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干就完了
“老裴,你的命可没这酒值钱!”
周仓从旁损上一句。
李大目等人附和点头,哈哈大笑起来。
一时间,酒窖里充满快活的气氛。
一坛酒不大,很快就被众人瓜分了干净。
裴元绍顺手还想再开一坛,却被黄天打了手背,疼得他‘哦哟’缩了回来,一脸委屈的看向黄天:“二当家,别这么小气嘛,再开一坛尝尝。”
其他人眼巴巴的望着,也是这么个意思。
显然没有尽兴。
黄天却不理会,只说:“这是专门为老大成亲准备用的喜酒,到时候想喝管够!”
随后,将众人带出了酒窖。
“那大当家啥时候成亲啊?”
裴元绍咂吧着嘴,脸上一片回味。
恨不得陆厉今天晚上就洞房,好让自己喝个痛快!
“这事你得去问老大,我说了又不算……”
黄天耸了耸肩,看似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品尝过美酒的几人心里抓痒挠腮,互相对视一阵,想法在此刻不谋而合:看来得让大当家尽快成亲才行!
此时有贼兵前来禀报,说是陆厉请他们去山寨议事。
来到寨堂。
堂内除了陆厉,还有一名伪装成寻常百姓的贼兵。
这是当初在撤离真定县城时,陆厉留下来的暗哨,名为陈三,为人颇为机警。
黄天几人入堂落座以后,陆厉将陈三提供的情报与几人说了。
当得知有上万人的军队入驻真定县,李大头等人脸色微变。尤其是在听到对方是由宗员领军时,神情更是变得凝重无比。
李大头、周仓等人皆是黄巾出身,早就跟官军有过多次交手。
相较于各地郡县官兵的不堪一击,皇甫嵩带来的则是京师最为精锐的五校将士,不仅装备精良,而且战斗力也甩出他们好几个档次。
这也是后来黄巾溃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宗员此人颇通军略,绝非易于之辈。”
周仓最先作出评价,他就在宗员手下吃过大亏。
李大头倒是没跟宗员打过交道,不过却也很是忌惮。
当初冀州城破时,宗员仅仅只派出了百余骑,就追得他们落荒而逃,若非陆厉及时出手,他们已经死在了官军手中。
“哎呀,你们会不会太过于杞人忧天了,咱们这座山头啥也没有,哪值得人家调动上万兵马过来围剿?说不定根本就不是冲着咱们来的!”
裴元绍对此抱有侥幸心理。
话音刚落,黄天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跟你说个热知识,老大当初杀死的宗荡,就是他的儿子。”
很明显,宗员是替儿子报仇来了。
裴元绍的脸色瞬间垮了下去。
“现在跑路,还来得及吗?”他弱弱的问了起来。
其他三人瞬间投来鄙夷的目光。
黄天从后腰拔出白羽扇,轻摇起来:“咱们跑路倒是不难,问题在于山谷中有近四千的平民。我们跑了,宗员一旦找不着咱们,你猜他会不会拿这些平民泄愤?”
千万不要怀疑职业军人的冷血,尤其是位高权重的将军。普通人的性命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和饲养的牲畜没有太大区别。
“问题是,就算留下来,咱们也干不过啊!”
裴元绍露出一脸苦色。
山上能够作战的贼兵不过五百之数,对方可是有上万人,一比二十的巨大差异,这还怎么打?
而且,宗员也不是之前的草包县尉。
黄天当然明白这点,所以他看向陆厉询问:“老大,你怎么说?”
其他几人纷纷投来目光,所有人都知道,不管之前说的再多,其实都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最终拍板的还得是陆厉。
陆厉在短暂沉默过后,倏地站起身来,负手而立,淡漠的语气中夹杂着气势磅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此话一出,无疑是宣布了作战的讯号。
“霸气,不愧是我老大!”
黄天大拇指一竖,熟练的拍起马屁,同时激励起众人:“如果此番我们能把宗员干趴下,整个冀州乃至京师都会知道我们的名字!”
周仓等人久违的热血沸腾起来。
自大贤良师逝去,他们一直被官军撵着到处跑,犹如丧家之犬。
胸中其实早就憋着一股气。
他们不惧怕战斗,只是缺乏精神上的支柱和信仰。
如今陆厉和黄天的出现,又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
随后,黄天看向裴元绍,语气里充满戏谑:“怕死不算丢脸,你要是想走就赶紧趁早,老大不会为难,要是等到了阵前脱逃,可是会被抓起来砍脑袋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人性化管理。
“少从门缝里看人,你们都不怕,老子也不会怂!”
感觉受到轻视的裴元绍顿时大叫起来。
不就是拼命吗,谁怕谁啊!
统一了战线,接下来就是制定计划。
一番商量下来,作战计划初见雏形。
李大目负责每日打探官军动向,李大头负责收集滚石、擂木,周仓负责加强防御工事,裴元绍则带人在山下挖埋陷坑,好用来限制官军行动。
为了更好的调动积极性,黄天去了趟后方山谷。
看着还在忙碌的百姓身影,黄天让大伙把手中的活先停一停,等到众人聚拢过来,他才高声说了起来:“官军又来围剿咱们了,这回人数很多,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是撤离这里寻找新的山头,还是留下来与官军作战!”
百姓们一听,在对官军骂骂咧咧的同时,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要留下来。
原因很简单。
一是他们已经习惯了这里,不仅房屋建造了许多,土地也在一点一点的开拓,等到来年翻春,就能种上一些简单的粮食;
二是即便去到别的山头,难道官军就会放过他们?
三是上一次在与官军作战中,己方大获全胜,使得他们对这两位当家信心十足。
“有您和大当家在,就算来再多的官军,咱也一定能击败他们!”
“二当家,你就说怎么干吧,我们都听你的!”
“对,都听你的!”
百姓们群情沸腾,纷纷响应起来。
这就是群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