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长风镖局(上)
云毅一怒,掌柜们吓得瑟瑟发抖:“草民也不不清楚,草民都是为生活所迫,只为赚钱。”
杨乐心软,见掌柜们一副真的毫不知情的样子,着急开口:“忠勇侯,放他们走吧。”
之后她又对掌柜们说:“你们既然是大景的百姓,就要有身为大景人的自觉,这次本宫就放你们一马,但你们回去以后要多做善事,好好经营。”
掌柜们点头称是,一听可以离开,就马不停蹄地离开墨云农庄,向着青州方向快马狂奔......
掌柜们离开后,屋子里只剩下杨乐和云毅两人。
对于自已刚才的冲动任性,杨乐有些内疚:“阿毅,你会不会怪我,将那些坏人放走。”
重生后,杨乐给人的感觉一直是雷厉风行,遇事果决的。
这次的心软,就连杨乐自已都没有想到。
之前云毅虽没有与杨乐真正像恋人一样相处过,好歹也算是青梅竹马,对她也算是了解的。
无论这世间如何变幻,无论遭遇过多少苦难,杨乐的本性是不会变的。
她永远是那个善良、心软、乐于助人的公主。
对于杨乐的话,云毅心疼:“乐儿,你还是那么善良,只是那些人绝不是良善之辈。”
“就算你这次放过他们,但他们回到青州,恐怕也不会老实。”
“如果他们在犯,万不可如此......”
“有些人就是坏到骨子里,永远都不会理解你的善良与宽容。“
那些掌柜回到青州后,周成特意组织他们一起聚会,讨论以后的生意问题。
周成坐在首位,严肃说道:“各位,这次忠勇侯给我们定了规矩,大家要遵守吗?”
有人说:“那个忠勇侯说了不算,他再厉害,也得听公主的。公主为人善良,只要咱们表现得够可怜,她不会与我们计较的。”
说到这里,那个人又压低了声音:“你们应该知道吧,前段时间那个公主和李廷之间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她要真是个正常的公主,又怎么会嫁给李廷那样的人呢?”
“听说,她连孩子都有了,李廷在她月子里就纳妾了。一国公主又怎么样,还不是一个被人玩弄的货......”
见他越说越不像话,周成大声斥责:“够了,你竟敢妄议公主。你的小命还想不想要了?可还记得陛下的圣旨?”
这话一出,在座的人都怕了,就连带头说杨乐的人也不例外。
在接下来的讨论中,他心不在焉,不敢发言。
这件事自然瞒不过云毅。
他尊重杨乐的决定,但不会放心那些人。
不出三天,那个背后说杨乐的人就莫名其妙地被割断了舌头,扒光衣服,暴尸在青州的街头。
关于这桩暴尸案子,议论的人虽多,但没人敢真正去查。
青州的那些商户却都知道其中缘由,觉得心惊,只能真正老实起来。
有人为了保住性命,甚至还做了几件修桥铺路的善事。
青州的百姓有些不习惯,但他们知道,青州变天了......
为了杨乐的名声,云毅还意安排人在青州传播公主在这件事中的作用。
真正明事理的人都会感恩公主的善良与恩德,也不会龌龊地去拿她的婚姻问题说事。
这些事,杨乐自然是不知道,云毅也不愿意将不好的事,告诉杨乐,去影响她的心情。
这段时间,她就安心带着辰儿在墨云农庄过了几天舒心的生活。
之前没注意,现在每天和辰儿快乐地待在一起,她发现辰儿是一天一个样,越看越好看。
眉眼间,竟然还有几分像自已,也有几分像弟弟杨荣。
幸好没有像了李廷那个人渣,这让杨乐的心里好受不少。
墨达那边也有了线索,那些嫁妆的去处同样与长风镖局有关。
杨乐心想,这长风镖局,果然不一般啊。
长风镖局是在前朝末期出现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比景国建国的时间还要久远。
那时整个国家在前朝皇帝的昏庸统治之下,派系林立,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就连商旅也频频遭到抢劫,让本就不好的商业环境雪上加霜。
就在这时,青州的郑霸天联系了一些有识之士成立了组织有序的护送物资的队伍。
他们以保护货物为已任,使很多商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护送队伍不断扩大,渐成规模。
长风镖局就这样成立了,郑霸天也成为了长风镖局的创立者。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长风镖局成立后扩展了规模,也扩展了业务范围,分为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镖六大部分。
每个部分都安排不同的镖师护送。
同时,长风镖局还招募了大量的镖师,并在各地建立了分局,形成了自已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从成立之初开始,长风镖局更是以从不丢镖闻名。
杨乐的祖先景太祖在推翻前朝统治的过程中,郑霸天带领的长风镖局立下了很多功劳。
比如郑霸天利用长风镖局的便利,帮助景太祖带领的起义军运送粮草、军备,掩护过被前朝通缉的将军。
甚至还救过受伤的太祖一命......
总之,长风镖局立下的功劳数不胜数。
当天下大定,景太祖顺利登基后,感念郑霸天和长风镖局的恩德,特封郑霸天为郑王,赐封地青州。
郑霸天多次推辞不受,景太祖最终尊重了郑霸天的选择,让他回到青州,经营长风镖局。
太祖内心始终觉得自已对不住这位一起打天下的兄弟,特封长风镖局为天下第一镖,将青州的矿产也都赐给了郑家。
此后,不管有多少镖局,都要避天下第一镖的锋芒。
景太祖出身乡野,懂民间疾苦。
在他在位期间,着力于休养生息,减少赋税,免除徭役,发展农业和商业,提倡节俭,尽量让更多的百姓有饭吃,有谋生的手段,成效显著。
唯一遗憾的是,这样的盛世只维持了短短十年。景国之后的君主不是穷兵黩武就是求神问道,百姓生活困难。
直到杨林登基后,重新采用太祖时期的利民政策,情况才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