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投奔
杨秋年此时想掉头就走,这钱多多就是一个江湖骗子,几亿人口,疆域上亿平方公里的国家,治理起来哪有那么容易。
多少官员前赴后继的努力二十年,你一个人只用五年就能做到吗?
“空口无凭,如何证明你的言论。”
保持礼貌,还是问了一句。
看出杨秋年眼中的不耐烦,钱多多走到里屋,拿出一沓玉简,放到桌子上。
“你不妨看看我写的策论,看完你就明白了。”
打开玉筒,他倒要以二十一世纪的眼光,看看这钱多多是何方神圣。
……
玉筒上洋洋洒洒写了大几万字,以土地制度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经济活动。
封建社会,土地就是最为重要的东西,百姓的生计,国家的财政,都来自于此。
神州大陆上的大部分势力都实行土地私有制,无论你有多少土地。
都要按照人头来缴纳税款,家里的人口越多缴纳的就越多。
这种私有制度产生许多问题。
大地主上千亩土地,只需要纳一个人的税,甚至不交。
而百姓只有几亩田地,每年纳的税和地主一样。
稍微有个天灾人祸之类,没有收成,百姓根本交不起税,只能把家里的土地变卖给地主,再去地主家里打工,帮地主种自已原来的土地。
长此以往,地主豪强兼并的土地越来越多,百姓民不聊生。
……
半个时辰后,杨秋年合上了玉筒,深吸一口气。
这上面不仅剖析了许多制度的弊端,而且在最后提出了新的制度。
“钱老板大才,佩服佩服。”
.“哈哈,我早说了,这套制度一定可以改善大宣的经济状况。”
钱多多如同获胜的小孩一般,从椅子上跳起来,高兴道。
“但恕我直言,钱老板这套政策恐怕难以施用。”
“为什么?”
钱多多不解道。
玉筒上的土地方案解决的就是收税的问题。
根据每个人实际土地的多少,进行纳税。
不再向没有土地,或者是拥有很少土地的百姓纳税,这部分人口基本占据王朝的百分之九十九。
可是这些人不纳税后,每年王朝的赋税从何处来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向土地多的地主豪强征税,地越多,收的税越狠。
这种制度的确可以极大的限制地主的土地兼并,还能给底层百姓生存的空间。
但是触碰到了世家的利益,这些强大的家族,怎么可能让这样的政策施用下去。
“你这套政策若是想践行下去,就要面对千年世家,地方豪强的阻拦。”
杨秋年解释道。
“那又如何,这套政策是交由大宣皇帝实行,谁敢忤逆。”
钱多多自信道。
“你是不是忘了,皇帝才是最大的世家!”
钱多多愕然,他没有想到这一点。
对啊,皇帝才是最大的世家,他的土地才是最多的,这样的政策若是下去,恐怕皇帝不仅不会开心,还会直接拿自已开刀。
看着钱多多不知所措的样子,杨秋年出声道。
“什么事情都不可一蹴而就,我们可以慢慢实行,大宣王朝当今的皇帝乃是圣君,未尝不会同意实行你的政策。”
“而且你不是投奔我吗?”
听到此话的钱多多,恢复之前的自信,说道。
“等世子神山论道完,我就出山辅佐世子,以后在钱财上面无需担心,纵使千百万两银子,我钱多多都能挣到。”
杨秋年暗暗震惊,大宣一年的税收才是两千万白银,你这都能赶上王朝的税收。
“对了,我这里还有此次参与论道的天骄信息,我拿给你。”
一听这话,来了兴趣。
“你还有情报机构?”
“做生意,怎么能没有自已的信息来源,什么不知道,不得亏死。”
说话间,又拿出一沓宣纸。
......
“你这上面,怎么还有人家的私生活啊?”
杨秋年有些沉默,调查信息无可厚非,怎么还有八卦。
“额...我比较喜欢吃瓜..不,调查的清楚更容易把握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钱多多尴尬道。
“不碍事,我走的时候能不能给我几条你门口养的龙鲤,我用玉佩和你换。”
杨秋年问道。
“区区几条鱼而已,世子想要,全部拿走便是。”
“反正我投靠你之后,这赌场就直接关门了。”
和钱多多闲聊几句,商谈一些事宜后,就离开了赌场。
才出赌场大门,就看到最先被扔出去的大汉,跪在地上乞讨。
“好心人,赏点银子吧。”
“好心人...”
杨秋年在衣服里面翻找出几两碎银,放到大汉面前。
“好心人,您一定发大财,一定健康平安。”
大汉语气急促,随意说了几句祝福之话。
都没间隔一分钟,带着杨秋年给的几两银子,重新跑进赌场。
亲眼目睹这一幕的杨秋年,心中万般无奈。
此人已经无可救药
......
走在街上,问道。
“富贵,你不是什么都能看清吗?赌场的那个钱老板如何。”
“嗷呜~按照本狐的看法,他对你没什么恶意,再多就看不出。”
富贵舔了一下爪子说道。
没有恶意就好,至于忠诚与否,还是需要慢慢的培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再说,一个商人而已,有自信拿捏。
找处酒楼,给富贵投喂。
“小二,来几斤上好的妖兽肉。”
“好嘞,马上就来。”
几分钟后。
“客官,您要的妖兽肉,嘿嘿。”
小二把餐盘放置桌子上,堆笑道。
“嗷呜~”
富贵早就急不可耐了,直接跳到桌子上,开始撕咬妖兽肉。
看着这一副滑稽模样,杨秋年不禁笑出了声。
“富贵,注意点形象。”
“好吃好吃,公子也快吃。”
“还算你有点良心。”
又叫了几道热菜,和富贵一起用饭。
看着窗外热闹的街道,杨秋年有些想念远在皇宫内的李明月。
自已这大半月都未找她,不知这会李明月在宫内一个人每天做什么事情。
长乐殿内的李明月。
“阿嚏!”
“谁骂我啊,唉,死杨秋年还不回来,我一个人都快无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