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隐疾
温令仪将事情都说了一遍,温辞挑了挑眉,“死了?”
“应该是的。”她们出来的时候都听见康郡王妃哭丧了,不是死了应该哭不到这么惨。
温辞轻轻笑了一声,“从此世间少了一个祸害,常邈应当会很高兴。”
他口中的常邈就是当初救下来的那个秀才。
说完他招了招手,身边的小厮递进来一个精美的檀木盒子,他打开看了一眼,确定没问题之后才递给温令仪。
“这是任家给你的,收着吧,当零花。”
温令仪也猜到了是什么,对于温辞替她讨了一些补偿的事情她表示很高兴。
她几乎可以想象,宣城侯将这些东西拿出来的时候面容该会有多扭曲。
回到家后小憩了一会儿,傍晚又去找了自家娘亲。
云珂是武将之后,温家手中也有兵权,所以镇国公府有个很大的练武场。
云珂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要拿着自己的剑耍两下,偶尔温辞下值回来会陪着练一练。
才刚刚踏进练武场,温令仪就看见云珂举着剑高高劈下,剑啸声伴随着木头劈碎的声音一起传入耳朵。
再往旁边看看,练武场的旁边已经堆了一小堆的木头了。
云珂最喜欢的事情便是一边舞剑一边砍木头,晋国公府根本就不用劈柴,每日将木桩往练武场一送便是。
“娘!”
听见温令仪喊人,她手上的动作也没有任何的停顿,舞剑的动作婉若游龙,但也很快收势了,挽了一个漂亮的剑花,转过身将剑负在身后。
“回来啦?”
今日的云珂一袭窄袖束腰的大红短竭,站在练武场的中央,身后是大片橙黄色的落日余晖。
就连发丝都带着光芒一般,英姿飒爽中又带着些神圣感。
温令仪差点看呆,说来她娘都已经四十出头了,岁月却好像并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
“怎么了?”云珂好笑的看着她,“快过来跟娘练练,让我看看你的剑法有没有退步。”
“好!”温令仪点头,“我去换身衣裳。”
她的剑法自然是没有退步的,除了躺在床上的最后那半年,其余时间,哪怕病了,她也依旧会拿着树枝在院子里当剑舞。
只有这样,她才能记得,她曾是能文能武的建阳县主温令仪。
而不是尖酸刻薄,满心算计的任家妇。
她前脚去院子旁边的厢房换衣服,后脚温韬就回来了。
看见练武场中央的云珂同样怔在当场,满腔的爱意又开始翻涌。
云珂看着他的样子挑眉,笑的张扬又肆意。
温韬就要抬脚上去抱人,下一秒,温令仪从厢房里出来了。
见状,他又若无其事的收回脚,坐在廊下的椅子上,老神在在地开始喝茶。
女儿到了年岁,真是不嫁有不嫁的好处,嫁也有嫁的好处。
温令仪看见温韬,走到他面前行了一礼,然后提着剑翩然地走入练武场中央。
抬手,“娘,请多多指教。”
说完,手腕转动剑柄,朝着云珂奔去。
两柄剑相撞,锵锵作响,傍晚霞光映下,带着些暖色的剑光在院子里跃动。
即便两人力气都大,打斗间一股排山倒海的气势袭来,剑气一道又一道的划过。
可两人的动作都是漂亮的,闪躲进攻间皆如轻盈飞舞的燕,让人赏心悦目。
“嚓——!”
两刻钟后,温令仪手中的剑被挑了出去,剑直直地插进旁边的梧桐树上,树身晃动,落叶飞舞。
“是我输了。”温令仪笑笑,很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剑又一次被挑下的事实。
她被困在院子里,即便有时间便练练,但到底比不上自家娘亲日复一日的练了几十年。
云珂向前两步,伸手在女儿的头顶摸了摸,“没事儿,你做的已经很好了,如今的你,都能打得过有经验的将军了。”
若光看招式经验那自然是不能的,但谁让自家女儿天生力气就要大旁人三四倍呢?
“哈哈哈哈,你娘说的对,你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温韬说完,又看向云珂,毫不掩饰的夸赞道:“夫人的剑术当真是一日好过一日,为夫不如夫人多矣。”
“别贫嘴。”云珂睨了他一眼,又看看温令仪,“走,咱们先去洗漱,然后回正院吃晚饭。”
“好。”
皇宫里。
天下最尊贵的母子对坐着,身着蜀锦常服的太后一脸无奈,
“霄儿,后宫只一位董家女终究不是个事儿,如今战事已了,四海升平,为何不选秀?”
太后的对面,是如今年二十四的皇帝——赵丛霄。
见赵丛霄不说话,太后又道:“我听闻董书禾还是……你既不喜欢她,不想碰她,为何又要将人迎进宫?”
“霄儿,你这做法不对,既将人迎进来了,便不能放着不管。”这不是耽误了人家女孩子的一生吗?
便是察觉到董丞相有不臣之心,那也不必去报复一个无辜的女子,就让人家好好儿的嫁出去,来日清算的时候,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安稳的过完一生也未可知。
董书禾她知道,在家时被继母苛刻,没有享受到作为丞相嫡女的一点荣光,如今又要承担丞相的罪孽,这何其可悲?
赵丛霄低头垂眸,神色不明,过了许久,在太后忍不住又要开口前轻轻唤了一声,“母后。”
“我……”像是难以启齿,他抬头看了一眼太后,又低下了头,“我身有隐疾。”
“什、什么意思?”太后瞪大了眼睛,根本不相信自己听见的,又问了一遍,“身有什么?”
赵丛霄脸色难看,咬着牙,又道:“身有隐疾。”
说到身有隐疾,太后第一反应便是‘起不来’,她急急道:“太医呢?有没有找太医看?太医怎么说?”
“皇儿啊,咱们不要讳疾忌医,一定要找太医瞧瞧。”
难怪,她的霄儿十二岁登基,十六岁便御驾亲征,长得高高大大,又英俊非凡,偏偏御及十二载,身边愣是一个女人都没有。
董书禾这个贵妃还是在大元九年的时候迎进宫的。
“母后,不是那个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