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仓主动揽下了潜入城池的任务。

这个任务危险系数极高,稍有不慎就会命丧当场。

周仓当然知晓其中风险,但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带来的人数过多,荆峰山根本不会缺粮,所以他才主动请缨,想要弥补心中愧疚。

黄天同意了周仓所请。

事不宜迟,当天下午众人便动身下山。

周仓骑马先行,约定寅时开启城门。

陆厉率领五百贼兵走在后面,也是一路急行。

直到深夜,陆厉等人才陆续抵达城外。

此时天色已幕,城楼上亮起了火把,站岗守夜和往来巡逻的士卒身影清晰可见。

借着漆黑夜色,陆厉又往城池下方靠拢了一段距离。

随着时间流逝,城楼士卒渐渐打起了哈欠,形态也变得懒散起来,浑然没有意识到下方危机四伏。

时间来到寅时初刻。

早早就潜入城中的周仓从黑夜走出,将一名在墙角尿尿的士卒杀死,继而换上衣服走向城门。

城洞内,两名负责看守的士卒浑然不觉有人逼近,仍旧自顾自的靠着身后墙壁呼呼大睡。

这样的夜晚,他们早就习以为常。

周仓脚步很轻,见到两人熟睡得犹如死猪,眼神中杀机凛冽,不带一丝犹豫,干净利索的就地解决。

干掉了两名士卒,周仓往前走到紧闭的大门口,双手奋力将横闩住的巨大门栓抬起,小心翼翼,尽可能的不发出更多的声响。

门栓取下,没有人察觉。

周仓暗自松了口气。

任务算是完成了二分之一。

剩下的就是去城楼放下吊桥,招呼弟兄们杀进城来。

来到城门楼上,这里的士卒同样无精打采。

就连有陌生面孔从他们面前路过时,也没人多嘴问上一句。

直到听到‘哗啦啦’的铁链声响起,一众士卒才霎时惊醒过来,质问周仓:“你放吊桥作甚!”

周仓只是冷笑。

此时,城下喊杀声骤然响彻。

陆厉大手一挥。

“杀啊!”

原先困乏的贼兵们顿时精神一振,呼吼冲向近在咫尺的城门。

贼人袭城了!

城楼守军大惊失色。

有些士卒试图去夺回吊桥的控制权,以此来阻止城下贼兵入城。

奈何周仓勇武,望着上前的士卒持刀便砍,气势凶煞无比,将本就心慌的城楼士卒吓得接连倒退。

短短片刻功夫,陆厉已经带人冲过吊桥,撞开紧闭的城门,直接攻进了城内。

见此情形,城楼守军彻底慌了,弃下城头只顾四散逃命。

入城以后,陆厉再次重申纪律:“记住,只抢官府和富户,不得劫掠普通平民和欺辱妇女!都记住了吗!”

“记住了!”

贼兵们大声回应。

之后,按照制定好的计划,陆厉去攻占县衙,裴元绍和李氏兄弟去抄掠城中富户。

县衙内。

房间床榻上,县令郑广怀中半搂衣衫不整的小妾,尚在做着美梦。

此时,有人用力拍响屋门,语气急促:“县令!县令!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被惊扰美梦的郑广为此很是恼火,冲着屋外便骂:“没长眼的东西,半夜见鬼了怎地,慌慌张张成何体统!本官平日里有没有教过你,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淡定和冷静!”

门外的小吏这会哪有心情听郑广说教,当即禀明:“贼人杀进县衙来了!”

“一派胡言!”

听到这话,郑广压根不信。

真定县虽然不咋样,但也不是区区贼人能够前来碰瓷。

退一万步来讲,即使有贼人攻城,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消息传来,就直接入城打进了县衙。

“您要是不信,那小的就先走了!”

小吏留下这话,果断选择开溜。

没人愿意陪郑广一起等死。

见到门前身影居然真的跑了,郑广竟有些心慌起来。

当即从床榻爬起,胡乱套起鞋袜。

“大人,带妾身一起走吧!”

此时小妾也醒了过来,听到有贼人来犯,立马可怜兮兮的抱住郑广大腿哀求起来。

“滚!”

郑广毫不犹豫的将小妾踹开。

夫妻尚且是有难各自飞,何况区区小妾。

出了房门,一番张望,四下皆是无人。

府里的兵丁早已经逃之夭夭。

渐渐地,有喊杀声朝着这里传来。

贼人果真攻入县衙了!

郑广心头惊骇,这回也是真的信了。

虽然不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逃命。

否则落入贼人手中,必然死路一条。

喊杀声从前方传来,正门肯定是走不脱了。

郑广只好提着裤子往县衙后边走,路过后院时,发现有名衙役正在钻着狗洞。

郑广当即走了过去,将衙役从狗洞揪出,痛声叱骂:“你好歹也是朝廷之人,怎能作此有辱名节之事!”

衙役顿时羞惭不已。

此时,喊杀声渐近。

郑广知道,该做抉择的时候到了!

他一把将挡在面前的衙役拉开,跪地就朝狗洞钻去。

这波操作看得衙役目瞪口呆。

这还是刚才那位义正言辞、高风亮节的县令大人吗?

然则钻到一半,郑广就被狗洞卡住了身子,不得不向衙役大叫:“洞口有点小,快推本官屁股一把!”

城内,赵府。

作为真定县的头号大户,赵家自然首当其冲。

然而李大头却在这里遭遇到不小阻力。

听闻贼人攻进了城里,赵家老太爷在管事的搀扶下,原本打算裹挟金银逃离此处,去往郡城寻求庇佑。

然而此时却有仆人辨认出了李大头,禀报给老太爷,说当初就是这伙人,在明远乡杀害了大公子赵典!

听到这个消息,老太爷为儿报仇心切,当场许下诸多好处,下令给府中的护卫和扈从们,务必将这些贼人杀死,以告慰儿子在天之灵。

重赏之下,赵府护卫以及扈从、仆人们纷纷抄起兵器,与冲进府里的贼兵们战斗在了一起。

喊杀之声不绝于耳,府内庭院里不断有人倒下,鲜血四流。

几番厮杀下来,双方皆是伤亡不小,好在附近的李大目及时支援过来,这才将赵家豢养的一众府卫、恶仆悉数击杀。

最终,赵老太爷也死在了这场祸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