火烧到自已身上,不自觉的哆嗦起来。

听到事情的起末,宁书光这才明白为何宁耀祖会这样。

看着宁母充满了失望。

他没想到宁母这些年居然都是这样教耀祖的,可见日常自已的母亲对孩子有多嫌弃。

想到这里看向宁秀丽的眼神更加愧疚和难受。

冯静听到这些话眼神冰冷的看向宁母,早都习以为常了。

当年还没进门宁母就对她百般挑剔,若不是因为她和宁老二是青梅竹马。从小她又很喜欢宁老二,她才不会嫁进来。

进来之后她也已经努力在做好一个当儿媳的职责了,可没想到始终捂不热宁母的心。

直到后面已经麻木觉得无所谓了。

没想到宁母对自已的孩子更加苛刻,居然会这样教宁耀祖。

要知道这也是宁母的孙女啊!小丫头片子。真是呵呵!宁母自已又何尝不是女的。

这世上最可笑的就是女人嘲笑女人,女人为难女人。

想到这里一滴冰冷的眼泪滑到宁二哥抱着宁秀丽的手背上,灼热的刺痛他的心。

宁大哥和宁大嫂听到这里也看向了宁母,不过眼神中却没多少怪罪。

或许在他们眼中宁母说的这些话是对的。

本来宁耀祖就是家里长子就应该这样。

宁母身边的宁艳梅听到这话也有点不舒服,和宁母拉开了点距离。这是她第一次不认同自已的母亲。

母亲和她,还有秀丽都是女的,女的为什么对女的这样大的恶意。

她就算是再混账,扪心自问她也没说亏待过秀丽啊!

秀丽这么懂事真不知道她娘怎么想的。

“赵氏,你这些年都在家里干了什么好事。看看这就是你给孩子灌输的思想。小小年纪就学那种酸儒一套。”

宁父想到这些年宁玖微和秀丽受到的苦楚,恨不得将宁母打死。

这个家都被老婆子搞的乌烟瘴气。

很快走上前去一巴掌打在了宁母的脸上。

“明天咱们就去村长那里登记和离。我也不给你休书了,省的难看。就这样吧!各自安好。”

此话一出,屋子里众人都不说话了。

宁母哇哇大哭,直呼自已知道错了。

看着母亲可怜的模样,和离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众人都动了恻隐之心。

最先开口的是宁艳梅。

她还没嫁人,若是爹娘现在和离,岂不是对自已有不好的影响。

“爹,娘既然知道错了就别和离了。再说了你二老都这样大年龄了,何必呢。”

“就是说呢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娘既然知道错了就别和离了吧!”看着宁艳梅开始动身,何彩儿也不甘落后急忙开口。

耀祖若是让别人知道爷爷奶奶和离了,这脸面多不好看。

她回去娘家也抬不起头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