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翊又咳嗽了几声,
他握拳抵在唇边,唇角却带着微不可察的笑意。
这样的代价若是能换来喜欢之人的爱,那倒也是值得的。
木听蓝正在熬药,看着陶罐里的黑乎乎的药物,木听蓝不禁有些同情沈翊。这药看着就不像是人喝的。
“小姐,小侯爷好像起高热了!”春兰过来禀报着。
木听蓝一听,面上涌起了几分担心,这人到底也是为了救他才会如此。
木听蓝加快速度将陶罐里的药汁倒在了一个精致的白底小碗中。
…………………………
沈翊听见外面在敲门,赶快把滚烫的热毛巾从额头上拿掉。
“进来吧!”他虚弱的说道。
木听蓝端着黑木托盘,推开了门,将手上的东西放下后,又将门关上。
一双素手探在沈翊的额头上,差点没把木听蓝吓到。
怎么会这么烫?他头上着火了?
木听蓝认真的看着沈翊,可沈翊的面色属实不像是作假。
木听蓝在他床边坐下,准备拿起药碗。突然想起她是秀女,沈翊是小侯爷。若是她给沈翊喂药,是否太过………………
木听蓝的手微微顿住,刚要开口让沈翊自己喝药。
“可否劳烦木小姐一二?”沈翊开口道,嗓音温柔清冽。
他说的很慢,咬字清晰,气息微弱,好像害怕木听蓝拒绝。
眼尾发红,祈求的看着他。
罢了罢了!
木听蓝拿起药碗,用勺子慢慢的喂给沈翊。沈翊乖乖的喝下,像只听话的小奶狗。
他喝药时,喉结上下滚动着。喝完后,嘴角还残留着一些药。
冷白的皮肤和黑乎乎的药汁碰撞,更显得病态妖冶。木听蓝刚想替他擦去唇角的药汁。沈翊却舔了舔唇角,眸色深沉的看着木听蓝。
木听蓝闻到了男人身上清冽的松香,干净好闻。
一时间,木听蓝怔住了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她注视着沈翊因为脸色苍白而显得殷红的唇。他的唇红如血,透着水光。
明明还虚弱着,唇色不知为何那么诱人!
一声轻笑将木听蓝唤醒。
还未反应过来,手上的药碗已经被沈翊夺去,沈翊若有若无的碰到了木听蓝的指尖,带起阵阵的酥麻感。
木听蓝的漂亮白嫩的手指微微蜷起,还有些晕乎乎的。
“多谢木小姐!”沈翊一饮而尽。
这药木听蓝看着就苦,可沈翊面不改色,甚至木听蓝还能在他脸上看到一丝笑意。
这气氛不太对劲,木听蓝想起沈翊还在发着高热。
“我去找大夫,你还发着高热呢!”木听蓝迫不及待的想要在这奇怪的气氛里抽身而去。
…………………………
幽州,
冬日里的幽州更加寒冷,这里远远看去就是一片的白茫茫,根本看不出这里是何处。
盛煜的手几乎都要僵硬了,皮肤也冻成了红色。
他挥舞着长戟,一刻都不肯松懈。气质也和之前的纨绔气质大不相同了。他浑身都裹挟着肃杀之气,眉宇冷峻,脸庞的轮廓也冷硬了许多。看起来生人勿近。
齐景逸看着好兄弟除了练武就是练武,摇了摇头。这怕不是个武痴!
说起来也巧,他在军营里不受待见是因为刘鹏,前些日子军营里添了个新人也就是盛煜。不知是上面人特意嘱咐还是怎的,盛煜在这也不受待见。
于是,他们两人就阴差阳错的凑在一起了,说起两人被流放的原因,颇有些许同病相怜之感。
“你都练了多久了,喝点酒暖暖身子吧!”
齐景逸丢过去一个酒囊。
盛煜轻松接过,动作还是一贯散漫潇洒,仿佛与之前那个死去的盛煜重合。
“谢了!”他道了谢。
盛煜打开酒塞,猛喝了一口。喉结上下滚动着,放下酒囊又随意的抹了抹唇边的酒渍。
“你有心事?”同为男人,齐景逸看出盛煜心里藏着事。
听了这话,盛煜不禁又想到那个没心没肺、冷漠无情的女人。他烦躁利落的将手中的长戟挽了个花,收了起来。
见盛煜没说话,齐景逸笑了笑也没再问。
这个在战场上拼命的少年郎到底藏着怎样的心事?倒是有趣极了。
盛煜又喝了一口酒,幽州的酒水烈得很,这两口酒下来,盛煜只觉得似有烈火在心口上灼烧着,让他痛苦不已。
“你说,这世上的女子……………………”
罢了,盛煜清醒过来,那样无情无义的女子根本就不值得他喜欢。盛煜的心里堵着一口气。
等时间长了,他自然会忘了她!
齐景逸可是听到了盛煜的话了,他不禁失笑。
原来是为情所伤啊!
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亘古不变的道理。也不知那女子是何等容色竟然让他这位兄弟迷恋至此。看似不在意了,实则心思都写在脸面上啊!
齐景逸不禁感叹起来,这情!可真是碰不得!
“我该回去吃饭了,不然,千雅该等急了!”齐景逸摇了摇头,满面笑意的准备回去。
盛煜眼里闪过羡慕,就连他自己也未能察觉到。
幽州城,总兵府。
李元起接到手上的公文,过了一会儿便狠狠的掷于地上。他脸色铁青,瞠目切齿。
“无耻!当真是无耻!”他按捺不住怒火的大声吼道。
过了一会儿,李元起的怒色褪去 ,渐渐浮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不安之色。
幽州到了冬日全靠朝廷的补给才可度日。以往的粮草虽然被克扣,可到底也能勉强度日。现如今竟是以一句“国库亏空”了事。这简直就是莫大的笑话!
这个冬日该如何度过?李元起的眉毛上扬,挤在一起。满面的担忧之色。
幽州人烟稀少,土地上更是寸草不生。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还要日夜防备着北狄人来犯,本就过的艰难。
圣上却在京中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宦党把持朝政,京中一片乌烟瘴气。根本就不把他们这些人的命放在眼里。
这样的人怎么配这九五至尊的位置?又怎么配数万幽州军为他浴血厮杀,誓死效命?
李元起的眼神失望,内心却悄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为了稳定军心,李元起并未把这个消息放出去。
仓库里的粮食越来越少,这些天,李元起也是愁眉不展,不知如何是好。
再过半月,粮食就要吃完了。
不知是怎么走漏了风声,军营里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今年朝廷不会送来粮草。一时间,军营里阵营大乱,许多士兵甚至喊着要逃走,不然的话大家都要死在这个冬天了。
有大胆的士兵甚至企图逃走,还是李元起拿着长刀守在关口,下了杀令,才勉强震住这些士兵。
总之,幽州守军的形势不容乐观。
李元起甚至不敢想象若是北狄此时来攻城,幽州的下场会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