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我的字典里,没有投降
书信写好,皇甫嵩令人送往山上。
亲兵许丰领了书信,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山寨。
“哪个是当家的?”
越过山上寨门,许丰昂着脑袋,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浑然没将这些贼人放在眼里。
陆厉此刻正在训练贼兵,没空亦或者懒得过来搭理。
黄天走了过来,瞅上此人一眼:“我就是,你找我有啥事?”
“你是当家的?”
许丰打量一番眼前少年,不过十三四岁的模样,怎么可能是这里的贼首。
他表示一万个不信!
黄天向不远处的李大头招了招手,让他告诉许丰自己的身份。
“小子,你听好了。这位,就是咱们山寨的二当家,黄天是也!”李大头大声介绍起来。
许丰见他不像是在逗趣,心中暗自思量:莫非这个矮矬子真是这里的当家?
如果是真的,那也太可笑了。
堂堂的京师精锐,居然会输给这样的家伙,真是丢脸至极!
许丰从怀中取出密封好的竹简,说明来意:“我家将军有书信给你!”
黄天把书信接过,随口问了一句:“你家将军哪位?”
中午的时候,就有收到过山下送来的情报,说是又来了数千郡兵,但目前尚未知主将何人。
“大汉肱骨之重臣、车骑将军、槐里侯、冀州最高行政军事长官,皇甫嵩!”
许丰很自豪的说出了这个名字。
“嘁~”
黄天撇了撇嘴:“满嘴顺口溜,咋地,想考研啊!”
当即让人将许丰轰下了山去。
书信看完,黄天召集开会。
得知真是皇甫嵩到来,裴元绍的脸上表情比哭还难看。
周仓等人也是一脸的凝重。
黄天环顾一圈,笑说起来:“先不要这么愁眉苦脸,实话跟你们说吧,皇甫嵩不是来下战书的,他想招降咱们!”
听到这话,堂内诸人神情又是一变。
“你们觉得咋样?”
黄天将问题抛了出去。
“不降,绝对不降!”
周仓第一个出来反对,黑黝的脸上升腾起怒气,言辞尤为激烈。
冀州城破以后,皇甫嵩戮杀了十几万黄巾弟兄,还用他们的人头堆彻京观,耀武扬威。
说是血海深仇,也不为过。
他宁死也不会投降!
旁边的裴元绍则是犹犹豫豫说了起来:“我觉着吧,咱们可以先这么耗着,只要官军不主动找我们麻烦,我们也不必搭理他们,以后要是实在打不过,投降也不会丢人……”
在裴元绍看来,与皇甫嵩作战的胜率几乎为零,避战方为上策。
李大头、李大目两兄弟也不赞成投降,如今在荆峰山生活得挺好,大家其乐融融,没必要再去寄人篱下。
而且谁也不知道皇甫嵩会不会食言,毕竟有宗员的前车之鉴在先。
众人皆持反对意见,黄天便将目光看向陆厉:“老大,你觉得呢?”
周仓等人亦是将目光投来。
陆厉眼神睥睨,霸气十足:“我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投降’两字。”
周仓等人顿时精神一振。
有陆厉这话,他们就彻底放心了。
“老大威武!”
黄天竖起拇指大赞一声,随后看向众人:“既然大伙都不愿意投降,那就让我们来会一会这位汉家名将!”
…………
回到山下,许丰愤愤不平。
“将军,这伙贼人实在无礼,我在报出您的名号以后,他们反倒将我轰下山来。”
对此,皇甫嵩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神色淡然:“我杀了黄巾军这么多人,他们恨我也是应该。”
随后问起许丰:“可曾见到贼人首领,山上防御如何?”
许丰点了点头,此番送信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负责打探情报。
“ 将军,通往贼营的山路蜿蜒,确实易守难攻,途中设有两道防御据点,每处大概有一百多人,加上山寨里的,贼军人数大概有三四百人……”
许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详细说了起来。
皇甫嵩眉头微沉,这和越骑校尉等人禀报的四五千贼兵相去甚远,那么剩下的贼人又藏于何处?
“至于当家的贼人,卑下亦是见到,是个十三四岁的黄毛小儿,依卑下之间,不足为虑!”
许丰掉以轻心的说着,黄天身材瘦小,自己一只手都能把他掀翻。
皇甫嵩却是摇头。
据他所知,黄天只是山寨里的二当家,并非实际的掌权人。真正的大当家唤作陆厉,身高八尺余,勇力过人,能从射声营的箭弩下全身而退。
“还有其他的没有?”皇甫嵩接着又问 。
许丰羞惭摇头。
他本来还想再多探一些,结果就被撵下山来。
皇甫嵩略有失望,叹了口气:“看来,本将军得亲自走一遭了。”
听到此话,许丰连忙劝谏:“贼营危机四伏,将军不可亲往!”
皇甫嵩当然不会傻到只身去往山上贼营,以身涉险,这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他只是想在半山腰与陆厉对话而已。
消息传到山上,陆厉对此欣然接受。
他也正想会一会这位汉末名将。
来到半山腰处,双方人马相峙数丈而立。
皇甫嵩将目光投来,落在居中的陆厉身上,只见其生得挺拔威武,神俊不凡,尤其是一双如雄鹰般的锐利双眼,更是神光流连。
好一个英姿威武的汉儿郎!
百闻不如一见。
皇甫嵩心中忍不住暗赞一声,想将其收入麾下的念头愈发强烈。
他率先询问起来:“阁下便是山寨大当家么?”
“是我。”
陆厉淡声说着。
他此刻也在打量皇甫嵩,这位汉家名将看起来约摸四十出头,神态饱满,不过两鬓却已生出白发,身上有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相较于两位主将的淡然,双方手下却是全神戒备,唯恐有奸诈之徒趁机暗箭伤人。
皇甫嵩往前走上两步,朗声说了起来:“陆大当家,你的事迹我已经了解,相信你落草于此也是形势所迫……”
“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你既有勇略才智,何不报效朝廷,杀敌建功立业,好不负男儿七尺之躯!”
“本将军保证,过去的一切,皆可以既往不咎!”
皇甫嵩掷地有声,当众作出承诺。
“这些话,你在书信里已经说过了。”
陆厉神色平静,对此没有任何兴趣。
皇甫嵩仍不死心,继续苦口婆心:“浪子回头金不换,你有一身的本领,坐守山林实在可惜,本将军也不想毁了你这么好的一块璞玉。”
从平定黄巾以后,皇甫嵩渐渐力不从心,他需要有人来继承他的衣钵。
这么些年,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然而从见到陆厉的第一眼起,他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觉,笃定此子可托大业。
“阁下要是实在没有别的话了,就请打道回府吧。”
陆厉下了逐客令。
自打穿越到过来,这里的官府就没有给他留下过一丝好的印象。给这样的朝廷效力,和为虎作伥有什么区别?
靠嘴皮子说服不了陆厉,皇甫嵩又转变了主意,决定以实力让对方屈服:“如果本将军生擒了你,你能否为我效命?”
生擒?
陆厉不由笑了,反问:“那如果是我生擒了你,你又是否肯归顺于我。”
皇甫嵩一愣,当真是好大口气,他纵横天下这么多年,曾经说要生擒他的,现在坟头草都已经三尺深了。
皇甫嵩没有回避这个问题,声如洪钟:“皇甫家世食汉禄,绝不会曲身事贼!如果我败于你手,那便是我技不如人,唯有一死以谢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