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可以先放放,现在先把房子搭建起来先。

自从对竹子的需求量大了起来,还好竹林够大,竹子也很密集。

不过大伙儿还是很少挖竹笋吃了,都留着生长以后接着用呢。

据她所知,最初砍竹子后留下竹笋的那块地方,新长出来的竹子都已经有十米高了。

竹子在这里生长的十分好,当旁边老竹子被砍了,新的竹子会立马蹭蹭蹭往上长,完全不用担心竹子不够用。

司舞走到石路边,预留一下以后石路会拓宽的空间,再预留点私人空间和院子空间。

最终把房子的位置定在了距离石路二十米的位置。

大概就是这里了吧。

没想到自已能在这住上一户一栋的房子,有些小期待呢。

定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这段时间部落的竹子储备量完全可以建两栋房子了。

司舞到位置上示意宽度,她张开手比划了大约四五米的长宽。

“阿宴,这个房子大约做这么大。”

然后大伙一起把这个范围的杂草都清理干净。

这里正好四边各有一棵树,中间也有一个,但是不影响。

司舞抬头看了看这些树的顶端。

这些树的树叶都不多,很少树枝树杈,也不用担心会有树枝掉下来砸到房子。

接着就是围着一圈竖向挖细一点的坑,把较粗的几根竹子插进去埋好。

埋进去的竹子是用来支撑房子的,因此选用的竹子都是比较粗的。

同时挖坑的时候还得注意坑底的泥土是否松软,太软的话竹子容易陷下去。

建房子要打地基,夯实土地之后灌混凝土也是为了防止房屋沉降的。

幸好这边挖出来的坑,下面土地还行,不过还是放块石头进去压一压,锤一锤的好,以防万一。

这些都是通过拉果树皮伸进去办到的,毕竟挖出来的坑不足以让人进去,也就比竹子大一圈而已。

重建房子虽然不算难,但也没必要,浪费时间精力的,最好一次就弄好。

四边形的房子,除了四个角有树之外,每一边都还插了三根竹子加强支撑。

竹子埋进去之后还得将周围的土夯实,避免倾斜。

不过为了防止意外,司舞还在每根竹子的根部做了三角支撑。

毕竟,三角形最稳固了。

做好这些之后,司舞让大家按照这个长度和宽度,把房子的地板做出来。

房子的地板得距离地面至少半米高,不能直接放在地面上。

“为什么不把竹子直接堆地上呢,这样不就不用担心塌房了吗?”

有人不解,发出灵魂疑问。

“有很多原因,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防潮。”

“你想,我们地面上会有水汽,要是下雨的话还会有积水,这些水会将竹子腐坏。”

所以平时看见的那些竹房子,要想长久居住,都是悬空在地面上的。

“原来如此。”确实平时雨后看见的那些倒下来的木头都有腐坏的痕迹。

已经用竹子绑好了底部框架,足以支撑好几个人在上面行走的重量。

然后将劈成两半的竹条,凹面朝下,将这个地板铺满竹条。

这样室内有水也会顺势流下去,还能减轻房子的重量。

铺好地面之后,再用竹条从地板的边线,将地板固定住,避免到时候竹条乱飞。

地板很快就完成了。

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竹子,看不见露出来的缝隙,看得出来做的时候很仔细了。

如此,地板看起来整整齐齐的,看着都赏心悦目。

司舞站上去走了几步,感觉十分稳固。

在上面跳一跳都没啥关系。

不过司舞摸了摸地板,这总归不是平的,以后有需要了也能在上面垫一垫树叶或者兽皮。

走在平地会舒服些,而且还能防止不小心被绊倒摔跤。

接下来就是想把屋顶装上。

因为房子中间有棵树,正好让人爬树上操作屋顶。

只见彭宴余轻松的就顺着中间的树爬上了屋顶,然后接过下面的人递上来的材料。

“小心的,注意别摔了。”

司舞看着这没安全绳的操作,屋顶距离地面得有个四五米了吧。

“放心吧,我脚抱的稳稳的!”彭宴余龇着大牙齿保证道。

先把屋顶的框架做好。

正好五棵树,五个人爬上树,先在树上将屋顶框架固定绑好,接着彭宴余一个人就可以在上面行走操作了。

屋顶两边是斜的,斜面要超出房子一段距离,房子的前后位置屋顶也得延长,全方位减少竹屋被雨淋的面积。

在他们给屋顶做框架的时候,底下的人也没闲着。

司舞带着大家做好屋顶需要用到的材料。

不得不说,还好提前准备好了所有材料,不然到时候做到一半,还要去收集材料,那就真是路漫漫了。

屋顶采用的也是将竹子劈两半的铺法,只不过得铺两层。

底下一层是凹面朝上的,人字屋檐,在交叉处用番薯藤固定,然后再做一层凸面朝上的。

将凸面朝上的那一排与凹面朝上的那一排错缝叠加。

这雨水就会顺着斜面向下流去,不会渗透进屋子里。

这其实就是瓦片屋顶,只不过没有瓦片,用的竹子代替。

要不说第一个这么做屋顶的人聪明呢,既能排水又能防止漏水。

“我们就这样把这些竹子放到屋顶上。”司舞指挥着大伙把材料往上递给彭宴余。

接着再在屋顶铺上一层长蕨叶。

两片蕨叶的茎处捆绑起来,然后直接放到屋顶上就行。

这样正好与屋顶的“人”字形重叠,不会滑落,只要不是超级大风,是吹不起来的。

再加上这些叶子交错叠两层,轻易不会掉下来。

这也是对竹子屋顶的一种保护,直接将竹子裸露在外面比较容易坏。

上面铺了一层蕨叶之后,还能定期修理更换。

在屋顶铺完之后,彭宴余也能直接踩着屋顶,走到边边的树上爬下来了。

干完这些,不知不觉天色都已经快黑了。

不过大伙都对房子有着十分大的热情,纷纷走到房子里面,体验一下屋檐下的感受。

虽然现在就连家徒四壁的四壁都还没,不妨碍大家待在屋子里参观一下。

“你别说,这要是做完了,肯定比那什么公共卫生间气派!”

“可不是吗,那卫生间才多大,这至少都是那卫生间的五倍了吧!”

“真舒服啊这里,在这躺着闻着空气都香了!”有人学着司舞刚刚的模样,躺上了地板,闭眼感受着周围空气的流动。

相较于密闭的,只有一个入口的山洞,这种室外的建筑空气十分清新。

现在人们住在商品房都得经常开窗通风呢,即使不适合开窗的,房子里也都会装新风系统。

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质量好的地方,生活的人心情也会好上不少,身体相对的也会健康些。

而山洞就难做到这点,在里面生活的时候空气都不流通。

“哈哈哈,以后有的你们忙的了,过段时间大家都能在外面住上房子了!”

听到他们谈论的话,司舞给大伙规划着未来会建更多的房子。

毕竟他们是实际动手建房子的一批人,等第一栋房子做完,后面陆陆续续建房子的估计也是他们这批人了。

毕竟有经验的人做起来会更熟练些,做的会比较好。

“要真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我做梦都能笑醒!”

“大家都能住上的!”

司舞的目的可不是就这一栋两栋的,她可是打算建一个小区出来的。

小区里面当然就是一户户相似的房子排列组合到一起,然后在外围围上围墙。

这样里面的人生活的会安全些。

到时候在搞一些基础设施,这不以后养老生活就舒服起来了。

不过看来今天之内是无法将房子建成了。

司舞看着大家满头大汗,却依旧嘴角挂笑的模样。

让这么淳朴老实的一伙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了她的一大目标。

以前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去支教的人会有那么大的勇气,放弃自已舒适的生活,去艰苦的环境帮助别人还没有什么回报。

虽然对他们很敬佩,但也觉得这是需要很大勇气和毅力的事情。

现在想想,虽然很辛苦,但是那种帮助他人,甚至能改变他人一辈子命运的善举,应该很有满足感和成就感吧。

“辛苦大家了!今天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明天再继续。”

不过司舞可不是单纯的希望别人过得好,更多的也是想让自已过的更好。

毕竟既然已经来到这里,要在这里生存下去,那么即使没有舒适的环境,也要自已创造。

大伙放下东西拍拍手便回去休息了。

不知道明天能不能把房子建完。

晚上司舞回到空间,久违的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欣赏自已的皮肤。

摸了摸自已光滑的脸蛋,年轻就是好啊,代谢也好,每天都在外面干活也不见长痘之类的。

不过也可能是科技的力量吧,毕竟每天自已喝的水都是空间里的灵泉水。

自从有了灵泉之后,出门在外即使不防晒,皮肤也不会那么容易晒伤或者晒黑了。

平时被树叶小草刮伤的细小的痕迹,也会治愈。

而且即使吃上火的东西,脸上也不怎么长痘了。

不仅如此,身体也觉得十分轻便。

一般来说,在一天的高强度工作之后,第二天起来一般都会觉得腰酸腿软,精神不振之类的。

就像以前读书的时候,跑那可恶的八百米,第二天起来那腿都感觉不是自已的了,下个楼梯的颤颤巍巍的。

现在在这雨林里面跑来跑去,第二天屁事都没有,依旧生龙活虎的。

这灵泉水就该给所有人普及一下!

她也有留意到其他人身体的转变。

比如说常清。

起初她刚来的时候,嘴唇还有些发黑的,一看就是不太健康的样子,平时也都是看起来像是大病初愈一样。

在部落里待了一段时间,吃喝都是用的灵泉水稀释过的水。

这会儿早上做面饼的时候发现,已经面色红润了,嘴唇也变成淡淡的粉色了。

整个人看着就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样鲜活。

不过说起来,旁边的水冉阿姨,明明到了中年的年纪,看起来保养的十分好,一点都不像逃亡了两年的样子。

按理来说,在这远古蛮荒的世界,人们对于妇科相关的知识不够,平时也不会注重这些。

这就导致这里没有坐月子一说,妇人生完孩子就直接该干嘛干嘛了。

因此相较于男人,同年龄的女人身体更加不好,总有些大大小小的毛病。

人会看着比较苍老。

反观水冉,这人带着一个孩子在外面生存一年多,看起来状态不比一直生活在部落的同龄人差。

只能说不愧是安全城出来的人,总有点秘密在身上吧。

既然人家没有放下防备主动坦诚,这边也没必要追根到底。

毕竟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感觉不是什么坏人,警惕一点也没错。

躺在床上想着这些事情,很快就入睡了。

……

第二天起来又是元气满满,精神百倍的一天。

照旧起来给孩子们上课了。

因为最近比较忙,大人们的扫盲班开启的时间不定,不过孩子们的课程还在坚持着。

不单单是为了给孩子们认字,还得在上课中潜移默化他们。

比如说讲礼貌爱卫生之类的,这种知识尽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传达出去。

孩子们一般都很喜欢听故事,他们这个年纪也都是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间段。

要教大人改变习惯的难度比孩子高多了。

就好比饭前洗手这件事情,还是会有人偷懒或者忘记做了。

毕竟他们生活了几十年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过来的。

需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但是孩子不用。

现在的葵竺部落,那些孩子反而才是督促大人们注意卫生的小帮手。

所以司舞是在给孩子们上完课之后,才投入到下午的建房环节中去的。

早上他们已经准备好了材料,都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了,就等着司舞过来检查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