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让他无法平静,他甚至跪在床上开始磕头,祈求平安。

他喃喃自语:“海公公,杀了你的人在慈宁宫里住着,你要报仇就找她去,哎呀,公公冤有头债有主。”

陈楚峰知道,这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这世上流传已久的信仰。

他希望自己能在这场恐怖的夜晚平安度过,同时也为死去的海公公祈求复仇的机会。

夜越来越深,诡异的声响仍在持续。陈楚峰强忍着恐惧,安慰自己这一切都会过去。

他闭上眼睛,试图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让自己摆脱恐惧的困扰。

然而,内心的恐惧始终无法完全消散。

他想象着海公公的冤魂在夜晚游荡,寻找复仇的对象,越想越害怕。

深夜,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太后寝宫的地板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光影。

此时的太后,一改重伤之时的虚弱模样,她精神焕发,重新梳妆打扮了一番。

太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让人不敢直视。

她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然后将精致的茶盏轻轻放在桌子上。

茶盏与桌面发出一声清脆的碰撞声,仿佛打破了深夜的宁静。

太后抬头看向殿内的宫女,语气严肃地问道:“你办的事情,办的如何了?”

她关心的不是别的,正是朝廷内外的重要事务。

今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皇太后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但她仍然坚持处理国事,不愿有丝毫懈怠。

这时,从暗处走出来一个胖宫女,她名叫珍珠,是太后身边的贴身宫女。

珍珠弓着身子,恭敬地回答:“太后,我刚刚到了指定地点,并没有看见那个邓师兄啊。”

她提到的邓师兄,是太后的一位故人,近日来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太后听闻此事,心中不禁忧虑起来。

太后微微皱起眉头,神情严肃,思绪万千。

她明白,这件事情并不会那么简单。

邓师兄突然失踪,定是有原因的。

她不禁怀疑,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此时,太后寝宫里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仿佛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皇太后的眼睛微微眯起,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一切。

她缓缓开口:“哦?这么说来,那个四十二章经还没有落入其他人的手中。”

语气中透露出淡淡的疑惑和担忧。

在一旁侍奉的珍珠并没有听清楚太后的碎碎念,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后,您说什么?”

太后瞥了珍珠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耐烦。

她现在最关心的就是邓师兄的失踪和四十二章经的下落,而这些,珍珠这个小孩子根本无法理解。

太后淡淡地说道:“你下去吧,这里有我一个人就行了。”

珍珠不敢耽搁,连忙低头应道:“是。”

她知道,太后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人静一静,思考问题。

而她,作为一个忠诚的侍女,应该给予太后足够的尊重和空间。

太后目送珍珠离开,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知道,这件事情不会那么容易解决。

清晨,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柔和的光芒穿过窗棂,洒在卧室的每一个角落。

这束阳光似乎拥有神奇的力量,将宁静的夜晚一扫而空,带给人们新的一天。

在这充满希望的时刻,晨光逐渐加强,愈发耀眼。

它透过窗户,与室内的摆设相互辉映,仿佛为每一个物件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那窗棂上的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阳光继续在卧室中穿梭,轻抚着熟睡的人们。

它温暖了房间,也温暖了人们的心。

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渐渐地,人们从梦中醒来,迎接这新的一天。

晨光鼓舞着他们,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活力与激情。

窗外的树木也被阳光所感染,开始了它们忙碌的一天。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这明媚的早晨欢呼。

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独特的魅力。

陈楚峰刚刚从一个漫长的梦中醒来,梦中的一切犹如昨日,清晰可见。

他伸了一个懒腰,试图把梦境中的情景抛诸脑后,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显然还没有完全从睡梦中清醒过来。

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脸上,暖洋洋的。

他准备转过身,回到温暖的被窝里,继续享受梦境的余温。

然而,此时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了他的思绪。

这是一个太监的声音,清晰而尖细,陈楚峰并没有听过这个声音。

他慌张地站起身,拿起衣服一边系扣子一边问道:“谁啊?”

声音门外的人回答得依旧欢快:“是我们呐,桂公公。”

陈楚峰心头一震,立刻意识到门外的人是来找他的。

他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衣服,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精神。

毕竟,作为皇宫里的公公,他知道自己的职责和地位,不能让任何人小瞧了去。

门外的人似乎已经习惯了等待,声音依旧欢快,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陈楚峰扣完最后一个扣子,然后问道:“这一大清早的,哪里来的什么喜事?”

四个小太监簇拥着推开了一扇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仿佛有什么天大的喜事要分享。

他们见到陈楚峰,立刻依次跪下,纷纷恭喜道:“恭喜桂公公,大喜事啊!”

陈楚峰闻言,一脸的疑惑。他并非寻常人,而是宫中的聪明人,素来以沉稳机智著称。

面对四个小太监的恭喜,他淡淡地问道:“什么大喜事?”

四个小太监你看我,我看你,然后齐声道:“桂公公,您要升官了!”

这句话像一颗重磅炸弹,让陈楚峰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

然而,这种情绪仅仅一闪而过,他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哥儿几个快点起来,有事情慢慢说就是了。”

陈楚峰扶起四个小太监,语气平和。

他们站起来后,其中一个胆子较大的小太监说道:“桂公公,这是太后娘娘颁下的懿旨,海公公因病身亡,尚膳司副总管的位置,就有桂公公您来担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