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峰一听到皇太后要见自己,他的心情顿时变得十分烦躁。

在清朝这个封建社会里,尊卑有序,礼仪严谨。

陈楚峰早已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种种繁琐的礼节,但对于皇太后的传唤,他总是感到无法抗拒的压力。

这次也不例外,他的内心充满了抗拒和无奈。

一想到又要面对皇太后的威严,他不禁抱怨地想。

这回又要磕头,烦死了,这清朝的人可真是把奴才做到了极致。

在他的心中,虽然他对皇太后的尊敬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种尊敬背后,也藏着他对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厌倦和无奈。

陈楚峰的生活并不容易,他不仅要应对皇太后的传唤,还要应对日常生活中种种繁琐的礼节。

他羡慕那些生活在自由时代的人,但他也明白,自己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

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次传唤不要太过于麻烦,让自己能够尽快回到平静的生活中去。

虽然心里是这样想的,但陈楚峰脸上依然保持着笑意满满的迎合态度。

他深知在太后面前,言行举止都要谨慎恭敬,不敢有任何怠慢。

这次的召见,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种无上的荣幸。

他深知自己能够得到太后的关注,就意味着在朝廷中的地位又将有所提升。

“嗻。”陈楚峰恭敬地回应,仿佛被太后召见是天大的喜事一般。

陈楚峰整理了一下衣服,跟着传口谕的太监走了进去。

刚一进门陈楚峰就跪在地上。

“奴才小桂子给太后娘娘请安。”

陈楚峰,一名忠诚可靠的太监,小心翼翼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物,确保毫无瑕疵。

他紧跟在传口谕的太监身后,踏进了富丽堂皇的宫殿。

刚刚跨过门槛,陈楚峰立刻跪在地上,神情谦卑,语气恭敬。

“奴才小桂子给太后娘娘请安。”

他磕了个响头,额头触地,表达对太后的尊敬。

在皇宫的一处偏殿内,传口谕的太监陈楚峰恭敬地站在原地的背后,小心翼翼地小声说道:“哎呦喂,桂兄弟,太后娘娘正在里面等着您呢。”

陈楚峰闻言,立刻抬起头,目光扫过空荡荡的厅堂,意识到自己刚才的疏忽。

于是,他赶紧从地面上站起来,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里面的屋子走去。

他的心中充满了敬意,因为太后娘娘的身份尊贵,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疏忽怠慢的。

小桂子匆匆忙忙地走进内屋,双膝跪地,恭敬地向坐在主位上的太后娘娘请安。

“奴才小桂子,给您请安,愿您吉祥如意。”他语气谦卑,面带诚挚的笑容。

然而,当他一抬头,却发现小玄子正坐在主位上,与他预料中的太后娘娘不符。

小玄子调皮地跟陈楚峰挤眼睛,似乎在暗示什么。

小桂子一时没反应过来,心里疑惑重重。

小玄子见状,故意指着另一个方向,咳嗽一声,提醒陈楚峰注意。

陈楚峰顺着小玄子的手指方向望去,这才看见太后的背影。

此时,太后正背对着他们,静静地注视着窗外,仿佛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陈楚峰心中恍然大悟,原来小玄子是想让他注意到太后的背影。

他立刻走上前去,恭敬地向太后请安。

"你就是那个和皇上比武的小桂子?"

陈楚峰哪里敢乱说话,只得高兴地说了一句“嗻。”

太后点点头说道:“起来吧。”

听到这皇太后的话,陈楚峰心里吐槽‘可算是可以起来了。

再跪下去,我的膝盖早晚要废掉。

心里虽然是这样想的,但他的面上仍旧保持着恭敬的样子。

他小心翼翼地站起来,又听到皇太后说道:“赐座。”

陈楚峰谢过太后,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

他感觉此刻的氛围有些异常,既紧张又充满期待。

为了让自己保持冷静,他试图平静自己的情绪,但发现自己的心跳声仿佛如雷鸣般在耳边响起。

这让他有些担忧,担心自己的表现会让太后产生不满。

太后看着他,微笑着说:“听皇上说,今天捉拿叛臣鳌拜,你可是立了不少功啊。”

陈楚峰立刻意识到,这看似表扬的话语背后,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危机。

小玄子此时向陈楚峰示意,要他小心应对。

陈楚峰看到小玄子的眼神,心里就像明镜似的。

他明白,这太后并非真心想要论功行赏,而是找茬而来。

若是回答得不合适,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当做另一个鳌拜对待。

在接受到小玄子的示意之后, 陈楚峰,一位聪明且机智的宦官,对于宫廷中的权力斗争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深知,身处这变幻莫测的皇宫,一步踏错就可能导致万劫不复。

这一天,陈楚峰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应对太后的提问,以保全自己和皇上的利益。

陈楚峰谨慎地说:“回太后的话,这奴才只知道护着自己的主子。这皇上说什么奴才就只是奉旨行事罢了。”

这句话的含义很明显,一切都是皇上的英明决策,陈楚峰只是按照皇上的指示办事。

他巧妙地将功劳归功于皇上,将自己置于一个忠诚的奴才形象,以避免太后的猜忌。

陈楚峰很明白,此刻的自己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然而,他并未慌张失措,而是选择以谦卑的态度应对。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在险象环生的宫廷斗争中,求得生存的一线生机。

听到陈楚峰的回答,太后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点头称赞道:“嗯,你年纪虽小,却如此懂事,这可比那个被封为少保的一等功臣鳌拜强多了。”

太后在这个时候提到鳌拜,无疑是想借此机会警告陈楚峰。

她暗示陈楚峰,若是他敢有异心,那就是在自寻死路。

陈楚峰怎敢得罪眼前的太后呢?

毕竟,皇帝的年岁还小,许多国家大事都是由太后亲自决定的。

陈楚峰十分清楚,自己在太后面前必须保持谦逊和敬畏,不能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说到了这里太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她转头看向身旁的年轻皇帝,也就是小玄子,微笑着问道:“皇上,这小桂子捉拿叛臣有功,咱们应该赏点什么东西给他呢?”

小玄子一听太后提及此事,立刻精神抖擞。

他想了想,回答道:“母后,小桂子此次立下赫赫战功,我认为我们应该给予他足够的重视和嘉奖。

这样吧,我赐给他黄金百两,绫罗绸缎十匹,

此外,还可以封他为二等侍卫,以彰显他的英勇事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太后坐在宫殿的庭院里,轻轻地摇着扇子,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这时,皇上兴冲冲地走了进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

他向太后行了一礼,然后小心翼翼地说道:“母后,我有一个想法,想请您老人家赐教。”

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慈祥地看着皇上,说道:“皇上既然如此诚恳,那么我也不能不尽心解答。请问皇上有何高见?”

皇上清了清嗓子,郑重地说道:“我国近年来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我觉得是时候对那些有功之臣进行赏赐了。”

太后微微一笑,表示同意:“嗯,皇上想得周到,赏赐确实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可以激励群臣为国家更加尽力。”

“但是,皇上觉得怎样的赏赐才合适呢?会不会太过了一些?”

皇上立刻明白了太后的担忧,于是回答:“一切都有母后定夺。”

太后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就来定夺吧。”

“这次的赏赐分为三个等级,一是金银财宝,二是官职晋升,三是封地赐宅。”

具体的赏赐名单,皇上可以参考朝中大臣的表现,择其善者而赏之。但切记,赏赐之事要公正公开,以免引起朝野不满。”

皇上听了太后的话,连忙点头称是:“母后说得对,赏赐之事一定公正透明。那么我就按照母后的意思去办理吧。”

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随后,皇上根据太后的指示,开始筹备赏赐事宜。

他亲自审阅了大臣们的功绩,然后按照太后的建议,分批次进行了赏赐。

朝廷内外,人人称赞皇上的英明神武,同时也为太后的明智决策而感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