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变
“啊???”
这一声全场爆发的非常整齐,正如他们心中的疑惑一样。
说实话,这个搞法看上去情商似乎不太高。
但,钱石磊很喜欢。
本来他对魏仲华没什么感觉,甚至有那么一丝反感,也许是看不惯魏仲华很出风头。
但现在不是了,他决定以后在龙科大要罩着这个弟弟。
“小华啊,这什么情况?”
钱老迎了过来,魏仲华同时退下讲台。
“爷爷,这个课题刚才我在查看资料的时候意外的攻克了,所以我就想着大家时间宝贵,还是不要浪费的好。”
“啥?你看一眼就攻克了?好好,不愧是我孙子,确保没问题吗?”
“嗯,可以确定,放心吧爷爷。”
“嗯,行,爷爷相信你,不过大家来都来了,爷爷想着要不你上台把方法讲一下,让大家都学习一下,小华你觉得如何?”
“当然可以,我听爷爷的。”
其实钱老没太在意魏仲华的这种没情商的行为,毕竟老爷子一生也很执拗,向来不喜欢搞形式主义。
只要难题能解决,开会不开会根本不重要。
至于情商,作为理科生,科研人员,这东西似乎不太需要的样子。
钱老这么做是真心想让大家多学习,对于魏仲华钱老确实很放心,对于学术的造诣用钱老自己的话说,绝对不会比自己低。
可他们爷孙不想,不代表现在的其他人能扛得住。
看见爷孙俩在一旁窃窃私语很多人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这也太不像话了,你们看,钱老都不乐意了。”
“不是兄弟,你哪只眼看出钱老不乐意了,我看他老人家一直在笑啊。”
“不管咋说,这都太儿戏了,卫星上天可不是儿戏,岂能是一个娃娃说能办就能办的?”
“没错,就算他有主意也应该说出来大伙研究研究才是,这样才符合钱老的科学态度。”
“是啊,钱老一生以严谨著称,他这个孙子看上去可不太严谨。”
就在大家持续表达不满,并且越来越气氛越凝重的时候,钱老走上了讲台。
“来了,关键时刻还是得看钱老。”
“嗯,都别说话了,听听钱老是什么意思,我这其实还是有好建议的。”
“不光你有,我手里也有建设性意见,如果放出来大家讨论一下,没准真的可以突破技术难题。”
很多人直到现在依然不相信魏仲华能提出可行的办法。
此时钱老走到讲台上轻咳一声,缓缓开口道:
“嗯,行了,大家都听到小华怎么说的了吧,可行的方案已经有了,相信大家也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小华给大家讲解一下。”
说完,钱老下台,魏仲华上台。
全场再次傻眼。
什么情况?这怎么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难道说这小子真的有办法?
这不太可能吧!
台下的人除了震惊就是好奇,眼神齐刷刷的看向上台的魏仲华。
只有钱石磊有些百无聊赖的再次把头低下,他倒不是不想听,而是这确实不是他的领域。
低头也不是摆烂,而是他在攻破另一个网络安全的难题。
因为在他眼里,网络信息的通讯安全其实比卫星上天还重要。
他丝毫不怀疑卫星可以上天,只不过早晚的问题。
但从他学习的专业来看,上天之后呢?
即便你有了眼睛,可如果被人蒙上了呢?
众所周知,雷达这种信号是非常容易被人捕获的。
就算没能第一时间捕获,那也可以释放屏蔽信号,让设备再度成为瞎子。
所以如何不被敌人屏蔽信号,这对他来说就是更重要的课题。
于此同时,魏仲华的发言也正式开始。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确定一件事,其实大部分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技术难题。”
“报告上看,目前难点有两个,一个是定位的精准度问题,一个是自主研发原子钟问题。”
“但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那就是精度与刷新率的问题。”
“原子钟负责刷新率和校准,从梅教授的报告来看,其实是已经完成的事,这个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一开始大家听得很仔细。
有一部分对魏仲华比较认可的人频频点头,同时试图能学习到些什么。
而另一部分就是对魏仲华有质疑的一批人。
这批人仔细听的目的就是为了找魏仲华的漏洞。
果然,当魏仲华说原子钟没问题的时候,负责研究的梅教授没有发言,只是长舒了一口气。
这件事其实梅教授也是这么觉得的,只是精度问题依然存在,这让他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
但他不说不代表有人不提。
魏仲华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出现了一个声音:
“可是原子钟没有问题的话,那为什么我们的精准矫正一直会出现偏差?”
这个声音一出现很多人也立刻开始点头,表示赞同。
而钱老此时似乎正在认真思索,其实他的见解与魏仲华不谋而合,可却一直找不到问题的关键。
“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北斗的问题压根就不是技术问题!”
这句话一出口,全场哗然。
大家都没能理解魏仲华的意思。
魏仲华也在这时解释道:
“在座各位都是科学大佬,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鹰酱的导航卫星是多少颗?每年发射多少颗?大家觉得这是为什么?”
“!!!”
一句简单的话让一大片人如梦初醒!
是啊,我们这次要发射的卫星只有两颗,而鹰酱在天上已经有了这么多卫星,可是每年还在不停的发。
这是为什么?
难道卫星不要钱吗?
还是说为了更新?为了维护?
不!都不是!
因为一颗卫星发射后,他所形成的定位是一个圆周的面。
这一点在座的科学家已经发现。
“相信大家已经注意到问题了,所以有些时候解决问题不是靠技术,而是思路要变一变!”
“陈教授这里其实想法没错,双星系统确实会精准不少,但是还是不够,甚至三颗星都不够!”
“让我说的话,至少要四颗卫星同步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