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顾一凡彻底弄清,自己既不是内门弟子,也不是外门弟子,自己在万卷宗只是每年领十块灵石的杂役弟子。

每日一到卯时便要集结出发,中午有人把饭送到工作场地,期间有一炷香的吃饭时间,之后便是一直干活。晚上临近亥时回到梅园,吃饭、洗漱等活动便在这一个亥时。

每日的工作按照固定的流程,或在田园种菜,或者稻田收割播种,或打扫万卷宗内阁楼道路等等,每日工作时不能和周围谈话,否者就会被领头的黄衣修士记下,交罚灵石。同时每日若不能按量完成任务,也会被记下罚灵石,被记录三次便会被罚入狱。

一日回梅园路过的顾一凡才得知,内门与外门男女弟子都是分住在兰竹两园。不像杂役弟子居住的梅菊,兰竹两园很大,园中都是小楼加小院,每座庭院还有小型阵法防护,每座庭院相隔三十丈,都是一人居住。

杂役弟子每过九个工作日后有一天讲学日,万卷宗在这天早晨会安排筑基期的弟子在靠近梅园的讲学堂讲学半天。

顾一凡在讲学日早早进入讲学堂,学堂内寥寥几人,来的人也是无精打采。

负责讲学的筑基弟子来到堂前,展开书卷,堂中浮现一片文字。

讲学者叫堂中弟子把文字记住,随即解释几行。一两盏茶的功夫后,讲学者便叫大家自行领悟,自己打坐直到中午离去。

顾一凡对讲学内容听得懵懵懂懂,上前询问。讲学者随便说了两句,然后告知修行都要靠自己参悟,便不再理他。顾一凡无奈,只能自己在学堂苦苦领悟,从早到晚无几分收获。

两个月来,顾一凡心中失望焦急,对引领自己入门的王天景心中也是多了几分怨恨。

顾一凡甚至想远离万卷宗,再寻门派,但万卷宗对出入管理颇严,发现私自离开万卷宗轻者坐牢几十年,重者直接毙命,于是只能断了这个念头。

顾一凡想起当初经过的藏书阁,于是决定进藏书阁碰碰运气。

讲学日,顾一凡早早来到藏书阁门口,藏书阁门口已有不少人排队。

轮到顾一凡,穿着青色外衣的弟子让他交一块灵石的入楼费。作为不能领取任务赚取灵石的杂役弟子,顾一凡交完手中一块灵石,心中还是满满不舍。

进入炼气期的藏书阁,顾一凡惊奇起万卷宗的藏书量。

楼阁每层中有镶在墙壁的发光球体提供柔和的光芒,通过这些光芒,站在阁中的顾一凡见每层的书卷,画册,竹简等排列整齐,直通千丈楼顶。

顾一凡犯起了难,不知从何选择。

楼中一位穿青色外袍的筑基中期男修士向顾一凡走过来。

“这位师侄,可是初进藏书阁不知如何甄选?”

“见过师叔,我确实不知该如何举措。”顾一凡见来人面向自己,恭敬回应道。

“这楼里呀藏书千千万,初来之人确实不知该如何寻找。若你想要指导,可在咨询台缴纳一块灵石,我可帮你解惑选择。”男修士向楼中靠墙两丈宽台面一指,那处也有一位身穿青色外袍的筑基中期女修士端坐着。

顾一凡思量一下,还是前去缴纳了一块灵石。

男子见顾一凡缴纳了灵石,便招呼他随自己一起飞向阁楼空中。

“我见你炼气五层的样子,此时应该多学些身外功法增进自身应对之策,不知你平时所学为何?手中灵石可多?这楼中藏书可不能直接带走,只能花灵石刻录。”

“之前师父和师兄姐有教过医药、炼丹之法,还有一些剑法。灵石只有...八块。”

“既然学过剑法的话,不如...”男子对着空中招来三支竹简交给顾一凡,说道:“这些剑法刻录只用四块灵石,你且看看可满意?”

顾一凡一张一张看过,眉头越皱越紧,末了只能尴尬的问道:“师叔可否讲解一下这三部剑法内容,这简介我一点儿看不懂。”

男子轻声笑道:“看来你连最基础的都未曾学过,跟我来吧。”男子将顾一凡手中竹简放好,再带顾一凡走进一层某处角落。

“这些都是修仙界打底的内容,你自个看看想深学哪一类功法就挑哪一类,选好后带到门口刻录出就好。”说完男子离开。

顾一凡对着书架上了的一卷卷书籍来回翻看起来,过了半天,结合自己储物袋中的灵石选了三卷,分别是关于修仙界已知历史,灵药与炼丹常识和炼气期通用身法。

顾一凡将三卷书和八块灵石交给刻录台筑基修士,不一会儿便复刻完毕。

检查完刻录的书籍,顾一凡走出藏书楼,找了个没人的山头翻看起来,这一看又是半天。

已近亥时,顾一凡叹道:“光是这修行的基本知识都已是如此庞杂,我这颗脑袋不知得学到什么时候。身为杂役弟子,连筑基恐怕都是奢望,师父,师弟的仇不知此生还有没有机会找姓魏的报。”

想着想着顾一凡不禁伤心起来。

但仅过了一小会了,顾一凡一捶自己的大腿,念道:“不行,师父用性命才换来我有一口气在,此生只要还未死,就决不能放弃报仇的希望。”

将近子时,顾一凡回到自己的房间,盘腿坐在自己的床上,默默打坐修炼延寿功。

“顾师弟真是有大志向啊,近两个月来一直如此。不像我们,只想能快活一日是一日,能快活一时是一时。”瘦皮猴说道。

“咱们怎么能跟顾师弟比呀,咱们是修不下去了被赶来当杂役,哪像顾师弟,是一进宗门就来当杂役。”陈方说完,同舍数人哈哈大笑起来。

万卷宗对内门弟子的修行要求严格。若是二十五岁还修不到炼气十层,或有炼气十层但到了四十岁还不能筑基,便会派到梅园或菊园当杂役弟子,当然还有一些要求任务不能完成,犯了万卷宗规矩等也会被派去当杂役弟子。和顾一凡同舍的便是这样一些人。

对于同舍人的嘲笑顾一凡倒没放在心上。一进房门就打坐,是在被郑雅观半夜搜身那日后养成的习惯。顾一凡也曾找看门的老太调换房间,老太却说定了就是定了,若是再找自己调换房间便要记下受罚。顾一凡索性每次都是将近子时再回房间,而一回房间就按师父教的延寿功养息身体。

起初整夜凝神打坐顾一凡还是忍不住犯困,渐渐的便也能习惯了。