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云来客栈。
四人汇合后,坐在客栈的一楼大堂用餐。
大堂内坐满了食客,忙得店小二脚不沾地,脸上却挂着喜气洋洋的神色。
菏泽城位于黄河边上,城内有一湖,名菏泽湖。菏泽城因湖而得名。湖泊面积广阔达千余方,向北连通黄河。湖岸良田万顷,皆靠湖水灌溉;湖内多鱼虾,有渔夫靠此生计。
胡青面前摆着碗菏泽城特色鳜鱼,手上抓着只小油鸡,往嘴里送。
狐狸耳朵天生对声音灵敏。此刻,坐在嘈杂的大堂,食客吃食物的吧唧嘴声,家长里短的小声交谈声,三五好友的寒暄声,夫妻恋人的吵架拌嘴声…声声入耳。
胡青正专心吃小油鸡,突然听到隔壁的隔壁的隔壁靠窗的位置,那桌食客正在议论河伯娶亲的事。
“听说了吗?今年六月六又到河神娶亲的日子了。”
“这次河神要娶哪家的闺女?听说点名要城主的千金,可有这回事?”
“嘁,阴城主怎舍宝贝女儿?河神娶的姑娘,见着哪一个活着了。”
“哪到底是哪家姑娘?”
“嘘!此事说来是机密。你附耳过来…”
阴城主、河神、娶亲,几个关键词蹦入狐狸耳朵里,胡青正好把手上的小油鸡啃完,心满意足。
“我在城主府当差的妻舅泄露,城主认了个义女,叫千秀,打算让她去替代女儿嫁给河神。”
“这…这不是欺瞒河神?河神若是知道了,怕是要发怒!糟糕!我那半亩靠菏泽湖的水田!”
“按说,也是这叫千秀的姑娘倒霉,与城主千金同年同月同日而生,生得也小家碧玉。河神娶亲,不仅看相貌,这生辰八字也是极为看重。”
胡青用温热的湿毛巾擦干净双手,神秘笑道“嘿!有好戏看咯!”
铃铛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什么好戏?!快说说。”
“天机不可泄露。提前知道了,就没意思了。”胡青摆摆手,不愿透露。
“哎!你别卖关子啊!”
见胡青还是不松口,铃铛对着徐慕娥撒娇“师姐,师姐,你让他说说嘛!”
徐慕娥一向对铃铛的撒娇功夫毫无招架之力,随即看向胡青,“什么好戏,说说?”
胡青顿了片刻,得意笑道“六月六日那天,好戏自然上场,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啦!”
“不行,我们在菏泽城补充些粮食物品,至多停留两日。”徐慕娥道。
铃铛撇了下嘴,“好师姐,还有三天就是六月六了,我们看完热闹再走嘛…好不好?”
徐慕娥不吭声。十方幻境启动在即,可不能在路途上耽搁了。
“木师兄…”铃铛见徐慕娥无动于衷,又可怜兮兮地看着木子剑。
木子剑脸色微红,“徐师妹,离十方幻境启动还有些时日,要不我们在菏泽城多留一日?”
徐慕娥狠狠地瞪了眼胡青,见其他两人主意一致,微点头,只好应下来。
六月六日这天,河泽城里人头攒动,街上似乎多了很多人。
正午时分,天上阴云密布。黑云压城城欲摧,风雨欲来,气氛十分压抑。
街上过来一支送亲的队伍。为首的是位老女巫,衣着怪异,脸上画着青红间杂的符。她神色凝重,一路上口中念念有词,听不清楚在念什么。
队伍中间是八抬喜轿,上好的锦缎做的轿面,轿帘被风吹动,隐约有压抑的哭泣声,从花轿中传出来。
虽然今日天气恶劣,暴风雨即将来临,却依然抵挡不住百姓们来观礼的热情。他们簇拥着送亲队伍,一路向菏泽湖而去。
四人挤在人群中,铃铛和胡青正在叽叽喳喳讨论。
“咦!新娘不是嫁给河神嘛?怎么不来迎亲?”铃铛好奇地问。昆仑派也每年也会为年轻男女举行嫁娶之礼,可惜都很简单流程化。
铃铛下山第一次碰上山下的俗世婚礼,感到十分新奇有趣。
“若是普通的嫁娶,自然是男方到女方家迎亲。这婚礼看起来,十分怪异。”徐慕娥紧盯着为首的女巫。
女巫像是在跳大神,口里喃喃自语应是在念咒语。这新娘怕是献祭给河神的祭品。
花轿旁,一位老妪在青年男子的搀扶下,神情哀凄,她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花轿,恨不能把花轿盯出个洞来,好瞧见里边的新娘子。
徐慕娥想,她应该就是新娘千秀的娘亲。
湖岸边上筑了河神庙,从岸边一直延伸到湖中半米。但见那庙里立着位魁梧的神像,手握三尖两刃刀,脚踏万年龟。
传说,河泽湖是天上掉落的石头砸下来的大坑,黄河水倒灌,每年汛季,菏泽湖水淹没良田万顷。天上的河神见湖岸百姓深受涝灾,主动下凡到河泽湖。百姓受到河神庇佑,近几年都没有发大水。
新娘从轿中而出,登上河神庙。女巫围着新娘,口中念念有词,手舞足蹈,摇铃不断。
胡青在角落,拉住位老伯请教,“老伯,河神每年都娶亲麽?娶亲的事,最早发生在什么时候?”
老伯感叹,“自从三年前菏泽湖发了大水,淹死了许多人,大仙就让我们给河神娶亲。河神娶了两位姑娘之后,这两年确实没有洪水。”
“你们有见过河神麽?”胡青问。
老伯正待回答,河神庙里响起一阵喇叭唢呐声。他顾不得回答问题,兴奋地挤到人群前面去。胡青跟上。
只见,四位壮汉抬着一顶竹筏从庙里出来。竹筏上坐着新娘,她的背影微微颤抖。
走到湖水上的露台,四位壮汉把竹筏连同新娘一齐推入湖中。百姓齐齐跪下,异口同声喊道“河神娶亲,天佑菏泽!河神娶亲,天佑菏泽!”
此时,风雷大作,黑云压城,让人喘不过气来。天气恶劣,围观的百姓见竹筏已下水,三三两两开始结伴回城。
竹筏上的新娘,见狂风吹得湖面水浪高涨,吓得哇哇大哭。她颤巍巍站起来,面向湖岸,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
湖岸边的百姓哪里会理她的呼救?有些人头也不回地走,有些回头往湖中的新娘望了几眼,给了个悲悯的眼神,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