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公元223年以来,对于曹丕这位新任皇帝来说,这一整年都不省心。

漠北的鲜卑领袖轲比能、辽东的新任太守公孙渊,一直都在持续不断的袭扰他大魏帝国的北部以及东北部边境。

轲比能仗着他据有代郡、上谷,一直来回不断的对着幽州全境跑图骚扰,偶尔还会来一次远距离跳跃,插到并州方向,在顺着冀州一路回到幽州。

至于公孙渊,他仗着割据辽东地区,大魏鞭长莫及,收拾他需要劳师动众,不仅狂插幽云一带、继而染指河北,还跨海奔袭骚扰山东的青州一带。

可以说,并、幽、冀、青这四州人民这一整年可是被这两货给骚扰惨了!

而且奇了怪的是,这俩货就像是约好了一样,隔一个月就来一次、隔一个月就又来一次,而且永远是大魏军队到了、人家跑了,大魏军队一撤、人又来了,大魏军队威容齐整、士气十足的时候,人家绝对离得远远的,而一旦由于长途跋涉,军荣不整、士卒疲惫的时候,这帮家伙骑着马搭着箭又来了。

而且你偏偏拿人家没办法,因为对方那是骑兵,在古代就是机动性最强的部队,风一样的跑过来抢一阵就跑了,绝对不和你多耽误一分一秒。

面对轲比能和公孙渊不知道是谁传授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打法,就连一向对付游牧民族骑兵部队很在行的幽州军队也快要疯了,纷纷直呼再这样打下去,只怕是脚都要被磨断了。

曹丕有心想要对这俩货来一次全面围剿,但无奈人家来得快、躲得也快呀,而且这两货所在的地方也都是塞外苦寒之地,路远就不说了,环境还恶劣,等到大魏铁蹄一到,人家直接坚壁不出,就是不和你正面迎战,而且不知怎的人家储存的粮食就是管够,甭管你怎么围、围多久,嘿,就是耗不死!等到大魏粮草将尽、将士精力疲弊而撤退的时候,这两货又立即带兵出来追击袭杀一阵……曹丕人都麻了。

而这一整年令曹丕揪心的还不止是大魏北部边疆的情况,帝国西边,雍凉二州由于自古以来民族成分复杂,曹老板虽然搞了一次又一次的移民,但还是没能完全进行降伏,一波又一波的起义军,打着大汉的旗号闹事,简直就是雨后春笋一般割都割不尽,你派正规大军一到,人家立马跑到山里面藏得好好的。

而每次雍凉二州起义四起,汉中方向,诸葛丞相立马发力,屡屡派遣马超领着小股兵力对着关中平原就是一顿突突,和关内义军遥相呼应,都成常态了,一个字就是玩儿,就是故意消耗你的兵力。

诸葛亮这边一有动作,襄樊那边的关羽自然也没闲着,领着他的汉水陆战队对着洛阳方向就是一遍遍军事演习,过程中,高欢也参加了几次小型战场,体验了一把上阵杀敌的快感。

每次关羽一动弹,曹丕就被吓得胆肝俱裂,没办法,那可是一位能威震华夏的主,而且,真的离他特别近啊,曹丕不是没动过夺回襄樊的念头,但没办法,二爷亲手操练的汉水陆战队机动性真的太强了,水陆结合的防守还击打法,自带降维打击的效果,而他曹丕的兵明显不够硬啊。

北面、西面、南面都有人不断骚扰,那么又怎么能少了东南方位的东吴呢?自打夺取合肥和寿春两大重镇之后,吴老二的底气那是一次比一次足了,吕蒙和陆逊仗着东吴水军的迅捷,也是不断地开展小规模北伐,虽然都被张辽击退了,但张辽也没有办法灭了人家啊,人家下一次心情一高兴又来了,呵,跟打猎逗狗一样。

打仗拼的是兵力、比的是后勤,大魏帝国在东、西、南、北全方位的防守中,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都在剧烈地持续损耗。

大魏虽然占着十州之地,人口也是有着高达440余万,比起蜀汉的90多万、东吴的230多万,自然是多得多,但你再是人口多那也是禁不住耗的呀,毕竟双拳难敌四手、毕竟你现在是遭遇到了四方全面围殴。

就算兵力再是雄厚,经济如何如何好,那又怎样?漠北、辽东、雍凉、汉中、襄樊、东吴这几家每次只需要派个几千人往那里一杵,你咋的也得派个近一万人去对战吧,一家一万,你总共得花多少兵力?对方再稍微再加个几千或者加到一万,你的总数都超多少了?再加上大魏是全方位的调动,基本就是举国之力了,谁家好人经得住这么折腾。

战争打的就是钱,《孙子兵法》中有这么一句:“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打个十万规模的仗,那就需要百万人家停止生产劳动,每天损耗的钱财都在千斤之上,运一个人的粮食前往前线,遇到山路崎岖点的,需要二十个人才能办到,如果久战不下,国家迟早会被拖垮。

曹丕也是纳了闷了,他曹魏难道是干了啥伤天害理的事儿了吗?惹得整个华夏所有势力全逮着他一个人儿薅,这些人还全都是像商量好的一样,曹丕总觉得,这背后隐隐有一张大手在操控一切……

自古以来由于大兴师旅而亡国的末代暴君例子数不胜数,曹丕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但这一整年的四面八方、大大小小的战争都不是他主观想打的呀,他完全是被动招架的,说将对方打趴下,对面直接跑了,说坐下来议和,对面也跑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最近那些兵甲不足、士卒伤亡、粮食大减、百姓闹事的一张张奏折,看得他是心烦意乱。

就在这时候,一封请求决战的信件正在向着洛阳方向疾驰而来。

那封决战信,正是高欢写的,关于蜀汉和曹魏一战决胜负的信件。

曹丕收到这封信,自然是乐于接受,毕竟他现在太需要一场胜利的战争为自已的威信加点了,而且若是赢了蜀汉,那么蜀汉短期内自然不会再有动作,至少汉中和襄樊方向可以缓口气了。

高欢针对曹丕采用全方位围殴的策略,是很容易理解的,那就是为了大大消耗曹魏的国力,作为三国势力中的老大,高欢自然知道这个骨头是非常不好啃的,怎么说也是曹老板一手创下的,能好打才怪了。

要想灭掉一个国家,最好的自然是等其内部生乱,实力先自已内耗掉一大波,这时候在进行收割便相对容易得多了,曹魏的底色承继于曹老板,而曹丕也不是个轻松拿捏的主,所以想要等起内部生乱,自然是很难,“没有问题那就制造问题”,所以高欢计划了这持续一整年的东西南北全方位围殴。

那他为什么不再多骚扰个两年、等其越发虚弱呢,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这种多方驱动形成合力的局面,能持续一年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每个人都不是傻子,不可能一直乖乖听他的要求。

第二个,他必须要在曹丕在位期间就把曹魏彻底打崩,历史上曹丕在位仅仅六年时间,而继位的曹睿才是真正守住曹老板创下基业不崩盘、扶住曹魏高楼而不倒的那位,这位魏明帝颇有手段,就算是诸葛丞相与他对线都是大感棘手。

高欢挑拨了曹丕和司马懿的关系,但没有挑拨曹睿和司马懿的关系呀,原本历史上曹睿虽然对司马懿也是一直防备,但却是通过手段运作比他爹还高明地把司马懿物尽其用地用好了、用到位了,丞相六出祁山而北伐不成,最大的阻力就是司马懿,而司马懿的背后,正是这位魏明帝。

因此高欢必须趁着曹丕在位的这短短六年把曹魏击垮,等到曹睿上台、变数一起,那么一切就不好说了,而且到时候魏国政局也稳定下来了、经济也略有发展了,想要再轻易灭掉就没那么容易了。

吞掉一个政权的最好时机,就是一头一尾,刚开始时立足未稳、要结束时内烂外废,这两个时候采取行动是最好的。

高欢眸子里闪过一丝狠厉,喃喃自语道:“曹丕啊曹丕……我要让你的大魏,成为继王莽的大新之后,又一个一世而崩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