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挺将手中剩下钱都给了浪人他们,算是定金。

之后浪人,周挺和独眼蛟龙在一起商议。

“只需要堵在港口,看哪个船大,直接堵上去就行了。”

独眼蛟龙对于抢劫很有心得。

“这些土人王国的船队,很少拥有战斗力,我的宝船,是用千年的古木包了铁做的撞角。

只要往他们船上一撞,他们的船就哗啦了。

那些土人的船是不敢出港的。”

“我们只需要应对商船的护卫就行。”

宝船就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的那种大船,通体长度往往都会超过一百米。

吃水量能超过一千吨,可以左右同时容纳二十门大明火炮。

而且能完全吃下单侧火炮同时开火时候的后坐力。

可谓是蒸汽轮船出现前最能打的船型。

宝船的缩小版叫做福船,同样带有撞角和龙骨,船头和船尾高,能够轻易的搭班子空降接战船只。

这种直接撞上去,双方人员在夹板混战的方式,叫做接舷战,在海盗们嘴里,叫做跳帮战。

这种战斗方式一直持续到英国崛起。

英国人一个是不喜欢接舷战,大英绅士在近战方面的天赋就和他们的做的饭一样。

一坨狗屎。

另外一个是英国人的火器配比十分的高,能不接近就不接近。

当然,最主要的是,英国的轮船普及率是最高的最快的。

不过那会都快工业革命完成了,大清都快倒了。

现在大英在海上的名声,还是基本等同于海盗。

“咱们就在港口外边等着?”

“要不然呢?”

浪人却提出了一个想法:“我知道一个海商,他之前家中是宫里人,所以每次护卫都是数以百计。

但是最近他家里人跟着崇祯皇帝死了,他家的东西都被分的差不多了。

旁人都不知道这个消息,我也是偶然从一个做过官的难民口中得知。

我们就截杀他!”

周挺惊讶,“崇祯皇帝?大明的皇帝?大明的皇帝死了?”

他倒是从赵天赋口中知道李自成进京了,但是一直跟着赵天赋在海上漂泊。

赵天赋如果不主动提及的话,周挺也不问。

对于大明皇帝已经嗝屁这个事情,周挺还是比较惊讶的。

实际上,皇帝死不死这个消息,传播范围相当有限。

仅仅局限在士阶层。

浪人点头,“我也是偶然得知,不过既然他的靠山倒了,我们为何不痛打落水狗?”

那边的独眼蛟龙对于皇帝嗝屁这件事情,很是不屑。

“皇帝也是人,人被杀就会死。”

“这是皇帝老儿没在我面前,要是在我面前,我也一刀捅死他了!”

“狗屁的皇帝!”

“朱元璋当初不也是个臭要饭的!等老子做大做强,老子也在南洋画一片地方,自己当皇帝!”

周挺拱手,“兄弟好志气。”

“那我们就等浪人兄弟通知了。”

浪人说:“我叫阿瓦,叫我瓦片就行。”

周挺纳闷,“兄弟为什么要做这个名字?莫非兄弟出家了?原本的俗家名字呢?”

瓦片叹息,“难道你们不觉得,瓦片这种易碎的东西,却能覆盖在整个屋子的房顶,遮风挡雨的同时,却也能盖在人们头顶。

难道这不是责任和权利的一种体现吗?这难道体现不了权利和责任的易碎吗?”

独眼蛟龙憋着没笑出声,赶紧拱手告退。

出了门之后大笑三声,和身边的白纸扇师爷评价:“让东瀛人给洗脑了。”

周挺也差点没憋住,也说有消息常联系,就在这里联系就行。

他就在岸边停靠。

等回到了船上,周挺也和亲近的一个伍长评价,“这兄弟已经是一个精神东瀛人了....”

伍长名为周利,是周挺的远方表弟,双方一起出的海。

在这个大航海时代,村子里边是个人就想要当上海贼王。

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出海找活路。

大多的海盗也多以血缘为纽带联系。

周挺这一伙被赎回来的人中,有四个人和周挺沾亲带故。

就连另一个什长胡猛,也是周挺的妹夫。

周利说:“他们这几个人中,有浪人,有锦衣卫,有工匠,有渔夫,甚至还有一个识字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大明朝赵大人的身份,去征召他们呢?”

周挺说:“像他们这种人,虽然不像是独眼蛟龙一样,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于大明的敬畏。

但是也不像是我们一样,对大明心中还保持希望。

他们已经不认为自己是大明人,如果想要让他们为赵大人效力。

需要用其他的法子。”

周利摸摸下巴,“那浪人妻女被杀,如果我们能给他续一房妻子,分他十亩田地。

是不是能让他安心为赵大人效力呢?”

周挺说:“我看是十有八九,赵大人是明主,是国朝这些官员中为数不多的能将我们当做人看的官员。

跟着赵大人,定然是要比跟着倭奴的主子要强。”

“我怕的是,他已经彻底心如死灰,人已经如同烂泥。

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发挥不出作用来了。

不仅不能成事,还会坏事。”

周利说:“即便是不能成事,看看他能否作战,若是能作战,拉到营地去,做一个刀剑教官,也总是能有些用处。

营地百废待兴,是个人都能发挥出他的用处!”

周挺点头,“在理。”

...

那边瓦片回到自己居住的草屋之后。

一行人也都向他打探消息。

有个国字脸的中年男子,看起来约莫三十岁左右。

他就是瓦片说的锦衣卫。

其名为赵龙。

之前为锦衣卫试百户,出海为寇的原因是,查一个案子查到了后宫曹化淳身上。

曹化淳本人还没说什么,听到口风的千户主动就做出了措施。

要将知情者灭口。

多亏赵龙有一亲戚,在千户喝酒时候,就在隔壁包房。

听到了消息后赶忙告知赵龙。

赵龙连夜出海,等过了些时日风头过来,托人回家一打听。

天杀的千户将他六旬老母老父全都打死,妻子和女儿也被发买到了不知道什么地方。

赵龙怒急,伙同几个同伴,也就是偶然认识的瓦片等人。

直接趁着夜色,将千户满门屠灭,蚯蚓竖着劈,鸡蛋摇散黄。

将千户全家的脑袋放在老家门口摞起来成塔,立了一块牌子写杀人者赵龙。

摆上三牲祭祀,点上香和父母说大仇已报。

等到村老来了嘱托,七天之后才能撤。

谁先撤,谁死。

衙役来了不敢动,上报了知县,知县说孝心可嘉,那就等七天。

这祭祀摆了七天,周边卫所的人最近不到五公里,但慢吞吞走了足足半月才到。

那时候赵龙早就跟着出海逍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